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截獲近千隻德國活螞蟻為「收穫蟻」和「子彈蟻」 國內尚無天敵
中新網成都11月3日電(張浪)3日,在四川檢驗檢疫局實驗室內,記者見到渾身黝黑的「偷渡客」,近千隻試管擺放在實驗室。大多數試管內只有一隻螞蟻,每隻試管長約10釐米,口徑約2釐米,底部盛放有5毫升透明液體,兩頭塞有粉、白、藍色的棉花,中間一隻黑得發亮的螞蟻上躥下跳,精力極其旺盛。據實驗室趙鋒博士介紹,試管內的液體是蜜露,螞蟻之所以能長時間保持活力,全靠它提供營養。
10月30日和11月1日,成都空港口岸連續從來自德國的入境快件中截獲活螞蟻。兩批次快件共內藏近千隻活螞蟻,並均以虛假申報的方式意圖「闖關」。對此,四川檢驗檢疫局機場辦第一時間做好疫情防控處置,組織對該兩批貨物進行消毒處理,並送實驗室作品種鑑定和疫情監測。
經初步鑑定,這兩批螞蟻,均為外來物種,在國內缺乏天敵。一種為收穫蟻,另一種為子彈蟻,據悉,收穫蟻屬於大頭蟻族,因喜食收集種子主要被當做寵物飼養。而子彈蟻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螞蟻種類之一,這些一英寸長的昆蟲的名字是根據它們的毒刺命名的,被它們叮後產生的痛感,就像被子彈射中一樣,它們會分泌一種毒素,昆蟲和小型的蛙類都是它們捕食的對象。試管中有部分蟻后已經產卵,通過管壁,可以清楚看見像細細密密的水珠狀的蟲卵。趙鋒介紹,蟻后最多時一天可產卵達兩千多粒,蟻群發展會非常迅速。這種沒有天敵的螞蟻,會對本地生態環境帶來巨大風險,進而造成外來生物物種入侵。此外,境外活動物本身可能攜帶各種外來疫病疫情,極可能對農林業生產安全和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四川檢驗檢疫局機場辦陳海主任告訴記者,動植物疫病疫情的傳播和外來有害生物對中國生態安全造成巨大影響。自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外來生物入侵對中國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造成了巨大危害和經濟損失,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在內的外來有害生物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
陳海說,從境外郵寄小型活動物或植物種苗等進境,具有很強的隱蔽性,通常不易被發現,許多海淘客為逃避檢驗檢疫監管,通常會選擇通過快遞郵寄境外物種,有時甚至還會採用虛假申報方式,這給檢驗檢疫工作帶來極大挑戰和嚴峻考驗。
據介紹,近年來,類似截獲活體動物的案例在四川各口岸時有發生,去年底檢驗檢疫部門曾分別在機場口岸截獲由俄羅斯人攜帶入境的十條活蛇,此次是在國際郵政口岸首次截獲活體螞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