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工作,持續提升公眾對化妝品安全的認知水平,引導化妝品經營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根據太原市市場監管局相關部署和安排,從5月25日到5月31日,太原2020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活動在全市範圍內集中開展。近日,記者就太原2020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活動主題、活動安排、化妝品相關科普知識以及化妝品不良反應等諸多問題,專訪了太原市市場監管局化妝品監管科科長呂海燕和太原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任陶寧。
靚麗「妝點」也需安全用妝
問:太原2020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活動主題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其主題涵義?
呂海燕:此次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活動主題定為「安全用妝,伴您同行」。
其內在涵義可從兩方面認識理解:一是寓意化妝品「妝點」公眾生活,與人民美麗生活同行;二是寓意化妝品監管為公眾安全保駕護航,與人民安全用妝同行。
問:宣傳周期間,太原市市場監管局將抓哪些方面工作,又有哪些具體安排?
呂海燕:簡單地講抓兩方面工作:一是提高消費者安全用妝意識;二是引導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本次宣傳周活動以線上為主,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大眾流量平臺,打造「雲話妝」系列線上活動,並根據太原市防疫實際情況舉辦線下相關活動。
活動主要有八塊內容:一是圍繞化妝品消費誤區、公眾關切問題、網絡謠言等內容,發布科普宣傳片和科普短視頻;二是開展網絡知識競賽;三是開展公益網絡課程;四是在全市的LED顯示屏滾動播放此次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活動主題;五是在太原市2000多輛公交車上播放倡導公眾注重化妝品安全;六是印製發放宣傳資料;七是聘請第三方專業測評機構對各市宣傳周活動開展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八是圍繞今年的宣傳重點「美白類化妝品的安全使用」做一期新聞訪談節目等。
問:作為消費者,該如何區分特殊用途化妝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妝品?
呂海燕:可以這樣講,像育發、染髮、燙髮、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曬這類化妝品,是為達到某功效且需添加某些功效成分,其安全風險相對較高,就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除此之外,均屬非特殊用途化妝品。
特殊用途化妝品需在國家藥監局進行註冊,且須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准文號後才可上市銷售。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如是國產的需在省級以上藥監部門備案、取得備案號後才可上市銷售;如是進口的需在國家藥監局備案、取得備案號才可上市銷售。
問:消費者該如何判定其產品是否屬化妝品?
呂海燕:可把握兩點:一、化妝品是日用化學品,且同時符合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部位的限制要求;二、化妝品是供大眾消費者日常使用的、塗抹到人體表面的起到改善、防護、美化和修飾作用的產品,產品作用效果較為溫和,符合化妝品相關法規規範要求,安全性較高,適合消費者日常使用。
簡單舉幾個例子,像美容針,其使用方法為注射,使用部位為體內,這不符合化妝品定義,不屬於化妝品的管理範疇。再如美容膠囊:使用方法為口服,也不符合化妝品定義,不屬於化妝品的管理範疇。
問:化妝品和藥品的區別在哪?
呂海燕:從使用目的來看,化妝品以清潔、美容修飾為主;藥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
從使用方式來看,化妝品僅可外用,藥品可包含外用、內服、注射,甚至是放射作用。化妝品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一般來說,要求在正常以及合理的、可預見的使用條件下,不得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問:如何理解化妝品標籤信息?
呂海燕:化妝品標籤信息基本內容包括:國產的,有產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成分、生產許可證號、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號(僅特殊用途化妝品);進口化妝品標籤信息有產品名稱、原產國、進口商或經銷商名稱和地址、成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號或備案號。
批准文號、備案電子憑證就是化妝品的身份證明,這可在國家藥監局網站上查詢。
問:如何讀懂化妝品標籤的保質期?
呂海燕:化妝品標籤的保質期可選擇下列兩種方式標註:一是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二是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需要注意的是,化妝品標註的保質期都是在未開封的情況下的保存期限。開封後產品會與空氣直接接觸,保質期就會相應縮短,在使用時要多留心。
有些進口產品標籤上會有一個開了封的小罐頭圖標,圖標上有「6M」或「12M」的字樣,它的意思就是表示開封後的6個月或者12個月內是最佳使用日期。
問:選購化妝品,消費者要注意些什麼,使用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呂海燕:選購中,消費者要注意七點:一是根據膚質選擇化妝品;二選擇正規途徑購買;三是查詢產品登記信息;四是觀察產品質量;五是查看成分標識;六是試用其產品;七是留存購買憑證。
網購中做到「五注意」:一是所選購網站要正規合法;二是要仔細查看產品標籤和產品資質證明,信息不完整不買;三是不盲目輕信網際網路廣告和宣傳;四是要注意索要發票和保存電子購物憑證;五是「海淘」化妝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化妝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適用中國化妝品監管要求。
日常生活中可通過觀顏色,聞氣味,看稀稠和察表層來辨識化妝品質量。
科學認識化妝品不良反應
問:如何理解化妝品不良反應?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類型?
陶寧:化妝品不良反應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妝品所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的病變,以及人體局部或全身性的損害。不包括生產、職業性接觸化妝品及其原料和使用假冒偽劣產品所引起的病變或者損害。
化妝品不良反應的常見類型有:光接觸性皮炎、化妝品接觸性唇炎、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化妝品痤瘡、化妝品毛髮損害、化妝品甲損害。
問:產生化妝品不良反應的原因是什麼?
陶寧:導致化妝品安全問題的原因一方面來自化妝品本身,產品配方可能含有酒精、香精或芳香的植物提取物等刺激皮膚的成分,皮膚對配方中某種成分或成分組合過敏;另一方面,化妝品使用者的個體差異也是重要因素,使用了不適合自己的皮膚類型的化妝品仍然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
問:常見的非法添加產品類別和成分有哪些?在使用化妝品中,一旦產生不良反應,該如何應對?
陶寧:常見的非法添加產品類別和成分有:宣稱祛痘功效產品中非法添加抗生素類,宣稱美白功效產品中非法添加汞等重金屬,宣稱去屑功能的發用產品中非法添加酮康唑,嬰幼兒化妝品、面膜類產品非法添加激素等情況。
使用化妝品過程中出現皮膚瘙癢、皮疹等任何安全問題時,應該第一時間停用產品,避免對皮膚的進一步刺激。及時到專業的醫院進行就診,向醫生徵求意見,建議帶上可疑的化妝品及完整包裝,以便做皮膚斑貼試驗,同時配合醫生採集信息上報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
購買化妝品後請您保留好購物票據、使用的化妝品及外包裝。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範圍不包括使用假冒偽劣化妝品引起的不良反應。如您懷疑購買了假冒偽劣化妝品,請撥打市場監管投訴舉報電話:12315。
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