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預報臺:2021年1月份我國海域自北向南將有多次4米以上的...

2021-01-08 央視新聞

日前,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2021年1月份海況預報。1月已進入隆冬季節,我國近海主要受到冷空氣影響,東北低壓主要影響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域。受冷空氣過程影響,東海及南海易出現較大的風浪過程。

1.風暴潮預報

預計1月份我國沿海可能會有1次溫帶風暴潮過程。

2.各海區海浪預報

預計1月份各海區將有4米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次數:

渤海、黃海海域可能有1~2次;

東海、臺灣海峽海域可能有4~5次;

南海及北部灣海域可能將有3~4次。

3.各海區海溫預報

1月份,赤道東太平洋繼續處於拉尼娜狀態;渤海、黃海中部和南海東部海域海溫較常年同期略偏高,其他海域海溫接近常年。

此外,1月份還要關注黃海和華南沿海的海霧過程對海況的影響。

國家海洋預報臺提醒沿海相關單位提前做好海洋災害防禦部署準備工作,減少海洋災害對港口航運、漁業養殖、海上生產作業以及沿海地區居民生活的不利影響。(總臺央視記者 鄭天皓)

(編輯 路凱麗)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預報臺:12月東海海域或有多次災害性海浪
    據國家海洋預報臺消息,12月已進入冬季,冷空氣過程強度逐漸增強,次數明顯增加,北部和東部沿海仍會受到溫帶氣旋的影響。受冷空氣和溫帶氣旋過程影響,我國近海海域多大浪以上過程。西北太平洋遠海和南海南部仍可能因受颱風生成的影響而產生海浪過程。
  • 國家海洋預報臺:12月東海海域或有多次災害性海浪 船舶航行須注意
    > 據國家海洋預報臺消息,12月已進入冬季,冷空氣過程強度逐漸增強,次數明顯增加,北部和東部沿海仍會受到溫帶氣旋的影響受冷空氣和溫帶氣旋過程影響,我國近海海域多大浪以上過程。 西北太平洋遠海和南海南部仍可能因受颱風生成的影響而產生海浪過程。 1.風暴潮預報 預計12月份我國沿海可能會有1次溫帶風暴潮過程。
  • 國家海洋預報臺:受冷空氣和溫帶氣旋過程影響 12月我國近海海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國家海洋預報臺消息,12月已進入冬季,冷空氣過程強度逐漸增強,次數明顯增加,北部和東部沿海仍會受到溫帶氣旋的影響。受冷空氣和溫帶氣旋過程影響,我國近海海域多大浪以上過程。1.風暴潮預報預計12月份我國沿海可能會有1次溫帶風暴潮過程。
  • 國家海洋預報臺:9月我國海域大浪和風暴潮過程較為頻繁
    據國家海洋預報臺消息,9月份颱風仍然十分活躍,主要影響南部和東部海區;溫帶氣旋活動減少,冷空氣過程開始增多,對北部和東部海區影響較大;大浪以上過程和風暴潮過程仍然較為頻繁。具體海況如下:風暴潮預報:預計9月份我國沿海將有2~3次颱風風暴潮過程,可能會有1次溫帶風暴潮過程,其中災害性過程將有2次左右。
  • 國家海洋預報臺:7月盛夏需防範颱風風暴潮災害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份進入盛夏,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活動加強,颱風的風暴潮和海浪過程對東南部海區的影響進一步加大。7月份具體海況如何?一起看看國家海洋預報臺的預報。風暴潮預報預計7月份我國沿海:將有1—2次颱風風暴潮過程,還可能有1次溫帶風暴潮過程,其中造成災害性過程將有1次左右。 海浪預報預計7月份各海區將有4米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次數: 渤海、黃海海域可能有1次; 東海、臺灣海峽海域將有1—2次; 南海及北部灣海域將有1—2次。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浙江近岸將有大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發布海浪黃色警報:受颱風「燦鴻」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10月8日白天,東海東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東海西部將出現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浙江、上海近岸海域將出現1.5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 上海、浙江、福建及江蘇南部沿海海況惡劣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續發布...
    中國網7月18日訊 據國家海洋預報臺消息,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下午已進入我國東海海面,受其影響,東海將出現巨浪到狂浪區,上海、浙江、福建及江蘇南部沿海都將出現中浪到大浪。對此,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下午繼續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 海南和南海受颱風「環高」的影響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颱風「環高」最新動態今年第22號颱風「環高」(颱風級)今天(11月12日)16時中心位於南海中東部海面,距離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東偏南方向約640公裡。中央氣象臺預計其將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之後經過中沙群島和西沙群島附近海域,14日開始強度逐漸減弱,並將轉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向越南中北部沿海靠近。
  • 颱風「米娜」逼近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風暴潮海浪雙紅預警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海洋預臺官網消息,今年第18號颱風「米娜」的中心今天(30日)8時位於臺灣臺北市南偏東方向約415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海浪實況顯示,受 「米娜」的影響,今早7時臺灣以東洋面出現了5到8米的巨浪到狂浪區,東海南部、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出現了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區。中央氣象臺預計「米娜」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將於今天夜間登陸或擦過臺灣島北部,爾後轉向偏北方向移動,並可能於10月1日下午到夜間登陸或擦過浙江中北部沿海。
  • 繼續發布海浪藍色警報 | 國家海洋預報臺十點課堂開講啦!
    >本次講座主要為大家介紹了海洋災害科普知識、國家海洋預報臺海洋預警報的製作和發布情況以及預報保障工作等,現場還播放了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科普宣傳片和預報中心宣傳片等。參與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進入「國家海洋預報臺」微信公眾號主頁,即可看到參與入口~
  • 東海將出現狂浪!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發布海浪黃色警報:受颱風「燦鴻」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10月8日白天,東海東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東海西部將出現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浙江、上海近岸海域將出現1.5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 國家海洋預報臺:本周我國近海風浪較多 東海海況受熱帶氣旋影響較大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國家海洋預報臺消息,本周(8月8日至~8月14日)我國近海風浪過程較多,北部海區受氣旋和低壓影響,有兩次大浪過程。南海及菲律賓附近海域熱帶擾動活躍,預計對東部海區海況影響較大。
  • 東海將有狂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續發布海浪黃色警報
    今年第14號颱風「燦鴻」( 颱風級)的中心今天(10月7日)14時位於距離日本鹿兒島東南方向約78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央氣象臺預計「燦鴻」將向西偏北轉西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
  • 國家海洋預報臺解除海浪警報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了解到,此輪冷空氣,自11月7日開始影響我國部分海域及近岸海域,國家海洋預報臺共發布了5期海浪藍色警報。今天(10日)中午12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警報解除通報。
  • 受颱風「海神」影響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續發布海浪橙色警報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海神」將向北偏西到偏北方向移動,逐漸向日本西南部到韓國南部一帶沿海靠近,將於7日凌晨掠過日本九州西部近海,7日中午前後登陸或擦過韓國南部沿海,以後掠過朝鮮半島
  • 遼東灣超過70%海域被海冰覆蓋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今年首個海冰...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受到冷空氣影響,渤海遼東灣海域浮冰外緣線1日達到79海裡。國家海洋預報臺1日下午將海冰預警級別升級為黃色。這是我國今年發布的首個海冰黃色預警。  國家海洋預報臺監測分析指出,由於上一次寒潮過程使我國北部海區水溫大幅下降,加之本次冷空氣過程中的風向有利於海冰的漂移擴散,連日來渤海黃海海冰範圍持續增長,自1月30日起,國家海洋預報臺再次發布了遼東灣海冰藍色警報。
  •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巴威」來襲 已經影響我國黃海及沿岸海域
    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強颱風級)的中心在26日17時位於黃海南部海面,距離中朝交界偏南方向約610公裡。據中央氣象臺預計,颱風「巴威」將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將於27日上午在遼寧東部到朝鮮西部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級,12-13級),登陸後逐漸轉為北偏東到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 颱風「鯰魚」將登陸福建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橙色警報
    國家海洋預報臺27日發布海浪橙色警報和風暴潮黃色警報,國家海洋局啟動海洋災害二級應急響應。國家海洋預報臺預計,27日中午到28日中午,臺灣以東洋面將出現9到12米的狂濤區,東海南部、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海峽將出現6到8米的狂浪區,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橙色;浙江南部、福建沿岸海域將出現4到5.5米的巨浪,該沿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橙色;浙江北部、廣東東部沿岸海域將出現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該沿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上海沿岸海域將出現
  • 颱風「楊柳」靠近海南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黃色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央視網消息:今年第12號颱風「楊柳」(熱帶風暴級)28日上午已進入我國南海海域。15時,颱風「楊柳」中心位於海南省陵水縣東偏南方向約650公裡的南海海面上。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楊柳」將逐漸向海南島東南部沿海靠近,強度逐漸增強,可能於29日晚上到30日凌晨在海南省瓊海到三亞一帶沿海登陸,也可能掠過海南島南部海面,然後趨向越南北部沿海。  颱風「楊柳」是否登陸海南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海上大風大浪影響不容忽視,海南、廣東、廣西沿海也將出現風暴潮和海浪過程。對此,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16時發布海浪黃色警報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 風速140KT,風力17級以上,南太海域新風王亞薩誕生,不排除登陸
    風速140KT,風力17級以上,南太海域新風王亞薩誕生,不排除登陸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說到2020年的氣象界,熱帶海洋的爆發比陸地還要躁動得多。從整個全年看,北大西洋成了翹楚,共計22個編號的風暴序列中,直接遠遠超出了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