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五億年前,地球上不存在任何有頭骨的生物。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生物體內那些小小的骨片逐漸進化出了令人驚嘆的脊椎結構,也就是你、我還有你家小狗,我們這種脊椎動物所特有的構造。
(圖片從上到下依次為:頭骨、外星人眼中頭骨的主人、頭骨真正的主人。下同)
事實上,單觀察各種頭骨我們就會發現,它們是一種十分複雜的「自然奇蹟」,看起來確實好像應該長在遙不可及的神獸身上。
於是人們腦洞大開:如果外星人見到地球上深受喜愛的動物頭骨——比如貓貓、狗狗以及各種討人喜歡的小可愛——他們又會如何想像這些動物原本的樣子呢?
「骨科博物館」(Skeletons:Museum of Osteology)的教育主管阿什利·梅森-伯恩斯-梅爾沙爾特(Ashley Mason Burns Meerschaert)介紹了許多不可思議的骨頭小故事。
事實證明,頭骨內骨頭最多的脊椎動物是硬骨魚,它們的腦袋裡有100多塊骨頭。
不同物種的頭骨即便看上去相似,也會存在細微差別。阿什利說:「有些種類的鼩鼱和齧齒動物只能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牙齒的變化來進行分辨。」
在同一物種的個體之間甚至不同性別之間,也存在著某些頭骨變異,科學家稱之為「性別二態現象」。
阿什利說,動物的頭骨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變強,飲食習慣的改變,或者因為生存期所遭受的傷害。
神奇的是,僅僅通過觀察這些支撐和保護軟組織和器官的骨骼結構,我們就能了解動物的很多事情。
比如,某些特殊的頭骨可以表明動物的習性。《連線雜誌》(Wired)認為,「大眼窩就是夜行性動物的標誌(因為需要大眼睛來獲取更多光源)。」
另外,「犬齒大表示愛好食肉」,「布滿氣囊的輕量骨骼是順應飛行生活的表現。」
頭骨的複雜程度令人難以置信。人類頭骨中有22塊骨頭,根據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的數據,其中包括8塊腦顱骨和14塊面顱骨。嬰兒出生的時候,額骨會一分為二,不過在成長過程中又會融合到一起。
到底生物的構造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如何達到如此的精妙絕倫,只能歸功大自然這個造物主的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