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基本離不開兩樣電子產品,一樣是電腦,另一樣是手機。兩者都能夠作為工作工具,也能夠用來放鬆休息,當然大多數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要比花在電腦上的時間多。然而你是否注意到一個現象,用完電腦後我們通常都會關機或者讓其睡眠,而用完手機後我們很少關機而是讓其息屏。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電腦需要經常關機,而手機不用呢?
兩者是否需要經常關機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是耗電量。無論是筆記本還是桌上型電腦,開一個小時的耗電量要比玩一個小時手機的耗電量高,因此處於省電考慮我們通常會是用完電腦之後關機,尤其是進入社會工作之後,公司單位都會明確要求下班回家要記得電腦關機。而手機本身耗電量相對較小,再加上現在市面上的智能機幾乎都應用了快充技術,因此手機的電量總能得到滿足且消耗較少。
此外,還有說法認為關閉手機會減少對電池的損耗,延長電池的壽命,這種說法是否可靠呢?並非如此,如今絕大多數智慧型手機的電池壽命取決於使用頻率的情況,一般的電池可以實現300~500次使用循環,超過這個使用循環壽命後電池就可能會出現各種老化問題。而一次使用循環指的是在剩餘電量不多的情況下充到滿電的過程,因此關機並不會延長手機電池的壽命。
關於關閉手機能夠保護手機的說法同樣還有以下這種說法,關機相當於強制將所有後臺運行的程序都關閉,從而達到清空內存進程的目的,減輕機器的負擔。對於電腦來說確實如此,將計算機關閉後系統資源和空間會得到釋放,但對智能機來說並非如此。如今兩大作業系統——蘋果系統和安卓系統都已經實現在軟體層面就能關閉後臺應用和進程,並不需要特意關機來終止它們。
相反,如果有人養成了每天睡覺前閉關手機,第二天起床再開機的習慣,那麼可能對手機造成額外的損耗。手機每開一次機都需要進行加載和讀取,手機的存儲器參與到這個過程的運作,會對存儲器造成一定的損耗。但如果經常關開機,那麼手機讀取和加載的次數就會增多,從而增加了存儲器的負擔。
當然這也並非意味著手機從第一次開機開始到最後都不用關機,如果手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過熱的情況,或者充電時出現異常發熱,這時候關機可以對手機起到散熱作用。智慧型手機專家建議一般一個星期關一次手機,這麼做可以讓存在手機內部的深度垃圾得以清除,同時手機後臺也會完成自我修復。
在這個技術更新換代特別快的年代,很多人手上的手機還沒用多久就換代了,因此手機是否需要關機的問題也不會得到太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