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現空間微博又毫無意外地在瘋狂轉發關於10月流星雨特別是今日的天龍座流星雨的消息,仔細一看發布這些天象信息的並非是官方組織,而是一些新聞媒體等等,作為學天文的學生,必須客觀地指出某些新聞媒體報導天象信息時缺乏基本的天文常識,總以各種噱頭和讓人眼花繚亂的星空圖博取大眾眼球,誤導了大眾。
天龍座流星雨在1933和1946年出現過兩次特大爆發,每小時出現數千顆流星,此後一直表現一般。根據國際流星雨組織(IMO)的預報,本次天龍座流星雨(Draconid)流量的極大值出現在10月8日,但是沒有爆發的預告。從圖中ZHR值的Var(variable)來看,流量極少。【圖見下表】
新聞媒體還提到了南金牛座流星雨(S.Taurids)和獵戶座流星雨(Orionids),根據預報極大分別是在10日和21日,但是它們的流量究竟有多少呢,圖示只有可憐的5和15,更是少之又少。
可能會讓大家失望但也得客觀地向大眾說明,10月的這些流星雨是幾乎看不到的,沒有觀賞價值,大夥還是按時作息吧!
北半球值得大家期待且適合大眾理性觀測的是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s)和12月的雙子座流星雨(Geminids),可以看到它們的ZHR都達到了120以上。所以大家不要盲目「追星」,有天文相關的疑惑可以QQ私信天文愛好者協會或是關注微信公眾號:河北師大天協。
讓我們一起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吧!詳細的觀測流星雨的正確打開方式請繼續關注我們哦。
名詞解釋(參考維基百科)
ZHR: 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enithal Hourly Rate,簡稱ZHR),是用在流星雨觀測上的一種觀念,它代表的是在最佳狀態下(如果輻射點位於天頂,天空中也沒有光汙染)一位觀測者可以看見的流星最多數量。
輻射點:流星軌跡的反向延長線交匯的點,該點所在的星座也就是該流星群的星座名。如天龍座流星雨即輻射點在天龍座。
(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天文愛好者協會供稿)
責任編輯:王澤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