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愛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它由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使人體慢慢喪失免疫功能,讓患者更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同時引發惡性腫瘤。因為愛滋病潛伏期很長,甚至可以達到8-9年,故愛滋病人在發病以前還是可以無症狀地正常生活和工作。
但愛滋病也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病症,迄今為止,它在全球已經奪去了3500多萬人的性命,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那麼,這種原本是在黑猩猩身上攜帶的病毒,是如何一步步傳播給人類的呢?
早在1981年6月5日,愛滋病就有了世界上第一次正式記載,當時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愛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第二年這種疾病被正式命名為「愛滋病」,並開始在各大洲迅速蔓延。而我國的首例愛滋病病例出現在1985年,患者是一位到中國旅遊的外籍人士,病發不久後就死於北京協和醫院。
此後對於愛滋病的研究從未斷絕,醫學研究人員在非洲黑猩猩的身上就發現了一種病毒,後被證實愛滋病病毒就是黑猩猩血液裡跨越種間屏障進入人體的病毒。換言之,最早的愛滋病病毒就是由黑猩猩傳染給人類,再由人類進一步傳播到世界各地的。
我們知道愛滋病傳播的途徑分為三種,母嬰、血液和性傳播。而最開始的傳播中,病毒要跨物種還是比較困難的,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殺死很多外來的病毒,所以最開始從黑猩猩到人的傳播最有可能的就是血液的直接接觸或交換。
很久以前的非洲部落裡經常會獵殺大猩猩,人們在捕獵過程中極有可能受傷,在傷口處沾到含有病毒的大猩猩血液,人類就感染上了愛滋病病毒。世界上最早一個患上愛滋病的人類已經不可考證,但可以確定病原體就是從非洲的黑猩猩的身上傳播到人類體內的。
而第一個把愛滋病帶出非洲的人叫Gaetan Dugas,這個加拿大籍的空少被疾控中心稱為零號感染源,他的私生活混亂,平均每年有100個不同的性伴侶。這個在1984年因為愛滋病而去世的男人,為愛滋在全世界的傳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如今的愛滋病還屬於不可根治的疾病,無論是特效藥還是預防疫苗都尚未被研製出來,一旦感染幾乎是無藥可醫。現階段對於愛滋病的治療還處於降低相關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階段,為了提高人們對於愛滋病的認識以及提醒人們注意愛滋病的防治,世界衛生組織也於1988年開始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在這一天向人們普及和宣傳愛滋病的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可能遇到愛滋病患者,然而愛滋病只會通過三種途徑傳播,日常接觸並不會感染愛滋病,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看待愛滋病人,以平常心對待他們。如今我們的醫學越來越發達,將來有一天也許愛滋病能夠被攻克,不再成為奪走人性命的可怕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