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呼吸——
讓外星高科技划過蒼穹
外星世界一直是三次元人類非常好奇但又無法企及的一個領域。偌大的蒼穹之下,浩瀚的宇宙中,有多少未知的生命暗存於層層的光點之中?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世界又是何種模樣?這一切的一切,都等待著來自三次元的人類將鑰匙放入插口,打開這一扇神秘的大門。往下,你們將會看到一個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世界。
第四 外星飛船的種類
外星飛船是外星人類行駛的交通工具。雖然地球上也曾出現過飛船的傳說,但是對於飛船的外觀和內部構造究竟如何,卻無人能夠真正的全面知曉。今天這章將揭秘外星飛船的種類。
外星飛船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圓頂形飛船。圓頂形飛船是由兩個圓頂形碟狀結構倒扣而成,此種飛船從外觀上看是全密閉式,沒有任何艙門,打開艙門的方式類似於蚌殼打開的方式。飛船體積適中,內部可容納數十人,通常會在外星人團體去其他外星星球,或者穿行宇宙執行特殊任務時使用。船體表面光滑,內部的設計同樣遵循簡潔明了的設計理念。
在飛船的前端1/3處,緊靠著飛船圓弧形邊緣,有一排駕駛艙位,如同潛水艇的駕駛艙設計。駕駛人員可以通過飛船內部看到外部的世界,但是從外邊卻無法看到內部的世界,這是外星人類使用的一種高科技材料。
在駕駛艙頭頂的另一個倒扣碟形的飛船結構中 ,有一個環形的懸浮在半空中的走道空間,這也是飛船的第二層空間,走道的寬度大概5米左右。每隔一段距離就分割出一個獨立的房間,供給駕駛艙人員單獨工作或者居住。
環形走道與飛船前端1/3處的駕駛艙平順銜接,兩邊呈環形階梯狀,層層至下,可通過二層直接來到一樓駕駛艙。從駕駛艙往裡走,會經過一道類似玻璃材質的艙門,這個門具有感應及可視化的功能,類似一個顯示屏,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和信息感應,開啟和關閉艙門,一般來說只有駕駛人員可以從這扇艙門順利通過。艙門後面2/3的空間,即是其它船員辦公、住宿以及各種科技設備、能源材料存放的場所。這是第一種飛船的構造。
第二種類型的飛船體積偏小許多,一般供給一到兩個人駕駛使用。飛船外部呈現為圓球形,駕駛艙門從前方往兩側打開。內部空間分為兩部分,分別是駕駛艙位及休息區域。此種飛船在空中飛行非常自由,可以從360度的方向隨意切換,並且具有反阻力設計。當圓球形飛船飛行時,如一隻氣球漂浮於空中,但這隻氣球又可以自由控制自己想要行駛的方向。正因為這種飛船小巧靈便,通常是供給外星人領導階層使用的私人飛船。外星人領袖可以乘坐私人飛船穿行宇宙,到更高次元的平行空間中探訪。
最後一種飛船體積巨大,外觀如兩個楔形,兩頭尖,中間寬,類似船體的模樣,又比船體的結構設計更加簡明,邊緣線條獨具流線型設計的美感。此種飛船可容納人數在百千人左右,主要用於外星星球上的居民使用。飛船容納了外星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需求,裡面有商場,有圖書館,有辦公廳,會議廳等。
外星人類可以在飛船中完成一切的生命活動需要。這種飛船建造的主要目的,是用於兩顆不同的外星星球之間的相互往來,比如星球聯盟會議,以及大型活動等。另一方面也是為外星移民計劃而準備,因為,每顆外星星球,在經歷一定的宇宙年之後,也會面臨衰亡的危機。因此,每顆外星星球都會鑄造大型的楔形飛船,以備不時之需。
以上為外星世界中三種不同類型的飛船,從不同飛船的構造與功能中,可以窺見外星人類嚴謹有序的工作與生活態度,是地球人類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五 外星科技文明下的宇宙變遷
我們這個宇宙的文明,從最早的八次元天人世界文明,發展到如今多個次元空間的不同文明,此過程的發展與演變,離不開外星高科技的參與。外星科技的發展,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宇宙文明的豐富性與多元化,讓各種文明在宇宙中交融發展。
隨著外星世界高科技的發展,除了小部分高維人類依然保持著最原始純樸的生活狀態,不同種類的外星高科技,被外星人領袖逐步推介到各次元中,以此幫助造物主更好的建設與管理整個宇宙。
越先進的高科技設備與技術,匹配越高的能量層級。外星科技是一種載體,高級的科技載體,可以與人的意識產生連結,不用手動操作,便可以通過意念來啟動與掌控。但是,能夠成功將意念植入高科技載體中的靈魂,一定是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層級,才能夠物隨心轉,撬動能量粒子流動的大門,意識的本體就是一種能量。
每一個靈魂從誕生開始,在十二次元的靈魂資料檔案庫中,便會自動出現一本專屬於這顆靈魂的資料檔案。這本檔案資料,按照姓氏的排列秩序存放在書架上。每一本靈魂檔案,都有一個類似於古書籍裝幀的封面,封面上是靈魂的姓名。打開封面,裡面記錄和儲存著靈魂生生世世的經歷以及心念,每一世的經歷,都可以從檔案中被查看到。如果查看檔案的靈魂能量頻率較高,或者被特殊授權允許查看,就可以抽出其中某一世的靈魂檔案,具體的查看靈魂在每一個時段中的點點滴滴。此時,其中一世的檔案會被打開,如碟片式堆疊在眼前,呈現出一幀一幀的畫面,靈魂可以通過意念,選擇特定時段畫面,進行播放查看。查看完畢後,便會自動收起合上,還原成書籍的模樣。
這個神奇的靈魂檔案資料庫的建立,便是基於外星高科技中網格系統及光電轉換的技術支持,其中也包括靈魂檔案資料庫所在的整個藏書閣的建立。看似藏書閣內部與普通的圖書館無所差別,甚至顯得有幾分陳舊與昏黃,但藏書閣中的每一處,包括靈魂檔案資料庫這種常人無法進入的領域,都具有非常靈敏的自動識別功能,自動識別系統可以檢測出在藏書閣中的每一個靈魂的能量狀態以及心念。能量過於低頻的靈魂便會被自動檢測,隨即被阻擋在外,短時間內,無法再次開啟資料查看的權利。因此,每一個進入藏書閣的靈魂,都要注意自己的心念以及提升自身能量的頻率,這樣才能保證能夠完美的對接高科技載體,啟動能量信息的順暢流通,準確的接收高維的能量信息。
藏書閣中包含了宇宙中各種門類的知識,信息琳琅滿目、包羅萬象,豐富龐雜、應有盡有。外星高科技在其中幫助宇宙建立起收集信息、儲存信息、整理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的智能系統,這便形成了十二次元的藏書閣。外星科技在宇宙文明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遠不止於此,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三次元人類應當知曉的是,即便科技發展有多麼頂尖,與高科技緊密相連的仍然是靈魂,仍然是那顆心。心創造了科技文明,科技反過來為靈魂使用。只有當心與靈魂達到高度契合的狀態,才能讀懂科技背後的奧秘,獲得能量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