中國對月球背面探測的史無前例的成功,在很多方面「意外」受益匪淺。
對月球背面的地質勘查,對我們了解太陽系有極重要意義。
月球背面可以考察隕石對地球的撞擊情況。月球在後面地形與月球正面完全不同,月球上的地質活動沒有地球活躍,甚至有一些巖石比地球的年齡還要大,我們可以通過對月面的礦物質進行研究,或許能幫我們揭開一些地球上的地質之謎!
月球有豐富的礦藏。
月球有很大儲量的氦3,地球中全部元素都能在月球找到,在月球的所有60種礦物中,有6種礦物是月球特有的。如果可以順利開發的話,會對我們搶佔能源制高點有極大的戰略意義。我國的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登陸月球可以彰顯我們的科技實力。
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發達國家也對我們封鎖了幾十年。而且太空技術在任何一個時代,哪怕是盟友(美英)之間也絕不會互相共享的核心科技秘密。
登陸月球,可以宣示我們對月球的公共考察權(類似南極長城站的意義。)
只有能夠付諸實踐的登月行動,才能夠捍衛我國對外太空及太陽系的新領土競爭優勢。
登陸月球背面促使我國的諸多科技領域進行深度升級。
中國登陸月球是對自身的一種挑戰。嫦娥四號在月球孕育發芽的第1顆棉花種子,這是極具想像力和突破勇氣的科研踐行。運載火箭的持續創新不但讓我國在衛星發射,運載火箭領域的龍頭地位,同時很多科技成果也在軍事領域得到了延伸應用,極大的鞏固了我國在洲際彈道飛彈及高速乘波飛行器等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通過幾十年的技術積累與創新突破,中國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站,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取得了太空環境中的冶金,生物,物理,化學,天文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積累,一舉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
月球還有很多不解之謎,我們對月球的了解還很有限。我國通過對月球的有計劃的勘查及後續的載人登陸月球,使得我們在高端科技領域,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並在世界強國之林,擁有更大的科技話語權。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