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達三角位於大西洋西側百慕達群島、佛羅裡達海峽和大安的列斯群島東端的波多黎各島之間。地理位置位於北緯32°20′西經64°45,屬於北熱帶。這裡全年主要受熱帶氣團控制,盛行東北信風。夏秋多熱帶颶風,狂風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牆,還經常可以遇到海龍捲,它能把海水吸到幾千米的高空,給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陰影。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涉險經歷百慕達三角的人物,是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公元1502年,哥倫布率領的遠洋船隊第四次遠航美洲。船隊在靠近百慕達時,海面上突然颳起狂風,船隻好像航行在峽谷之間,幾乎看不見天日。有豐富航海經驗的哥倫布急令船隊掉轉航向,向佛羅裡達海岸靠去,以避開這股兇猛的暴風。令哥倫布感到驚奇的是,此時船上所有的導航儀器全部失靈,舵手和水手們暈頭轉向,無法辨清方向。還算他們運氣好,最終船隊歪歪扭扭地從波峰浪谷間擺脫了危險。事後檢查,船上的磁羅盤的指針方向已從正北方往西北偏離了36°。
心有餘悸的哥倫布在寫給國王的信中記述了這次危險的經歷。信中,哥倫布如此描述這次驚心動魄的航海曆險:「當時,浪濤翻卷,一連八九天,我的兩隻眼睛看不見太陽和星辰……我這輩子看見過各種風暴,但是卻從來沒有遇到過時間這麼長、這麼狂烈的風暴!」由於哥倫布的經歷至少還屬於那些尚可解釋的遭遇,因此在當時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注意。
1967年,一位美國飛行員羅伯爾·布盧斯和助手迪米特來·勒皮科夫駕機在百慕達海區的巴哈巴群島一帶低空飛行。突然他們發現比米尼島水面下有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物體。第二年8月,考察組來到比米尼島水域展開水下考古工作,發現,在比米尼島水下,巨大的石頭建築群靜臥洋底,它們結構嚴密,規模宏大,形狀變化多端。長達1600米的大石牆,由長4.5米,寬6米,高3米的大石塊砌底,每塊大石至少重25噸。石砌的街道,還用長方形或多邊形的石頭排列出各種圖案花樣。一座高42米,每邊長54米的平頂金字塔,沉睡在距海面近400米的水下,另外還發現有碼頭、港口設備遺蹟和大理石的雕像。
1978年,國際潛水中心主任羅歇韋率領一部分隊員來到百慕達「魔三角」附近考察,突然大晴天起了風暴,海面瞬時間迷霧茫茫,白光直射天空,小船已無法控制,他們只好捨身潛入海裡。當潛入100米深處時,他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它有兩個大洞,海水以極快的速度從洞中穿過,激起海面怒濤狂卷,水霧飛騰,工夫不大,當這一現象消失,海面又恢復了平靜。經細心測定,他們發現,坐落在洋底的金字塔高200米,塔尖距海面100米,塔的每邊長300米,建築年代約比埃及金字塔早7000年。由於海水太深,環境複雜,水下勘察的科學家無法斷定,該金字塔與大西洋底的其他古建築群是否系同時代的產物在發現這座巨型水下金字塔的前兩年,科學家們就在其東面發現有一座金字塔深藏在百慕達海區的底部,它的塔頂離水面達700米。
對大西洋中百慕達海底文明遺址的最新發現是在1989年,兩名挪威潛水員在「魔三角」的一個水底平原上見到一座古城。他們二人用水底攝影機拍下了有關鏡頭,從中可以看到許多縱橫交錯的道路,一座座圓房頂的建築物排列道路兩旁,此外還有競技場及長方形的建築物。它們都保存完好。這兩位挪威人自信發現了柏拉圖所提到的「亞特蘭蒂斯古陸」。
到目前為止,對「百慕達三角」的解釋可歸納為如下幾類:
第一類觀點:這些失蹤是由於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聯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飛碟在作怪。
第二類觀點: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異常(磁場引發)、洋底空洞,甚至還有人提出泡沫說、晴空湍流說、水橋說、黑洞說等等看法,用一些奇異自然現象來解釋百慕達三角。
拉裡·庫舍(Kusche)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一名圖書館管理員,在19號航班事件發生時,不少學生向他查找百慕達三角的資料,令他大惑不解,於是聯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著手研究先前的報告。Kusche的研究顯示,不論是貝立茲的記述,還是目擊者、參與者、涉案者等眾多人的陳述,都有許多錯誤、矛盾,他還注意到,案件的相關資料沒有記述。
1975年,拉裡·庫捨得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庫舍決定調查這些文章和書籍提出的主張。他找到了一本自己曾經發表過的名為《百慕達三角之謎——已解》的書。庫舍仔細研究了那些被其他作者所忽視的記錄。他發現,許多異常事件根本就不奇怪、每當有記錄一場狂風暴雨將要來臨的時候,追蹤百慕達三角現象的作家便常常能記錄到有船隻或者飛機會在「平靜的海域」消失。船雖然「神秘地消失」了,可事實上卻找到了它們的殘骸和其沉沒的原因。此書被美國海岸警備隊、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和許多權威學術機構認為是解釋百慕達三角神秘現象的定論。在這本書中,庫舍列舉了十條結論:
一、在找到了足夠的資料以後,大多數的事故都能有合理的解釋,並不神秘。比如,有的是因為遇到了颶風,有的是船體結構本身有缺陷又遇到壞天氣,這些在事後的調查報告中都有結論。
二、在一些傳說的「事故」中,關鍵的細節,甚至整個事故,都是虛構的。
三、一些明顯發生在別處的事故也被算進了百慕達三角之中,最著名的是1902年發生在太平洋的一起海難和1951年發生在愛爾蘭的一起空難,都被當成了發生在百慕達三角的事故。如果我們根據持神秘現象觀點者所提到的百慕達三角事故劃定百慕達三角,它將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大西洋的無比廣闊的海域。船隻、飛機失蹤是全球各地到處發生的,比如,自1850年以來,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和北歐之間,有近兩百艘、架船隻、飛機失蹤或被遺棄。事實上百慕達三角的失蹤現象並不突出。
四、有一些失蹤的船隻的航線經過了百慕達三角,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它們是否是在那裡失蹤的。
五、在許多事例中,船隻或飛機的失蹤地幾乎完全未知,搜尋者不得不被要求尋找廣闊的海域。
六、許多事故在發生的時候,當時的人並不認為有神秘之處,但在許多年後,持神秘現象觀點者在尋找證據時,卻開始把它們也算入了神秘事故。這時候要再去完全搞清楚發生在多年前的事故的詳情,一般是很困難的。
七、與傳說的相反,在許多事故發生的時候,天氣都非常惡劣。在幾起事故中,颶風應承擔責任。
八、許多事故發生在下午或晚上,使得援救人員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清現場,因此大海有整夜的時間破壞現場,難以找到殘骸。
九、許多作者在介紹事故時,並未做原始的調查,而只是引用別的作者的文章,因此以訛傳訛,越傳越離譜。
十、在介紹某些事故時,那些持神秘現象觀點的人隱瞞了那些能對失蹤有明顯的解釋的重要細節。
百慕達真相究竟如何?仍需一代一代人去探究,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進步,我相信終有一天那些未解之謎終會被揭開神秘的面紗,地球將作為我們的大本營,讓人類在宇宙中繁衍生存下去,在此之前呼籲各位不要以訛傳訛,讓有心之人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