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季的《最強大腦》爭議性很大,賽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連題目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動,仔細觀看視頻上的彈幕,會發現很多忠實的觀眾失望了。
在這一季當中,比較令人心服口服的就是坐在S圈的幾位大神了,令人最有記憶點的也就趙金昊、黃明睿、婁雲皓這三個人。而其中令人最有爭議的,無非就是最不被看好的陳小橋和楊軼了。
這一季的最強大腦,主要以壓力翻倍為主線,來增加節目的可看性,可是在觀眾看來,這反而太過於強調壓力因素,導致流失了很多的人才,而最終留下來的選手,卻又因為賽制制定不合理,讓人觀眾產生質疑。
從C圈滅圈賽再到B圈滅圈賽這個過程中,流失了很多讓觀眾認為可惜的人才,其中像王峰這樣級別的選手,在第一場比賽中就遺憾落敗,真的令人不知道說什麼好。
每一次比賽過後,都會淘汰一批更有才能的選手,反觀一些晉級的選手,卻被觀眾認為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加上這季的題型變動很大,幾乎都是觀察和空間類的題型,讓觀眾覺得這樣選拔人才的隨機性太大了。
《最強大腦》已經更新到第六期,可是一路觀看以來,沒有發現這一季有特別出彩的選手,加上很多選手在比賽中不斷的試錯,試了很多次才獲得了比賽晉級的機會,這不禁令觀眾擔憂,如果對戰國際戰隊的時候,還能有這麼好的運氣嗎?
先不說別的,就說目前留下來的楊軼和陳小喬,為何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而為何陳小橋的口碑會比楊軼好?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在《最強大腦》的」榮耀時刻「的環節中,楊軼是第一位出列的,主要他的名字和上一屆腦王的名字是一樣的。而且第一位出場,給人的心理暗示就是他很強,所以楊軼在出場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投了他強的選項。
陳小橋是加州理工大學的在讀博士生,在」榮耀時刻「也有很多人為她投票了,初始排名也是很不錯的一位選手。
楊軼和陳小橋也是在後面的比賽中進入A圈層的,最終留到了最後。
陳小橋讀理科的,楊軼是讀文科的,所以在比賽的項目上,陳小橋是很有優勢的。雖然在比賽的過程中,陳小橋有幾次都是壓線晉級的,但是這種爆發力和抗壓力,都是非常強。
楊軼的初始排名很低,加上在前幾次比賽中表現也沒有多好,而且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多強者當中比較弱的選手。
在最新一期的《最強大腦》中,楊軼被選為X因素隊員,在第一場比賽和第二場比賽當中,他都出列了。可是第一場比賽中,很多在第一棒的選手都做出來了,而楊軼卻沒有,最終讓婁雲皓戰隊得了零分。
在第二場比賽中,由於只能派出X因素隊員,才能贏得比賽的勝利,所以也必須楊軼上場。但明顯可以看出楊軼是非常不情願的,他說在上一場的比賽中打擊很大,這次不太有自信做出來了。
無奈,比賽的設置上就是這樣,如果楊軼不出場,那麼婁雲皓就相當於輸掉了比賽了,所以楊軼必須是要上場的。
在婁雲皓的努力下,終於贏得了第二場比賽的勝利,拿下了第一名。這個時候楊軼激動得哭了,導師也說楊軼的抗壓能力是非常的強,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婁雲皓是最先做出來的,相當於給他做好了鋪墊。
觀眾觀看完之後也對楊軼產生了很大的質疑,認為導師所有的誇讚都偏向楊軼,卻沒有對婁雲皓點評半句,這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反觀陳小橋,雖然是壓線晉級,但是每次比賽做得挺好,準確率也很高。在預測誰會被選為X因素隊員的時候,攸教授投了她一票,難道在她看來,壓線晉級的,就代表她不如其他選手優秀?
陳小喬在第三場比賽中表現得可圈可點,在第一位選手提交一星的題目之後,陳小橋迅速做出決策,選了二星的題目,迅速完成比賽。這樣的判斷力和行動力,以及臨場的反應都是很好的。
在觀眾看來,壓線晉級的陳小橋,要比讀文科的楊軼實力強很多,她是導師們最不被看好的女選手,卻每次面臨壓力迎難而上,這一點上,她的確比楊軼高出一點的。
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支持楊軼還是陳小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