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2020-12-08 騰訊網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文版2020年第2期出版「衝擊爆炸效應與工程防護專輯」。專輯由陸軍工程大學方秦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學陳小偉教授共同組織,包括13篇研究論文和綜述,涉及爆炸荷載作用下建築結構連續倒塌與淺埋管廊動力響應、強動載作用下混凝土和巖石損傷破壞分析的新方法、彈體侵徹動力學、深部非線性巖石力學等方面的內容。

編者按

防護工程是積極防禦國防戰略的重要基石。新中國成立以來, 國防安全在不同歷史時期始終面臨超級大國的嚴重威脅, 從20世紀60-80年代的核武器、90年代的精確鑽地武器、鑽地核武器, 到21世紀初「空海一體戰」, 防護工程研究一直都面臨著嚴峻挑戰。此外, 世界範圍內重要建築恐怖爆炸襲擊、燃(油)氣和危化品事故型爆炸事件、飛機(車、船)撞擊事故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 使城市和重要建築面臨嚴重的衝擊爆炸災害威脅。衝擊爆炸荷載具有高幅值和短持時的特點, 強動載作用下工程材料與結構呈現出與靜載作用下顯著不同的強非線性和高應變率效應, 從而給強動載作用下工程材料與結構損傷破壞和動態響應分析帶來很大的困難和挑戰。

研究衝擊爆炸效應與工程防護技術和措施可為提升軍事和民用重要建築結構在強動載作用下的抗毀生存能力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目前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新型超高速和大當量鑽地武器的侵徹和爆炸效應、侵徹和爆炸等強動載作用下軍事工程和民用基礎設施的毀傷評估、新型高抗力防護材料與結構、城市大型及重要建築抗爆與防爆關鍵技術等方向。研究的主要難點在於超高速和大口徑鑽地彈侵徹計算方法、複雜防護結構侵徹效應快速分析評估方法、抗新型鑽地彈的工程實用化高抗力防護材料與結構、重要民用建築抗恐怖和燃(油)氣爆炸設計方法、橋梁等重要基礎設施抗車撞/爆炸/地震等多災場設計計算方法等。

為了深入研討和展示我國衝擊爆炸效應與工程防護研究領域的前沿基礎研究、技術應用進展以及相關焦點問題的近期成果, 由我國防護工程領域著名科學家錢七虎院士牽頭, 組織了「衝擊爆炸效應與工程防護專輯」。希望通過本專輯的出版, 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員關注和投身於衝擊爆炸效應與工程防護的研究領域, 為軍事和民用防護工程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方秦1,陳小偉2

1. 陸軍工程大學

2. 北京理工大學

方秦, 陳小偉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01 (2020)

爆炸荷載作用下建築結構連續倒塌分析與防連續倒塌設計研究進展

師燕超, 李忠獻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03 (2020)

深部非線性巖石動力學的理論發展及應用

李傑, 王明洋, 陳昊祥, 徐天涵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04 (2020)

基於SPH方法對強動載下混凝土結構損傷破壞的數值模擬研究

孔祥振, 方秦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05 (2020)

鋼筋混凝土靶侵徹過程中空腔膨脹響應分區研究

鄧勇軍, 陳小偉, 姚勇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06 (2020)

爆破荷載作用下巖石破壞特性的「共軛鍵」基近場動力學數值模擬研究

周小平, 王允騰, 錢七虎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07 (2020)

爆炸荷載作用下淺埋綜合管廊野外試驗與彈性動力響應分析

周強, 周健南, 周寅智, 陳瀟碩, 金豐年, 範華林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08 (2020)

超材料混凝土抗衝擊效應數值研究

靳賀欣, 陳文蘇, 郝洪, 郝逸飛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09 (2020)

GFRP筋混凝土梁抗爆性能試驗研究與數值分析

劉三豐, 金豐年, 周寅智, 周健南, 張蓓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10 (2020)

HTRB700鋼筋材料性能試驗

王麗梅, 王安寶, 盧芳雲, 周布奎, 郝魯波, 薛宇龍, 張磊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11 (2020)

裂紋的相互作用對於巖石動力行為的影響

戚承志, 夏晨, 李曉照, 屈小磊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12 (2020)

高溫下/後鋼筋混凝土梁抗衝擊性能: 細觀分析

金瀏, 蘭鈺昌, 張仁波, 杜修力

基於細觀模型的超高性能鋼纖維混凝土SHPB試驗數值模擬

仵鵬濤, 吳成清, 劉中憲, 徐慎春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14 (2020)

近爆作用下方形板表面爆炸載荷分布函數研究

汪維, 劉光昆, 趙強, 劉瑞朝, 吳飈, 周松柏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50(2), 024615 (2020)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出版北京理工大學80周年校慶力學...
    該專輯由北理工物理和力學兩個學科的負責人與《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編輯部共同策劃,兩個學科的年輕教師鄭寧教授和朱睿教授具體負責了稿件的徵集和出版聯絡工作。謹以此專輯向北理工80周年華誕獻禮!
  • 非晶合金材料科學前沿論壇專題∣《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文版2020年第6期出版「非晶合金材料科學前沿論壇專題」。為了幫助讀者系統地了解非晶合金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 推動非晶合金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特組織「非晶合金材料科學前沿論壇專題」, 邀請部分活躍在本領域的專家學者, 從材料、力學、磁性、高熵、機器學習相關的實驗和理論方面, 以不同的視角介紹國內非晶合金材料的最新進展、問題、現狀和展望.
  •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版)2018年度優秀編委獎評選揭曉
    經主編、常務副主編和副主編共同討論審定,《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版)評選出10位2018年度優秀編委,以感謝他們在積極參加辦刊工作
  •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版)2018年度優秀約稿及審稿人獎評選揭曉
    近期,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版)評選出了2018年度優秀約稿及審稿人獎, 以下為名單:一、
  •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期刊座談會 | 走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0年12月17日,《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期刊編輯部在謝心澄主編的帶領下,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辦了期刊座談會,會議由封東來編委主持
  • 【IF=2.754,Q1】《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影響因子...
    6月26日,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了2017年度科技期刊引證報告,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Astronomy (SCPMA,《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2017年影響因子為2.754
  •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版)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揭曉
    近期,《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版)評選出了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人選,名單如下:
  •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8年度優秀論文獎揭曉
    經編輯部初篩,主編、副主編討論審定,《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版)評選出9篇2018年度優秀論文。
  • SCPMA目錄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2021年第1期
    Astron. 64(1), 217531 (2021) https://doi.org/10.1007/s11433-020-1618-7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SCPMA, 英文版)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 SCPMA速遞|《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2021年第2期
    Astron. 64(2), 227511 (2021)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007/s11433-020-1619-8《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SCPMA, 英文版)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 精彩回顧 |《中國科學》雜誌社在秋季物理年會活動集錦
    《中國科學》雜誌社參加了此次會議並舉辦了多項活動。 第二屆中國物理學期刊專場報告會 《中國科學》雜誌社與鄭州大學、中科院物理所學術服務部共同協辦了第二屆中國物理學期刊專場報告會,14家國內物理學期刊、300餘名師生參與了此次活動。
  • 「悟空」衛星首個觀測結果英文專題出版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2018年第10期組織出版了「The Impact of DAMPE Results on Dark Matter Indirect Searches」英文專題,由吳嶽良院士、蔡榮根院士和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周宇峰
  • 《中國科學》系列5種期刊影響因子突破1.0
    日前,美國湯森路透公司發布了最新的期刊引文分析統計報告(2010),《中國科學》系列英文版期刊的SCI影響因子取得重大突破,8種期刊中7個影響因子上升,其中5種期刊超過1。繼《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去年突破1以來,今年又有4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超過1,分別是《中國科學:生命科學》(1.345)、《中國科學:地球科學》(1.271)、《科學通報》(1.087)、《中國科學:化學》(1.042),《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繼續保持上升趨勢,達到1.195。
  • 物理學與天文學之間你所不知道的千絲萬縷
    這並不意外,因為天文學和物理學是緊密聯繫的。物理學是一門研究控制宇宙法則的學科,而且據我們所知,現在這些法則與早期較為久遠的法則是一致的。因此,為了解釋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事物,我們呼籲用這些原始的理論去解釋地球上的物理現象。
  • 何謂天文學?研究天文學有何意義?!
    天文學按研究方法分類主要有三個分支學科: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1.天體測量學:天體測量學是天文學中最先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測定天體的位置和運動,建立和維持基本參考坐標系,確定地面點的坐標以及提供精確的標準的時間服務。
  • 充滿詩意的物理學,說說物理學和天文學那點事
    從我進入自媒體行業以來,也寫了好多的科普文章了,其中物理學是我寫得最多的內容。當然了為了科學性,使得我的很多內容可讀性都不高,所以流量一直都不怎麼好看。這充分證明了霍金那句話說得對,「多了 一個公式,就少了一半的讀者 」。今天我們還是來聊一下物理學和天文學,不過這次各位小夥伴們不要擔心,本文非但一個公式都沒有,反而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 《中國科學G輯》推出「環境力學」專輯
    而力學與環境科學相結合形成的這一新興學科——環境力學,既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需求,也是力學學科一個新的重要的學科生長點。 環境力學的學科內涵很廣,主要涉及大氣環境、水環境、巖土體環境、地球界面過程、環境災害、環境多相流動以及理論建模、計算方法和實驗技術等方面。
  • 經典力學的局限性和物理學的發展
    自從17世紀以來,以牛頓定律為基礎的經典力學不斷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經典力學在科學研究和生產技術中有了廣泛的應用,從而證明了牛頓運動定律的正確性。但是,經典力學也不是萬能的,向其它科學一樣,它也有一定的適用範圍,有自己的局限性。
  • 2020年QS物理學與天文學專業排名
    物理學與天文學是研究宇宙的物理學,這就包括星體的物理性質和星體與星體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這門學科作為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領域,所培養的人才也可應用到不同方向的領域。一起去了解下2020年QS物理學與天文學專業排名吧。
  • 奧秘的學科:什麼是天文學?
    天文學還可以驗證物理學的一些基本理論,例如相對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天文現象神秘而宏偉,星河浩瀚無垠。每當凝望繁星閃爍的夜晚,我們總會有一種奇妙的感受。它的奇妙景象如同一扇敞開的大門,通向無窮奧妙的世界。因此,天文學也喚起人們對『存在主義』的思考: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去向何處?我們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嗎?許多偉大的天文學家最初通常被這些宇宙謎題吸引,從而踏上研究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