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主要分為兩個環節:初試和複試。考研初試即筆試,由教育部組織,統一命題、統一考試,做到了公平公正。複試環節由招生院校自行組織,有一定的自主權,造成了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出現。因此,為了保證複試環節的公平、公正,複試過程中會進行全程錄音錄像,複試採用4種錄取方式,初試高分的考生也有可能在複試環節被淘汰!
一、採用差額制,確定複試名單
差額制錄取政策在研究生複試中實行了十幾年了,招生單位會按照一定的錄取比例確定進入複試考生的名單,根據複試和初試成績綜合排名進行錄取。一般來說,進入複試的人數是招生計劃人數的1.2倍到1.5倍之間,都享有同等的面試機會,最終淘汰招生計劃以外的人數。如果初試分數較高的考生複試表現不佳,很可能被初試排名靠後的考生反超,實現逆襲。差額複試相對於等額複試來說,更有說服力,更有利於選拔人才。
二、實行雙盲制面試
為了保證研究生複試環節的公平、公正,避免「暗箱操作」,教育部出臺有關文件明確指出:各高校研究生複試要採用雙盲制。這種制度的意思就是需要考生隨機抽取號碼,決定自己要進入哪個考場進行面試,面試的導師也通過抽籤決定去哪個考場作為考官。因此,在複試進行之前,沒有人知道自己的面試導師是誰,導師也不知道面試哪些學生,複試更加規範化。
三、實行一票否決制,直接刷掉不合格考生
全國各大高校都在不斷提高複試環節的權重,大部分高校複試成績約佔總成績的50%。有的高校明確規定:即使有的考生在初試中取得很高的分數,如果在複試環節不符合招生要求,考生將被直接淘汰。也就說屬於「高分低能」這一類的考生,很有可能在複試環節被淘汰,所以考生要重視複試。
四、隨機抽取問題進行作答
現在各大高校的複試都在走向正規化,為了避免面試導師故意難為某個學生並提出一些疑難問題的現象。很多高校會提前準備好需要考生回答的一些問題,考生進入考場後隨機抽取,然後進行作答,面試導師進行打分。這種方式保證了問題難度一致,更加公平公正的選拔人才。
總之,現在各大高校的研究生複試環節都非常公平,很少會出現「歧視」、「不平等對待」的現象。如果在複試過程中,對自己的複試分數存在疑問,可以向有關部門發出申訴,回放錄音錄像,重新進行評測。因此,考生要重視複試環節,用實力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