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戰外傳》中外票房差異大 評:東方元素流於表面

2020-12-02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談起全球知名影視IP,《星球大戰》若是第二,大概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該系列每推出一部新作,世界各地的「星戰粉」都極力追捧。不過,這個情況在中國卻總是不太一樣。例如作為開年第一分帳大片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在國內上映6天,票房剛剛超過2.6億;而在北美的成績卻已接近5億美元,也就是超過了30億元人民幣。

  為克服一直以來星戰系列在中國的「水土不服」,這次盧卡斯影業甚至請到甄子丹和姜文在《星戰外傳》中擔任主要角色。即使如此,中國觀眾對這部影片仍然表現的十分「冷靜」。為何同一部《星戰》,中外卻總是反響不同?

  1977年開始的《星戰》系列,從不同星系、生物的文明史,到各色外星人和太空飛行器,絢麗的戰鬥場面,可以說為人類描繪一個完整的太空世界。新片《俠盜一號》是星戰系列的第一部外傳,在時間線上位於《星4》之前,講了一群草根英雄組成了名叫「俠盜一號」的小分隊,竊取宇宙毀滅性武器「死星」設計圖的故事。製片人、盧卡斯影業掌門人凱薩琳·甘迺迪說,《俠盜一號》是星戰現代化創新的一步:不再是非黑即白的善惡,不再是孤膽英雄闖天下,「不再是70年代的戰後思維,不再是當年極具二戰味道的故事。如今40年過去了,一切都變得複雜、看問題的方式也變了。在新片中我們努力嘗試反映當今世界、社會問題的方法,新的角色如何打動觀眾。」

  《俠盜一號》聚集了一批風格迥異的小人物,處處閃耀著集體主義英雄的光輝。盧卡斯影業邀請了甄子丹和姜文在其中分別飾演盲僧奇魯和演武器專家貝茲,一個信仰原力、一個擅用槍炮。

  即使被不少觀眾評價:說著「一口老北京英語」,姜文還是開心的稱演了一回宇宙版張麻子;「我把劇本給了我大兒子看。他說,爸爸你應該去,一個幽默的英雄是有意思的,我最喜歡這個角色。」

  而甄子丹則欣慰的說,終於不再僅僅是個打醬油的中國元素了,「我發現導演非常有誠意,完全不是玩笑中的打醬油角色。那時我非常感動,決定參與。」

  雖然上映6天一直領跑票房,但《俠盜一號》2.6億人民幣的成績與北美接近5億美元的票房相比只是個零頭。同樣,去年此時上演的《星戰7》全球票房超過了20億美元,內地也僅佔了5%。對盧卡斯影業來說,要想賺更多的錢,治癒星戰系列在中國的「水土不服」迫在眉睫。然而凱薩琳卻強調,啟用不同國家種族的演員,是對影片「英雄不問出處」精神的體現,並不是為了討好中國市場。「我們在選角時最強調的就是多樣化陣容。極力避免讓兩位中國演員淪為擺設,這些角色要有自己精彩的發展弧線,他們的存在對劇情要有意義。」

  相比去年《星戰7》只是草草請鹿晗拍一部中國版宣傳片,此次《俠盜一號》紮實請中國演員出演的方式,顯得更加有誠意。不過,在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蘇牧看來,影片對東方元素的利用依然流於表面,「完全是好萊塢在盯著中國市場,他們現在開會都是這麼講:兩個東方元素,有沒有中國演員過來,有沒有中國場景。看的時候就覺得還是搞笑,人物確實是比較表面化,符號化。」

  治癒星戰在中國的水土不服,絕對非朝夕之功。40年來,《星戰》滲透入北美社會的各個角落,老人們的記憶、孩子們的玩具、各種新作的致敬,早已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而對中國人來說,褪去了情懷,它只不過是又一部沒什麼新意的好萊塢大片而已。尤其對當下核心觀眾90後和00後而言,那個古老的星戰時代已經太過遙遠,那種簡單直接的英雄主義,顯得也有些單薄。

相關焦點

  • HotToys推出《星戰外傳:俠盜一號》奧森·克倫尼克1:6人偶
    星戰首次以外傳故事模式拍攝成真人版電影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全球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票房,成為2016年最賣座電影的第二名,電影最引人入勝之處就是將星戰前傳第三集與第四集電影之間所發生的精彩故事串連起來的一道橋梁,同時為星戰系列帶來新鮮的戰爭感覺,讓一眾影迷擁躉看得如痴如醉。
  • 全球科幻電影票房大比拼,《流浪地球》票房超越《星際穿越》
    《流浪地球》還在持續熱播當中,貓眼給出預測該片的內地最終票房將在47億元左右(約7億美元)收場。那麼這個成績放在全球科幻電影票房排行榜中,處於什麼位置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各大名片兒的票房收入。註:全球票房收入以美元為單位。
  • 中外合拍都是爛片?這次《巨齒鯊》用票房扳回了一局
    作為一個凝結了怪獸、災難、驚悚等多重商業元素的類型,「鯊魚」題材在北美影碟市場上熱度一直很高。Discovery頻道連續30年,每個夏天都會推出金牌欄目「鯊魚周」,已形成一批忠實的鯊魚影視愛好者。1995年,美國暢銷書作家斯蒂夫奧頓的《巨齒鯊》(The Meg)出版,旋即橫掃全美各大暢銷榜首。
  • 2019北美票房前十:內地撲街的《星戰9》第六名,第一名太強了
    第七名:《蜘蛛俠:英雄遠徵》北美票房:3.9億美元 索尼發行內地票房:14.17億人民幣該片承接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講述了蜘蛛俠彼得·帕克要和同學們一起去歐洲旅行,前神盾局局長尼克·弗瑞邀請他幫忙一起去解決「元素眾」,彼得·帕克又開始行俠仗義的故事。
  • 投資2.5億的《星球大戰》,上映3日票房僅5000萬,要撲街的節奏?
    近日,《遊俠索羅:星際大戰外傳》正式上映,首先這是一部太空冒險電影,作為星際大戰系列外傳,可以看出迪士尼在收購盧卡斯影業後,想補足和擴張整個電影世界觀的計劃。有別於用來連結三、四部曲之間空窗期的《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遊俠索羅》則是以舊三部曲的經典角色韓索羅出發,除了讓舊影迷重新認識他不為人知的一面之外,電影裡出現的新奇元素與相關人物,更開拓了星戰系列繼續往這廣大宇宙的各個角落發展的方向。
  • 分析影評| 聊聊《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到底差在哪兒!
    尤其是義軍少年反抗銀河帝國的不屈意志,帶出星戰系列「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主題,這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總是格外動人哈!至於本片的缺點嘛,也值得重點說道說道!毒舌君總體感覺迪士尼對於這部「星戰外傳」準備並不充分,製作上也並不用心,導致本片問題多多,不僅沒啥真正震撼人心的大場面,一些劇情在合理性方面也值得商榷。
  • 「原力」回歸,星戰衍生宇宙才能覺醒
    迄今有10部星戰真人電影面世(正傳、前傳、外傳),12月20日,第11部星戰電影、「後傳三部曲」的結局篇《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將上映,而最近首部《星球大戰》電視劇也在更新。龐大的宇宙觀可以從「原力」開始回憶。  星戰核心就是「原力」  原力乃星戰原創的概念,維繫著宇宙萬物,有點類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
  • 真不敢相信這部平庸的星戰番外片,是《阿波羅13號》導演拍的
    而第二周後,《死侍2》已經盤踞在冠軍位置排到第二名則是新上榜的《星球大戰外傳:韓索羅》,臺灣5月23日上映,大陸和北美地區則是5月25日上映(大陸片名叫《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星戰》系列本來在大陸就「風水」不好,多年來一直處於很尷尬的境地,《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是2017年全球最賣座電影,票房總計12.6億美元,中國大陸才2.6億人民幣,幾乎可以用撲街來形容而這部《遊俠索羅》在大陸上映後,不僅口碑平平,
  • 第2周:《星球大戰7》開年 票房衝15億?
    先評:關於《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不用多介紹了,影迷們的期待值相信已經爆表。《星戰7》在北美幾乎已經將能破的記錄都破了個遍,就連《阿凡達》保持了6年之久的北美票房記錄都已經指日可待。   不過在內地,《星球大戰》系列的地位還沒有達到美國那樣國民電影的程度,這次重啟系列正是一次不錯的圈粉機會。
  • 42年的超強生命力,102億美元票房,迪士尼再造星球大戰宇宙?
    收購完成之後的第三年,即2015年,盧卡斯影業出品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全球公映,距離上一部星戰電影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這部電影毫無意外地喚醒了原力,同時喚醒了全球觀眾積攢十年的觀影熱情,全球總票房達到了20.7億美元。
  • 韓國票房:《檢察官外傳》連莊 已突破800萬人
    共10張     1905電影網訊 2016年第6周周末(2月12日-2月14日),韓國總觀影人數為223萬3062人,相比前一周315萬人大幅下降,顯然情人節檔的威力還是遠遠小於春節檔
  • 「勇敢者」票房再壓」星戰」「前任3」居影史第八
    >隨著《前任3:再見前任》(以下簡稱《前任3》)衝勁減緩,內地影市熱度在2018年第2周(2018年1月8日至1月14日)稍稍降溫,票房總數報收11億左右,環比下降6億,與《前任3》票房較上周數據減少的份額十分接近。
  • 星球大戰在美國有多火 每出一部都創造票房奇蹟
    近日星球大戰外傳《遊俠索羅》也是在國內熱映引起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都知道星戰系列一直都是有著不錯的票房成績,當初星戰7也是拿下了影史第三的好成績,那麼星球大戰在美國有多火?,而《星戰》系列除了鼎鼎大名外,並未有機會與中國觀眾真正接觸。
  • 登頂北美票房榜,《星球大戰9》卻還是敗了
    在排片規模更大的情況下,與《星戰7》和《星戰8》的相比,《星戰9》的市場表現出現大幅退步。這是「後傳三部曲」首次首日票房沒有過億,首周末沒過兩億。完全不像是一部「終結之作」該有的樣子。預計《星戰9》突破10億美元,把《哪吒之魔童降世》擠出全球年度票房前十隻是時間問題。不過要衝進年度前三,就有難度了。
  • 《星戰8》看這部劇前,別不懂裝懂!小編帶你解析8個疑問點!
    咱們先看看北美的票房!去年年末的時候,該片的全球票房已經超過10億美元。北美票房約6億美元。咱們再看看口碑!簡直是影評人的狂歡。爛番茄的新鮮度有91%!就連一向以嚴格著稱的Metascore,也有85分。這是一部從片名就開始官方劇透的電影。很明顯,講的是「最後的絕地武士」。星戰粉忍不住好奇,最後的絕地武士是誰?為什麼是最後的?
  • 北美電影票房排行榜,最賣座科幻電影前10名,電影票房數據
    精分君整理了北美電影票房排行榜,最賣座科幻電影前10名,一起來看看吧!附圖:1、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5)北美票房:9.36億美元豆瓣:7.1不僅是對老星戰迷的一次專業致敬,也是一部冒險巨製。向星戰系列注入了生命和活力,既激發了粉絲們的情懷,又為該系列指出了光明的新航向。
  • 「星戰」沒有死!看完《曼達洛人》的中國影迷,紛紛入坑了!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國內上映11天以1.23億的票房,豆瓣6.5分的成績創系列新低!對於其炒冷飯、情懷消費、狗尾續貂的吐槽不絕於耳,影迷紛紛表示這是「原力的衰落時刻」。而一部劇的出現無異於平地一聲驚雷,它在告訴所有失望的觀眾:星戰沒有死!
  • 《阿凡達》之前,全球票房冠軍都有誰?史匹柏曾三次稱霸
    兩大巨星克拉克·蓋博、費雯·麗貢獻了無與倫比的演繹,成功奪下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等10項大獎。美國電影學會曾評百年百大佳片,《亂世佳人》排第四位,僅次於《公民凱恩》《卡薩布蘭卡》《教父》。該片在文化與商業上都獲得極大的成功。
  • 去年好萊塢10部最賺錢的電影 星戰8毫無懸念奪冠
    可誰能想到,新版《勇敢者遊戲》馬上就要趕超山姆·雷米的老版首部《蜘蛛俠》,成為索尼影業除了「007」系列以外,北美票房最高的真人電影呢?本片雖然都已經出了DVD,但在全美大概1000塊大銀幕上依然在放映,4.017億美元的北美票房只比老版《蜘蛛俠》少了2百萬,而9.43億的全球票房緊隨《007:大破天幕殺機》,成為索尼旗下的第二大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