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衛莊
「電車慢慢行駛
車窗 鎖起一切
而我 像名畫品鑑者
看路人
微風 落日陪襯
窗框微微震
不用急吃盡灰塵」
今年的十月檔真熱鬧,日本動畫新番神作一部接一部,簡直是各路神仙打架。到了10月底,又有一部國產動畫趕著加入了戰場,而且還成了「十月最強番」的最有力競爭者。
這部國產動畫就是《伍六七之最強髮型師》。是的,那個男人他又回來了!
第一季《刺客伍六七》於2018年4月上線之後,迅速成為去年最大的國產動畫黑馬,被很多人譽為「2018年的國漫神作「。
B站播放量超過1.7億,超過11萬人打分,評分高達9.8分,連一向以挑剔著稱的豆瓣上評分也高達8.9分,有4萬多人參與打分。
這個成績幾乎是一部國產動畫劇集能獲得的最大肯定了,可以說,《刺客伍六七》第一季成為了新一代中國動畫的顛覆代表作之一。
第二季《伍六七之最強髮型師》至今已經播出4集,目前在B站有超過1.3萬人打分,評分為9.8分,在豆瓣則有近五千多打分,評分為8.8分。單從大眾反饋來看的話,第二季基本上還是維持了第一季的製作水準。
但是網上也對於第二季也存在一些爭議。
例如有人認為第二季第一集節奏不好,有人擔心第二季製作組丟掉初心改變風格,甚至連第二季標題裡去掉了「刺客」兩個字也有人對此有所詬病。
作為國漫忠實粉絲,我當然第一時間就去圍觀了阿七的再次亮相。說實話,看到前2集的時候心裡還有些忐忑,等看到第3、第4集,我就徹底放心了——
真就還是內味!!
《伍六七》第二季到底製作水平如何,是否還對得起去年第一季那個「國漫神作」的水準?製作組又進行了哪些改變?
我試著從現有的幾集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伍六七》第二季的前兩集,基本上是對第一季世界觀的補充,以及對新一季故事展開的鋪墊。
故事的開始,小雞島上陸續來了許多刺客。原來,玄武國打算佔領小雞島,於是派出刺客刺探小雞島的情報,並打算刺殺島上的高手,這樣就能以最少的戰鬥佔領一個地方。這也對第一季的許多伏筆給出了解釋。
而我們的阿七,則決定放棄刺客生涯,成為一名光榮的Tony老師。這也是為什麼第二季《伍六七》標題中去掉了「刺客」的直接原因。
為了鋪墊第二季的故事背景,第一集裡出現了大量來自玄武國的刺客。由於新角色太多,導致每個角色身上分攤到的時間就不夠。相比第一季時每個主要的小島居民都用一整集來塑造,第二季裡這些新出場刺客的角色弧光確實沒有第一季那麼的亮眼。
但是第二季裡,我們依然能夠看到第一季那些熟悉的元素。
首先在製作層面上,《伍六七》第二季的打鬥作畫依然保持了第一季的高水準,在國產二維動畫裡肯定算是第一檔的。
點擊播放 GIF 0.0M
儘管目前還沒有出現過像第一季第4集,阿七對戰大媽那段那樣非常炫技的作畫段落,但是《伍六七》第二季第3集非常驚喜的出現了一段「馬戲」。
所謂馬戲,是一種非常炫技的作畫橋段,由日本原畫板野一郎發明。這種鏡頭一般用來描繪空戰,讓眾多飛彈在空中同時射出,在滿天飛舞中上下翻滾飛向目標,以此給人非常華麗的感覺。由於每一個飛彈要保持不同的速度和軌道,加上整個空間不斷變化,所以作畫的難度非常高。
目前國產動畫中出現「馬戲」作畫還是比較少見的,《伍六七》可以說做了大膽的嘗試。雖然離日本業界最頂尖的水準還有所差距,但凡事總是從「勇於嘗試」四個字開始嘛。
點擊播放 GIF 0.0M
另一個非常容易被人忽略掉的點,是第二季的日常表演作畫。雖然日常表演沒有打鬥戲那麼吸引人眼球,但好的表演是塑造角色的基石,而第二季在角色細微的日常表演作畫上有所提高。
例如第4集可樂回憶起看神醫的部分鏡頭,表情和小動作的刻畫非常傳神,所以讓那一段的可樂顯得炒雞可愛了!而且也可以明顯注意到,相比第一季遠景時人物時不時還會畫得特別抽象,《伍六七》第二季在遠景鏡頭的整體上更細緻一些,大概也是因為第二季人手更充足了吧。
製作層面上的升級,最明顯的體現當然是第二季的op更加驚豔了。相比第一季op,這一次阿七的造型變化更多,幾乎每2幀都會出現一個全新造型,而且還加入了不少粉絲同人創作的。
每一個造型的設計感都非常強,色彩也相當獨特,純色的背景與細節較多的角色之間形成了很強的視覺反差,而不斷變換的造型和色彩更是充滿了迷幻的感覺。
點擊播放 GIF 0.0M
而《伍六七》第一季最大的特色——無釐頭和搞怪,在第二季裡也得到了充分的繼承。
例如把其他動畫拿來盡情惡搞——(年輕小的朋友可能不認識下面這句臺詞出自著名的《北鬥神拳》)
對星爺電影的致敬——(下面這個自然是《功夫》啦)
有腦洞大到裝不下銀河的沙雕段子——(化身葬愛家族的文藝復興三傑笑pee了)
還有不經意間冒出來的冷幽默——
《伍六七》最擅長的一點,經常在於對當代網絡文化潮流的把控,每次玩梗總是能到好處的戳中我笑點——(莫非你使得就是傳說中的葦名劍法?!)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而對我來說,最出彩的可能還是那些「打破第四面牆」、非常有meta意味的官方吐槽了——
《伍六七》第二季開播到現在,最爆笑的一集應該是第3集了。
去年第一季裡,我們看到了汪瘋和小咪撒狗糧不要錢的甜蜜愛情故事,今年這一季,我們看到的卻是故事的另一面——每一對甜蜜的情侶背後,或許都有著另一個心碎的人(貓)。
阿財一直暗戀著小咪,然而小咪的心中卻一直只有汪瘋那條狗。
傷心之中,阿財離開了小島,結果遇上了九指琴魔,向他傳授了只有單身多年才能學會的「悲情魔音」。
學成歸來的阿財想證明自己,用音樂打敗了汪瘋,並向小咪錶白了。然而小咪當然是十動然拒——她喜歡汪瘋並不是因為他歌唱得好,而是喜歡他這條狗而已。
這樣的舔狗故事本身並不少見,但妙就妙在製作團隊用非常戲謔卻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方式將它講述出來。
阿財是一隻連備胎都不是舔狗貓,是當代流行的「舔狗」梗的代表,也是小人物的代表,非常符合《伍六七》一貫關懷小人物的視角。
而隨著阿財唱出《連備胎都不是》的「悲情魔音」的時候,畫面變成了充滿90年代復古悲情ktv風格的畫面,一旦中招就會陷入「悲情男」的模式,臉上寫滿了憂鬱。
這段ktv鏡頭簡直是製作組的腦洞大開,與《伍六七》本身無釐頭的風格形成了強烈反差,因此造就了爆笑的效果,連帶著讓《連備胎都不是》這首歌也火了起來。
相比《伍六七》裡那些單純的搞怪,這裡的幽默可以說非常的高級,隱隱中對消費主義社會包裝出來的「商品化戀愛」進行了解構。
90年代大眾娛樂經常塑造出一些極端浪漫化、極其不切實際的愛情,臉上永遠寫滿「深情」的憂鬱男子就是那個時代典型的印象之一。實質上,這是因為消費主義往往過度強調愛情的戲劇性,以便於將愛情塑造成奢侈消費品,所以經常「裝浪漫」、「裝悲情」。
我回味的時候仔細思考了一下,引發爆笑的根源或許在於我們這一代深受網絡後現代文化影響的年輕人,往往對於這種「包裝出來的虛假深情」是存懷疑態度的。這和我們現在社交網絡上,經常會大肆吐槽90年代瓊瑤劇神臺詞是相似的內在邏輯。
故事的最後,阿財向小咪再一次告別。或許離真正放下還需要時間,但至少他擺脫了這種一廂情願式的自我感動。
喜劇的內核裡總是悲劇,《伍六七》為這句話做了很好的註腳。從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中挖掘幽默,這才是《伍六七》第一季最出色的點,而第二季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繼承。
上面這些講的都是《伍六七》第二季如何保持了第一季的風格和水準,但是我確實也從第二季裡感受到了很多改變,尤其是整體故事的框架上——例如那個被很多人問過的問題:
「為什麼伍六七不做刺客了?「
在第一季的ed中有一句歌詞,「清蒸雞白切雞不同的做法,我都各有所愛」,這句其實呼應了整個第一季。
所以第一季中出現了很多性格外貌非常特異的怪人,有些看起來就不像好人,但接觸下來之後,伍六七卻發現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善良的一面。不因外表對人產生偏見,尊重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是《伍六七》第一季的一大主題。
而要引出這個主題,所以需要伍六七在刺客任務中與他們產生衝突。
而在第二季中,從劇本層面上來講,阿七建立了與小雞島的情感聯繫,他已經不可能再以刺客的身份存在於小雞島了,也不再需要以刺客任務來引發外部衝突。
取而代之的是,玄武國派出大量刺客對島上居民進行刺殺,成為第二季故事中新的外部衝突,因此決定了伍六七必須以保護者的身份出現。
於此同時,「尊重每個人的個體差異」的第一季主題在目前第二季中被淡化來,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第二季的新主題——直到第4集我才突然想明白,或許第4集的小主題,正是在呼應整個第二季的大主題。
第4集中,身患絕症的超能力美少女可樂「挾持」斯坦國王子來到了斯坦國,在這裡,她意外得到了自己的身世——
她原來是斯坦國的失敗實驗品。如果她選擇留在斯坦國,或許能夠在斯坦國科技的幫助下完成實驗,解決自己的絕症。
但可樂的選擇卻是拒絕了斯坦國王子的邀請,選擇回到小雞島。
故事的結尾,可樂回到小雞島,與阿七繼續沒心沒肺地打鬧著,好像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病情。
而斯坦國王子不能理解,問出了這一集中最重要的臺詞:「為什麼他們喜歡做這麼浪費時間的事?「
很多觀眾不明白可樂的選擇,實際上這一集裡埋下了充分的線索,為我們解釋裡可樂為什麼拒絕的原因。
在片子的結尾,隨著Serrini樹妮妮《叮叮叮叮叮》的歌聲唱起,其實就很容易理解了。
對於斯坦國的人來說,人生的意義在於最終抵達的目的地,過程中並沒有什麼可以享受。
然而對於可樂,阿七,乃至於小雞島上許多島民來說,人生卻應該是慢慢行,看沿途的風景。我們並不用總是為了「浪費時間」而感到羞愧,因為只要我們在享受生活,時間就並不算被浪費。
這也呼應了這一集開始,為什麼會給一大段可樂騎著滑板在小島街道上遊玩的長鏡頭。跟隨著可樂的身影,我們也一同看到了小島的風景,感受到了可樂與小鎮的情感聯繫。
生活並不是只有功利,人生的選擇也並不在於對錯。在我們匆匆趕路的過程中,是否忘記了停下腳步,看一眼沿途的風景呢?
點擊播放 GIF 0.0M
對於伍六七來說同樣如此,他告別了刺客生涯,選擇做小島上的最強tony老師,或許也是一種「慢行欣賞風景」的體現。
這篇影評的最後,我想對伍六七做些無責任的推測。
第一季中,《伍六七》的內部衝突來源,或者說伍六七的尋找自我之旅,主要在於尋找丟失的記憶上;而第二季或者未來的情節裡,伍六七或許將面臨更複雜的衝突——
一方面,伍六七背負著玄武國最強刺客的身份,而另一方面,失憶後的伍六七與可樂一樣,對享受生活的重視要更高於「變強」,樂於做一個小雞島普通居民的身份。
當伍六七回憶起過去之後,他會選擇重回刺客的生活,還是繼續甘於做普通的tony老師呢?如果讓我推測的話,我相信製作組一定會選擇後者吧——
或許這正是《刺客伍六七》改名成了《伍六七》的內在原因了。
當然,無論後續的故事如何發展,請官方務必少不了發阿七和十三的糖啦!我贊同這門婚事!
- END | 動畫學術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