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全球十大瀕危著名景點
許多景點如今都面臨著瀕危的處境,它們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逐漸消失,不禁令人惋惜,下面就來小編就帶你來看看有哪些吧~
長城
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又稱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種很長的牆體防禦建築,或形式和牆體相近、防禦性質和牆體一樣的防禦建築。長期以來,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人類活動,以及自然風化侵蝕已經使長城的某些地段消失。中國政府制定了保護長城的法律,同時為城牆保護、修復和維護提供資金支持。
威尼斯
「亞得裡亞海明珠」
威尼斯是義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託地區的首府。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根據加州大學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威尼斯正在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下沉。每年2毫米的速率看起來並不多,但據報導,威尼斯正在經受著越來越多的洪水侵襲,或許在幾個世紀以後,這裡將變成一個「潛水天堂」。
死海
「世界的肚臍」
死海位於以色列、約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死海以其高鹽度的水體聞名於世,人們在這樣的水裡可以毫不費力地浮起。不過,在未來幾年內,死海可能會逐漸變成一片乾旱的土地。根據一些獨立的調查結果,這個內陸湖泊正在以創紀錄的速率衰退——在2011年10到2012年10月,死海水面下降了驚人的1.5米。
阿爾卑斯山
歐洲最大的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位於歐洲中南部,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同時也是是個巨大的分水嶺,歐洲許多大河均發源於此。歐洲阿爾卑斯山長期以來一直是聞名遐邇的旅遊觀光地,每年都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和冰雪運動愛好者。阿爾卑斯山的冰雪景色令人陶醉,但據一項新的研究,阿爾卑斯山將有75%的冰川在本世紀末時消失。據英國衛報的報導,雪山冰川的消融是過去數十年間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
馬丘比丘
「失落的印加城市」
馬丘比丘,又譯麻丘比丘,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蹟。馬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75公裡,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近年來,大量的遊客湧入馬丘比丘,導致古城遺址飽受經濟和商業發展的壓力,並對遺址建築造成了損壞。該遺址也受到洪水和風化的威脅。
泰姬陵
印度的珍珠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近年來,泰姬陵受到的環境威脅主要來自附近Yamada河的汙染。汙染物排放和酸雨等都在侵蝕著泰姬陵的結構。河流水位的下降也導致建築出現了裂縫,泰姬陵的木製基礎也受到腐蝕。
吉力馬札羅山
「非洲屋脊」
吉力馬札羅山位於坦尚尼亞東北部及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裡,奈洛比以南約225公裡,是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分水嶺,非洲最高的山脈,也是同時是火山和雪山。吉力馬札羅山也面臨著跟阿爾卑斯山一樣的問題——冰川消融。據CNN報導,研究氣候變化的專家稱,如果按照現在的消融速率,吉力馬札羅山上那舉世聞名的冰川將在未來二十年內消失殆盡。
馬爾地夫
沉沒倒計時
馬爾地夫共和國位於南亞,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島國。由1200餘個小珊瑚島嶼組成,從空中鳥瞰就像一串珍珠撒在印度洋上。面積300平方公裡,是亞洲最小的國家。據估計,再過大約一百年時間,馬爾地夫群島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除非世界開始認真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否則馬爾地夫——以及其他一些瀕危的景點——就將很快成為沉沒的島嶼。
大堡礁
世界自然遺產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位於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大堡礁不僅是一個受歡迎的潛水勝地,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種群。大堡礁正飽受一系列環境問題的威脅。該水域經常因為石油洩漏等人類活動而受到汙染,氣候變化以及全球溫度上升也可能導致珊瑚的白化現象,而這需要數十年時間才能恢復。
兩極
地球的兩端
地球的兩端是北極和南極地區,這裡擁有眾多奇妙的自然現象和野生動物。不出意外,這兩個地區也受到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威脅。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一項近期的研究顯示,目前南極半島冰蓋的融化速度比過去一千年裡的任何時候都快。這些重要變化「幾乎可以肯定」是源自人類引起的全球變暖。據研究報告稱,最早到2050年,冰蓋消融就可能使兩極地區的生態系統遭到滅頂之災。
作者:粉紅的草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