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鬥術,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僅存在於小說和影視作品當中。
槍鬥術是融合了體術、槍術、劍術等為一體的強悍能力,以精準的動作計算,在自身最少傷害的位置發動最大傷害的攻擊,可以射擊到身邊任何地方的死角,提高槍彈威力百分之二十,可以同時做為攻擊和防禦的存在。
恕小編直言,要是真有這技術,別說打十個,打一百個都不成問題。
有關槍鬥術的經典電影不少,貓哥最喜歡的還是男神克裡斯蒂安·貝爾的一部。
撕裂的末日
Equilibrium
槍鬥術是這部電影的加分項,但這部電影並不僅僅只有槍鬥術。
這也是一部典型的反烏託邦電影,講述的是男主約翰覆滅整個獨裁組織的故事,動作場面堪稱一絕。
未來世界,為了消除戰爭,統治者們決定讓所有的子民絕情絕性,「情感」已經被列為犯罪,而且是最嚴重的一類犯罪,凡是動情之人,都會被「耶和華教士」處以極刑。
男主約翰就是這些教士中的一員,同時也是最為強大的一員。
經他甚至眼看著自己的妻子因為觸犯情感犯罪而被人道毀滅,他沒有任何舉動,因為他的情感波動已經被藥物壓制到了最低點。
電影的開場,就是他帶隊處理一群情感罪犯,完全的個人秀,約翰一馬當先衝入敵陣然後亂槍掃射,槍聲停止的時候,現場已經沒有了一個活人。
縱使殺了這麼多人,約翰的面部表情也沒有任何變化,甚至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在回去的路上,約翰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的搭檔帕特傑兜裡揣著一本書,本應該當做證物交給組織,而帕特傑卻自己拿著。
對此,帕特傑解釋說是怕證物被弄丟,他親自帶回去。
但是當約翰事後去查驗的時候,發現帕特傑不僅沒有上交這本書,而且他已經好幾周沒有上交過任何的證物了。
儘管自己不相信,但是事實已經擺在了眼前——帕特傑已經觸犯了情感罪,從他私自藏匿這些會觸動情感的證物就可以看出來
夜幕降臨,約翰獨自來到了一間荒廢的教堂,帕特傑在這裡閱讀著白天繳獲的書籍,他對約翰的到來一點都不感到奇怪和恐慌
約翰是他們中做的最好的,無論是什麼人觸犯了情感罪,約翰都可以察覺到,帕特傑早就知道自己會暴露。
約翰一槍將陪伴自己多年的助手爆頭,乾脆利落,絲毫沒有遲疑。
很快,組織又給約翰配備了另一個助手布蘭特,他自稱自己和約翰一樣,可以察覺到其他人情感波動的瞬間。
一個意外,使得約翰本應該在早上注射藥物不慎落在地上摔得粉碎,而約翰又因為馬上要執行一個任務沒有辦法去及時的領取補發藥物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約翰的情感被觸發了。
被壓抑已久的情感,爆發的時候比任何時間來的都更加迅猛
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和情感罪犯瑪麗,約翰第一次產生了情緒上的波動,他的眼神再也不是古井不波,他的語氣再也不是平淡如水。
甚至在布蘭特準備射殺瑪麗的時候,約翰阻止了布蘭特。要知道,他之前可是毫不留情的殺死了自己的助手,現在對一個不相干的路人卻施以援助之手,他自己都沒能察覺到自己已經開始產生變化。
在約翰拷問瑪麗的時候,瑪麗的一番話使得他的情感更加不穩,他也開始對自己存在的意義產生懷疑,自己到底是為什麼而戰?
瑪麗一針見血的指出約翰不過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肉體,他的生存沒有任何意義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
回到家中,約翰看著藥物,仍然沒有注射,而這一次,他從夢中驚醒,這也是他從未體驗過的感受,他第一次從夢中驚醒過來。
看著初升的朝陽,約翰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這時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情感極度不穩,拿去藥物就準備注射,但是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約翰怎麼也下不去手。
約翰自我斷藥了,他已決心不再服藥。
在這一次的任務中,約翰一反常態。之前他都是身先士卒,以身犯險,但是現在他卻不願意再開槍,因為他不願意再做回那個冷血無情的殺人機器。
在這群情感罪犯藏匿藝術品的房間,約翰第一次伸手去觸摸,去感受,他甚至坐在沙發上聽完了一整首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第一樂章。
然而,這些珍貴的藝術品還是難逃付之一炬的命運
約翰強裝鎮定,但是兜裡私藏的一本書已經將他出賣——他做出了和帕特傑同樣的決定。
在這群情感罪犯的後院,布蘭特還發現了一群寵物狗,他很不理解這些人自己都吃不飽還養狗幹什麼,難道是養肥了吃它們嗎?
當布蘭特下令殺死所有的狗的時候,約翰下意識的想要阻攔,但是自己卻沒有任何好的藉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把狗一條條的殺死。
什麼是演技派?貝爾此時的演技可謂是登峰造極。
每開一槍,每殺死一條狗,都像是殺死約翰一般,都像是槍打在約翰的身上一般。
剩下最後一隻狗的時候,約翰再也忍不住,他找了一個蹩腳的藉口將狗救了下來。
翰回到教會,對長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當少了邏輯程序的時候,他們的工作豈不是濫殺無辜?
但是長官卻回復他不管他願不願意,這都是神父的旨意。約翰握緊雙拳,已經決心反抗這種滅絕人性的組織。
夜晚,他帶著狗去放生,但是卻被正在巡邏的軍隊抓了個正著。
無奈之下,他只好殺人滅口,轉瞬之間,一小隊人馬全部被他一人殺死,而他甚至衣角都沒有沾上一絲鮮血。
次日,在清除7區的貧民任務中,約翰做出了自己最為「錯誤」的一個決定,那就是掩護幾個貧民逃生,為此他又不得不殺死了好幾個手下。
然而,這一切都是布蘭特的計劃,他早就知道了約翰會做出這樣的舉動,這幾個被約翰掩護著逃跑的貧民最後還是死在了布蘭特的手下。
約翰聯繫上了叛軍組織的頭領馬宏,他們達成一致,要推翻這個獨裁政府。
為了大計,約翰不得輕舉妄動,所有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瑪麗被焚燒致死,走出教會組織的約翰失聲痛哭,然後被布蘭特帶到了長官面前毆打約翰,說約翰犯下了情感罪。
但是約翰早有準備,他迅速的重整好自己的感情,並且將罪名甩給了布蘭特,系統的追蹤顯示殺死教會組織士兵的槍正是布蘭特的槍。
最後的決戰已經到來,約翰出賣了叛軍組織,因為他需要這個功勳來獲得面見神父的機會,這樣他才可以成功殺死神父。
但是這也不過是長官和布蘭特的將計就計罷了。
布蘭特本就是長官安插在約翰身邊的間諜,約翰的叛變也早就在長官的計劃之中,他們就是要利用這個機會來把叛軍組織一網打盡。
但他們高估了自己的武力,低估了約翰的武力。
他們以為約翰動情以後身手就不再凌厲,但是約翰現在有了想要守護的東西,有了自己的情感,他的身手更勝從前。
當所有人都被殺死,只剩下長官一個人的時候,長官慌了,開始說自己也有情感,和約翰他們一樣,不是沒有情感的行屍走肉。
約翰回憶起被活生生燒死的瑪麗,毫不猶豫的扣動了扳機。
叛軍們也獲得了自由,把製造壓制情感藥物的工廠悉數搗毀,讓民眾重新獲得了情感。
情感確實是引起戰爭的源頭,如果沒有仇恨,沒有貪慾,沒有惡念,那麼世界將會一片和平。
但如果所有的情感都沒有了,我們還能被稱之為人嗎?
我們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我們擁有著複雜的情感,無論這些情感是好是壞,它們都造就了我們。
何況,就連動物之間都會存在情感,如果我們沒有了情感,豈不是連禽獸都不如嗎
《撕裂的末日》,片如其名,約翰撕裂了籠罩在民眾頭頂的末日,讓民眾重新獲得了珍貴的情感,讓民眾可以在陽光下歡笑,在暗夜裡哭泣。可以陪著自己的家人、朋友、愛人……
PS:請各位粉絲不要過分解讀這部電影,就當一部普普通通的動作片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