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能兩聯供暖氣和空調一機多用的特點,同時解決夏季製冷和冬季採暖問題,受到很多用戶的青睞,此外空氣能兩聯供還有著舒適性高、節能性高、環保性好、使用範圍廣等特點,每個特點都讓空氣能讓用戶值得擁有。
空氣能兩聯供如何做到節能效果好?
在製冷時,通過熱泵主機通過壓縮機與板換器冷量的轉換,將空調管道中的常溫水製成低溫冷凍水,再通過水泵循環,將冷凍水傳輸到室內風機盤管的位置,通過風機將冷量釋放到房間中,達到給室內降溫的目的。對於氟系統空調來講,空調的出風溫度在7-10度左右,而水系統空調的出風溫度在12-15度,這樣的溫度差異相對空調主機,消耗的電能會更少,並且水作為冷媒比氟利昂作為冷媒對溫度的保持時間更長,所以水系統空調在主機停止工作的時候,還能通過管道自身的低溫水給室內帶去冷量,因此相對的製冷電力消耗會更低。
在制熱時,空氣能兩聯供有兩種散熱的方式,風機盤管和暖氣末端。相對於氟系統空調而言,水的惰性原因,具有長時間的保溫性,對熱量的保溫時間更長;在暖氣作為散熱末端時,空氣能熱泵主機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低溫熱能,通過壓縮機的工作變成高溫熱能,再通過板換器將熱量傳遞到採暖的管道中,然後通過地暖或者暖氣片的散熱將熱量釋放到房間中,這個熱量轉換的過程中消耗的電能比較少,吸收足夠的空氣中低溫熱量,根據空氣能熱泵的效率轉換,在零下5度時,每消耗1度電,能夠產生3度電的熱量,相對於電能1:1的轉化熱量方式,節能性會更高,在理論上零下15度時,每消耗1度電,還能夠產生2度電的熱量,因此,空氣能熱泵對空氣中熱量的轉移能效在3.0以上,節能性非常高。
空氣能兩聯供能普及到什麼程度?
絕大多數南方城市,少部分北方城市
我國的地域遼闊,南北冬季溫差較大,絕大多數的南方城市冬季在0度左右徘徊,溫度低於零下十幾度的情況非常少見,因此這完全符合空氣能兩聯供的冬季制熱環境,在零下20度都能夠進行環境溫度的收集供採暖使用,好的系統能夠做到吸收低溫熱量無衰減,冬季使用空氣能熱泵主機加熱採暖水到45-50度,消耗的電能很少,由於採暖水的穩定性好,即使出現化霜也不會影響採暖的效果。少部分的北方城市,在沒有集中供暖的條件時,只能依靠自家安裝供暖設備,然而空氣能也會受到溫度條件的限制,出現能效降低效果不好的情形,可以通過在水系統上增加其他的加熱設備,提高供暖的水溫,從而緩解空氣能主機的運行功率不高問題。
缺少天然氣,電力資源豐富
我國的湖泊、河流較多,水電站也比較多,再有太陽能、風能、核能等其他的發電措施,以及西電東送等舉措,幾乎做到了村村通電的好條件,然而天然氣在我國來講,還沒有實現村村普及的條件,空氣能量聯供對能源的要求不高,只要有穩定的電力資源,就能實現安裝和使用,雖然目前初期的採購成本高一點,隨著普及程度增大,設備價格也會越來越低,對於農村使用空氣能是遲早的事情,況且空氣能的後期使用費用非常低,就說對比壁掛爐採暖,能夠節約30%-50%的使用費,人人都能消費得起。
對環保意識很強的用戶
用過空調的人都知道,大部分的氟系統空調使用的冷媒氟利昂對臭氧層有破壞,而且在室內洩漏還會有毒性,水系統空調中使用的主要冷媒是水,只有少量的氟利昂,對環保性破壞更低和安全性來說更高;用過燃氣壁掛爐採暖的人都知道,壁掛爐使用天然氣,必然會造成有害氣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的排放,這對環境的破壞相當的大,使用的人數越多,破壞力越大,更別說集中供暖的燒煤,破壞力首屈一指。但是改用空氣能供暖,效果就不一樣了,使用純天然的電能,沒有燃氣燃燒出來的有害氣體排放,對環保也是一種貢獻。
大戶型、別墅用戶
小戶型上安裝製冷和採暖設備的投入並不多,然而大戶型和別墅戶型在設備的投入上就會很大,在後期的使用費用上也不便宜,然而空氣能的優點在大戶型上更加凸顯,越大的戶型設備的投入費用越低,而使用的後期節能性越高,使用費用也會更低,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大戶型用戶最先接受空氣能兩聯供的原因,不佔地方、設備投入低、後期能耗低。
水系統技術的改進
很多人在說,水系統空調很早就有了,為何現在才受到家庭用戶的關注,那是因為以前設計的水系統空調主要供應大型辦公寫字樓,即便使用在家用的水系統空調,也幾乎是定頻空調,而且之前的空調安裝管道通常採用鋼管,少量使用PPR管,如今的空氣能屬於水系統的升級版,空氣能的主機完全實現了變頻化,在節能性和噪音上控制得更加遊刃有餘,舒適性上得到提高,在室內的安裝上採用鋁塑管、穩態PPR管等,在美觀和壽命上得到升級,在故障率和漏水率上大大降低,因此技術的革新是空氣能技術更容易被現在的用戶接受。
總結
空氣能兩聯供能夠做好節能效果好,體現在傳輸的冷媒介質上,還有熱泵技術能夠吸收低溫環境的熱量,以及很高的熱效率。空氣能的普及程度主要取決於使用在地域上、能源上、環保意識上、建築面積上以及技術革新上,隨著科技技術的更加完善和實際運用,空氣能兩聯供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