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多家臺企、臺資規模77億美元;海運直航、定期航班直航,航空貨運定期航班;第三批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這是浙江寧波在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中取得的成果。在區域化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寧波正力圖為臺商在當地投資發展打造一種高質量環境。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在今年5月會見臺商臺企代表時說過,在浙臺商就是浙商,在浙臺企就是浙企。希望臺商能深度融入浙江和寧波。寧波的臺商臺胞現狀究竟如何?10月30至3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跟隨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採訪團來到寧波,近距離了解在甬臺胞日常生活、企業發展等。

世界第一大貨物吞吐量港口:寧波舟山港。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鵬 圖經商:兩岸企業待遇同等澎湃新聞注意到,為了吸引臺商在當地投資,寧波市已多次打出「優質營商環境」這張牌。譬如今年9月12日,在杭州舉行的「2018浙江·臺灣合作周」上,鄭柵潔表示,很多來寧波創業的臺灣朋友都普遍認為寧波產業基礎實、營商環境好、創新活力強、市場福利大。甬臺兩地企業要藉助這個平臺攜手打造微電子產業集群,共同分享數字經濟發展的巨大福利,相信這樣的發展前景是美好的,也是可以預期的。在寧波投資已達26年的臺商秦榮華祖籍廣東梅縣,臺灣桃園人。1992年,秦榮華借款100萬美元來寧波北侖開始投資建廠,他的企業經過不斷發展之後取得了巨大的收穫。2005年,敏實集團在香港上市。目前,他的企業在全球多國和國內多個地區建立了生產基地,寧波區域實現總產值21億元人民幣,繳納稅收2.3億元人民幣。秦榮華為什麼會在寧波取得商業成功?在他看來,他的企業能夠在寧波起步、發展、壯大,主要得益於寧波良好的營商環境,寧波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福地。為此,10月19日,他的集團決定在北侖再建設8個總投資達11億美元的重大項目,對優質的營商環境做出回饋。2017年才來到寧波投資的「90後」臺商褚富宥對寧波提供的平等競爭機會深有感觸。2006年,褚富宥的父親到廣東建廠。後來,褚富宥長大後成了廣東「女婿」。「妻子的家人都在寧波發展,我在臺灣和團隊搞完研發後想到大陸投資,就決定來寧波了,這樣妻子比較方便和家人見面。」褚富宥說道。來到寧波後,褚富宥為了推廣自己的產品常去街頭散發廣告傳單。後來他接到了來自當地官方打來的電話,告訴他有相關項目是否願意來嘗試。「來大陸短短一年時間,我就獲得了很多項目機會,現在企業起步非常成功。」褚富宥坦言,自己平日都關注產品研發,基本很少與當地政府打交道,但是寧波就能夠做到兩岸企業之間平等待遇,公平競爭。寧波官方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寧波累計批准設立臺資企業2600多家,實際利用臺資77億美元。這其中有11家臺灣製造業百強公司、45家臺灣上市公司。生活:和善而活力的文化城市「甬臺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10月29日,寧波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胡軍在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採訪團會談時說道。

寧波籍明代思想家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首提,「工商皆本」。 胡軍表示,目前在臺灣的寧波籍臺胞及後裔約有10萬人。其中洪秀柱、蔣孝嚴、毛治國、張忠謀、應昌期、朱繡山、張敏鈺等在臺「寧波幫」代表人士在兩岸都有廣泛影響。這與江浙地區,尤其是寧波濃厚的人文歷史文化有關。中國自古東南形勝。寧波居於此地,有7000餘年的河姆渡文化,也有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在這裡聯動形成的「海絲文化」。明清時期,王陽明、黃宗羲以浙東學術文化將寧波推上了傳統文化的高地。兩岸文化與學術在寧波一直絲縷相連。

來自臺東的林嶽龍在寧波當地一所高校擔任助理教授。來自臺東的林嶽龍在寧波當地一所高校擔任助理教授。在這之前,他在英國攻讀博士,在英國時與大陸同胞的交流讓他注意到大陸的朋友都很熱心,個人素質也很高。2010年,林嶽龍從英國博士畢業後決定來到大陸任教。林嶽龍說道,「剛來學校之初,家人有擔心我在大陸就業不順利,職業發展會有限制,最近幾年來我逐漸用自己努力讓他們發現他們說的不太對。」「要了解一個地方,不如首先來這裡看過以後再下結論,言語間的傳播不一定是真的。我建議臺胞真的有必要對大陸來親自了解親自看過以後再下結論不遲。」林嶽龍補充道。國臺辦、國家發改委今年2月28日出臺了「31條惠臺措施」,寧波在此基礎上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甬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將這些措施擴展至80條。而寧波市此番出臺的「80條」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理念,著力為臺灣同胞來甬學習、實習、就業、創業、生活等提供與寧波居民同等待遇。譬如臺灣各類人才來甬就業創業同等享受寧波人才引進、培養和服務保障政策待遇;在甬臺胞在公共文化服務、職業資格考評、各類榮譽評選等方面可享受和寧波居民同等待遇;臺灣籍適齡兒童少年在寧波接受義務教育享受市民待遇,由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優秀臺灣大學生可享受臺灣學生獎學金;每年為臺灣同胞提供不少於1000個就業崗位;每年接收100名臺灣大學生開展暑期實習活動。再如,在寧波的臺灣同胞及其家屬享有與寧波居民同等就醫待遇。在寧波就業的臺灣同胞可繳存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繳存比例、辦理流程等與寧波職工保持一致。各級公共文化場館免費向臺灣同胞開放,臺灣同胞享受與寧波居民同等公共文化服務待遇。臺灣同胞可在寧波申請一次性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並當場取證;臺灣同胞可以在寧波辦理機動車註冊登記及其他機動車業務,享受綠色通道、優先辦理;年滿70周歲的臺灣同胞,可享受乘坐寧波市內公共運輸設施相關優惠;臺灣同胞享受與寧波居民同等景點遊覽優惠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