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這個有著3600多年歷史的孤竹之國是個典型的農業縣,素有「中國甘薯之鄉」的美譽,但僅僅靠農業、靠甘薯是不能引領盧龍經濟走向騰飛的。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總量偏小、經濟發展的後勁不足,財政狀況日漸拮据,在全省的綜合實力排名一路下滑。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如何才能擺脫困境,加快追趕步伐,努力實現窪地崛起?盧龍縣委、縣政府在正視縣情、深刻反思後清醒地認識到盧龍主要落後在工業和項目上,進而最終確立了「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的戰略目標。
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合力是事業發展的內在基礎和動力。在沒有退路可走的「險境」下,統一幹部群眾的思想、更新舊有的觀念是能否激發內生動力和工作激情的關鍵。為此,盧龍縣以變革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為突破口,著力革除部分幹部存在的盲目自滿和畏難情緒。首先是引導幹部群眾重新審視縣情,挖掘和放大盧龍的區位、交通、人力、水利資源、農業資源等特有優勢,看到盧龍發展的希望所在,堅定發展的信心;同時,還提出了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的決策,並作為全縣唯一的戰略,把全縣上下的力量都聚焦在項目上。此外,持續不斷地在全縣推動思想解放,由淺入深,一次一個主題,逐個解決問題。特別是2007年7月,縣委書記馮志永專門帶領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和12個鄉鎮的黨委書記到被譽為「窪地崛起」樣板的山東肥城和江蘇邳州進行了深入細緻地考察,使大家進一步堅定了「事在人為」的理念。隨後,立即在全縣學習和推廣「敢、趕、幹」的精神,使廣大幹部的思想觀念得到空前的統一,幹事創業的激情得到最大程度地迸發和傳遞。
2003年,盧龍縣第十次黨代會鮮明地提出「項目帶動主體戰略」,為全縣幹部群眾指明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圍著項目幹,「爭、搶、拼」奏響了項目建設的最強音。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赴北京、天津、浙江等地,親自帶隊招商。2006年,縣委、縣政府再次響亮地提出「工業主導、項目拉動、農業穩固、商貿振興」的總體思路和「12315」的工作重點。2007年3月,在客觀審視縣情的基礎上,全縣經濟工作會議響亮地提出「省內位次穩步前移」的目標。當年7月,從山東肥城和江蘇邳州學習回來後,縣委、縣政府以超常的膽識以及對42萬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自我加壓,明確、大膽地提出「年內省內位次前移10位」的目標,並對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進行了調整,迅速激發起「你追我趕」的創業激情。踏上新的起跑線的盧龍,明確將「保持強勢、擴大戰果、全面提速、振興經濟」作為2008年的工作主題。
隨著項目帶動主體戰略的持續實施和「12315」工作重點的深入推進,盧龍縣經濟格局已經發生變化,初步實現了農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的轉變,形成了一批經濟增長點和經濟板塊;城鎮面貌明顯改善,人氣更加旺盛,新農村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
為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盧龍縣著力對業已形成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板塊進行統籌整合和打造提升,以儘快形成經濟優勢。在產業發展布局上,全力構築「四帶一城兩分區」格局。「四帶」是指以縣域內的102國道、205國道、李蛇線、安燕線4條國省幹道為依託的兩橫兩縱「井」字型產業帶;「一城」即縣城;「兩分區」指以縣城東側包括下寨綠色化工園和印莊陶瓷工業園在內的產業區以及縣城西側青龍河沿岸的休閒度假區。在產業發展載體上,以鑲嵌在4條產業帶上的龍城工業區、石門工業區和劉家營黑色金屬壓延工業園、印莊陶瓷工業園、下寨綠色化工園、富士康龍城協力園、燕大科技園盧龍分園等「兩區六園」為依託,逐一明確功能定位,體現特色,實現錯位發展。在產業發展方向上,著力發展產業集群,並按照「引進朝陽產業、鞏固擴張產業、警惕成熟產業」這個原則對有關產業進行取捨和定位。對甘薯加工、葡萄酒、機械製造、陶瓷建材、鋼鐵冶煉等傳統產業重新定位,引導現有初加工企業技改擴建,對新上初加工型項目則予以限制;鼓勵高科技、高附加值項目,鼓勵循環經濟和鏈式產業,力促傳統產業更新換代、做大做強;同時積極發展新型能源、醫藥化工、電子科技等擴張、朝陽產業,改善縣域經濟結構。
同時,盧龍縣按照市委提出的「力爭一、兩年內能夠引進和建設10億元以上乃至幾十億項目」的要求,結合葡萄酒、畜牧養殖、機械加工、礦產採掘、服裝加工等產業優勢,主動與世界、國內500強接觸,全力攻堅戰略性項目。為此,盧龍縣採取有效措施,強力推進項目建設:
一是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招商引資任務責任分解。除對12個鄉鎮和縣直部門明確招商引資任務外,還明確要求各位縣級領導也承擔相應地招商引資任務;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統計口徑及稅收分成統計辦法》,合理確定了稅收、考核指標等的分成比例,理順了工作關係,調動了招商引資積極性;積極推動全民招商,積極研究制定《推進全民招商工作的意見》,制定獎勵措施。
二是建立10個務實服務制度。即政府實行首問責任制和承諾服務制;所有涉及招商工作的部門都向社會作出公開服務承諾制;把辦事程序、時限要求、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公之於眾,對制定的優惠政策和作出的承諾事項按時兌現,落實到位,真正做到「一諾千金」;政府開啟外商綠色通道,實行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工作制、預約服務制、特事特辦制、AB崗工作制、全程跟蹤服務制,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證件辦理制度,使外商原來需要一、兩個月辦的事,現在三、五天就能辦好,真正做到「一路綠燈」;政府為保護投資環境,實行首次不予處罰和低限罰款收費制、否定報備制,真正對客商及其企業給予「重點保護」。
三是突出重大項目建設。把引進戰略性支撐項目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引進投資強度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大項目、好項目。截至今年7月,秦皇島華陽肥業有限公司、晨鑫鋁業、康姿百德磁科技項目等3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已著手土建;總投資6000萬元的高檔實木門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的冀東4S店項目等也將在近期開工建設。
四是積極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策略,開展招商活動。招商小組先後赴山東淄博、廣東佛山、江蘇常州、上海、哈爾濱等地就陶瓷產業、太陽能加工、澱粉深加工、工藝禮品等項目進行考察招商,並與相關企業達成來盧龍縣投資考察的初步意向。同時,廣泛參加赴港澳地區及國外招商活動,參加2008年河北省(香港)投資貿易洽談會,並在香港信德中心組辦小型推介會,大力宣傳盧龍的投資環境、區位優勢、人文軟環境等;赴韓國進行推介招商,重點發布農業、基礎設施、旅遊等項目20個,發放宣傳資料300份,並就建立大型奶牛基地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時,從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中篩選出能與盧龍縣對接的企業,主動進行聯繫,及時捕捉投資信息,先後向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淄博裕鼎陶瓷有限公司、百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溫州商會等多家企業發出來盧龍縣投資考察的邀請;臺灣高屏商統之友參訪團一行60餘人於5月14日來到盧龍縣,考察團對盧龍的投資環境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房地產業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
2008年,通過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級各部門的鼎力支持,盧龍縣工業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興工、工業強縣」戰略,全力優化經濟發展軟硬環境,樹立「誠實盧龍,信用盧龍」新形象,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加速經濟發展駛上快車道。
全縣在建項目82個,總投資391185萬元,現已完成投資82555萬元,其中新開工項目61個,總投資185525萬元,現已完成投資47502萬元;新建千萬元以上項目33個,總投資16586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33033萬元。比較有代表性的項目有:由華陽集團、河北建業集團及唐山客商投資3.29億元興建秦皇島華陽肥業有限公司,現已完成投資1000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部分設備訂購;由華北電網投資1.4億元興建220KV變電站,現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開始電站主體樓房建設;由東南鋁業投資1.3億元興建的晨鑫鋁業項目,現已完成投資500萬元,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由北京客商投資1億元興建盧龍縣首鋼白雲石礦有限公司,現已完成投資1400萬元。
結轉項目21個,總投資20566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35053萬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共7個,分別是總投資4.32億元的盧龍縣正德礦業有限公司、總投資3億元的秦皇島昌隆銀幕有限公司、總投資1.5億元的秦皇島鵬媛工貿有限公司、總投資1.3億元的盧龍縣鴻泰工貿有限公司、總投資1.2億元的秦皇島武山金鑄球團製造有限公司、總投資1.2億元的秦皇島寶泰氣源有限公司、總投資1億元的秦皇島市國陽鋼鐵有限公司三期工程。
幾年來,盧龍縣通過園區招商、產業招商、區域招商、大項目招商等多種措施,大力引進和培植了一批重點企業,為盧龍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文章來源:中國現代企業報)
【農博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農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