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搞懂原子設計 - 視覺同盟(VisionUnion.com)

2021-01-14 視覺同盟

編輯導讀:原子設計是一種方法論,由原子、分子、組織、模板和頁面共同協作以創造出更有效的用戶界面系統的一種設計方法。本文作者圍繞原子設計,展開了五個維度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自決定以寫作的方式來分享設計經驗後,我陸續發表了一些設計提效類的知識。但遺憾的是大部分局限在「器」、「術」的範圍中,「道」、「法」這類更高緯度的方法很少提及。直到我接觸到了原子設計,在實際了解並運用之後,我驚喜得發現,它對一次性設計的解決力度近乎完美。

什麼是一次性設計?

一次性設計就是,我今天投入成本完成了一個界面或者營銷需求,但也只是完成了這個需求而已,今後再碰到類似的需求依然吃癟,還得重新投入一輪成本。這種設計就好像一次性的碗筷,用後即扔,非常非常得低效,它不僅沒有辦法復用,而且無體系、非模塊的處理方式非常摧殘設計師的精力。這是導致很多朋友淪為作圖機器的罪魁禍首之一。

原子設計這門學問覆蓋面極為龐大,我不想用一篇沒營養的文章草草了事,那樣對自己、對大家都沒什麼實際意義上的幫助。目前的計劃是將它分為幾類。今天先主要搬出理論,後續的實踐我會結合實際案例來進行分享!

01 從原子到萬物

當存在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時,它們通過共價鍵便構成了一個水分子H2O。而如果這個水分子數量達到1.67×10^21個時,則構成了一滴水滴。

世界一切萬物都如此構成。原子組成分子,分子組成有機物,有機物構成生命。

網頁設計師Brad Frost由此獲取到了靈感,既然萬物都是由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原子們構成,那麼我們設計的網頁呢?

Brad在2013年基於化學領域的原子理論,結合設計領域的知識創建了一套非常非常經典的學說。它就是原子設計(Atomic Design)。

1. 原子設計

Brad列出了五點層級來作為這套理論的核心支撐:

1、Atoms原子
2、Molecules分子
3、Organisms有機體(組織)
4、Templates模板
5、Pages頁面

1)原子

原子是構成設計所有元素的最小單元。比如顏色、文字、輸入框、圖標等等,它們在界面設計這個維度上都沒辦法細分的,並且本身不具備獨有的功能。我們在界面中可以隨意改變顏色、或者輸入框的尺寸,但對於整體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

2)分子

按鈕或者顏色本身並不會產生任何作用,但是當原子按照某種既定規律進行組合之後就可以成為一個組件,從而被賦予了獨有的功能。比如搜索框、表單、日期選擇器、反饋類組件等等。這些分子都是由文字、圖標、輸入框等原子構成而來的。

3)有機體(組織)

Organisms翻譯過來是有機體,不過這裡參考了其他前輩的翻譯,將其翻譯為組織能夠更好得幫助理解。

組織映射到界面設計中其實就是由多個分子、原子構成的模塊。比如承載各類信息的卡片、列表等等。

4)模板

模板層面基本就和產品掛鈎了。以上的三個層面僅僅屬於相互割裂的個體,它們不足以支撐一個頁面。但是當我們基於產品及用戶的需求,將多個有機體進行恰當的組合形成「模板」後,產品便開始有了雛形。而這個模板就是互動設計師所繪製的原型圖。

從用戶體驗五要素上來說,它屬於框架層。模板所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設計師專注在功能、內容的布局排版,搭建一個抽象化的產品模型為最後一步做鋪墊。

5)界面

界面即我們最終需要產出的高保真視覺稿,它是對模板具象化的結果,對應著體驗五要素中的表現層。

一方面設計師使用真實圖片、文案代替了模板中的佔位符,另一方面通過各類合理的視覺表達來高效得為用戶傳達信息或者調性。這一步在拋開視覺還原度的條件下基本就算是產品的最終形態了。

而下面我講的原子設計系統便是基於這個方法論而構建,它貫穿了我們所有的設計過程以及後續的產品迭代。

02 軟體危機

在講解原子設計系統之前,我先為各位講一個網際網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一個事件——軟體危機(Software crisis)。

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軟體研發的速度。可是當時的彙編語言是面向機器的,開發們只能針對特定的計算機編寫,導致代碼沒辦法復用,也極難維護。

這就好比我希望你能夠為我的軍隊量產罐頭,但是你卻只能精雕細琢一款米其林三星的法式鵝肝。這跟當時規模化生產的市場需求完全是背道而馳的。

這一連串的問題在1968年的NATO軟體工程會議上被首次定義為軟體危機。在會議中,Douglas McIlroy提出了組件式開發的概念及解決思路,旨在解決代碼低效無法擴展復用的弊病。這個超前的思路可謂是天降甘霖一般,在當時促成一大批優秀語言的誕生(我們當年的C語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橫空出世的),幫助開發將代碼復用到各個場景,極大幅得提升了開發的效率!

而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我們的設計領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1. 設計不統一

很多頁面曾使用了相似的顏色、組件,而不是固定的一個,如今而它們散落在各個項目的設計稿中,變得難以管理和維護。

2. 設計低效

由於沒有一套提前搭建好的系統,導致每次進行新的需求時都難以復用之前的東西。而且在進行不同尺寸的響應式適配時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進行組件的更改。有時候甚至為減少工作量直接讓開發按原型圖進行布局,最後再進行把關。

3. 多設計師問題

公司存在多位設計師時,通常是每個設計師單獨負責一部分業務,但是由於沒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規則進行約束,導致每個設計師的產出物不像來自一個產品。

4. 開發低效

開發的低效來源於設計的隨意。每次一有新的樣式或組件都得重寫一套,無法直接復用之前已有的東西,導致了大量無意義的重複勞動。

我們的設計方式僅僅局限在解決單一問題的場景中,而忽略了更多未來將會出現的更多業務。導致我們的設計不成體系,無法模塊化和規模化。這些設計產物即我開頭所講的「一次性設計」。

而且,有時候設計師花費大量時間產出設計稿的功夫,開發可能早就使用第三方組件搭建出一個模板了。

我們一直在說設計師和開發之間仿佛有一道看不見的牆,那道牆一半是語言,一半則是組件化思維。

而將組件化思維踐行到我們設計領域中的便是原子設計系統,它基於原子設計方法論,將原子、分子、有機體作為一個個可復用的組件進行有序得拼裝,來幫助設計師快速得搭建產品,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03 原子設計系統的優勢

1. 一致性

首先,原子設計系統相當於為設計師制定了一套標準化的規則。所有的設計工作全部基於這個規則展開,這也就基本完全避免了多需求、多設計師協作時產生的不一致的問題。最後的產品也可以帶來更加一致的體驗。

2. 效率

不像一次性設計那樣,原子設計系統中的樣式及組件本身可以無限復用,在設計師接收新的需求、項目時只需要直接調用即可迅速得搭建好模板,再進行視覺的填充即可,節省了大量重複的設計工作。並且這個良好的習慣也可以避免過多無法復用的設計影響到下遊開發的效率,避免重複造輪子。也降低了不必要的溝通成本。

3. 易於擴展維護

當後期產品優化迭代時,我們僅需要在系統中改動原子、分子或者有機體的屬性即可實現全局同步更新,非常易於擴展維護。

04 大廠們的原子設計系統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混亂和無序是Android在界面設計中的代名詞,當時由工程師為主導的Android可謂是一片無人管理的荒野,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建造自己想要的東西。直到2014年,Google I/O大會上發布了Material Design,這成為了Google真正意義上的首次設計革命。

如果說誰是原子設計系統最偉大、最經典的先行者,那麼Material Design當之無愧。它不僅僅為開發者和設計師提供了一整套組件庫,還制定了Material Design獨有的設計原則和設計語言,形成了一塊相當龐大而有序的設計體系。

而2016年由螞蟻金服團隊所發布的Antdesign,則是國內使用原子設計而搭建的首個設計系統。它最大的亮點應該是詳盡提供了開箱即用的組件框架,並且覆蓋了絕大部分的應用場景。對於當時中後臺設計慘不忍睹沒眼看的產品來說堪稱是一片綠洲。

當然,其他很多優秀的公司也都使用了原子設計來構建自己的設計系統,比如Uber,Primer等等。

05 設計系統包括哪些?

設計系統通常由設計原則、設計語言和組件庫組成。

1.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即這一套設計系統所遵循的法則。不論是顏色、圓角、按鈕還是圖標等等,它們的制定都需要圍繞這個設計原則展開執行。

它所存在的意義就是為接下來的所有設計提供了方向,同時傳遞平臺的品牌、儀式感。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Material Design,就用了材質隱喻、大膽生動有意義和具有意義的動畫來作為它的設計原則。

蘋果的設計原則為創意審美的重要性、隱喻的價值、易用性原則和及時的反饋。將審美作為原則的第一要義,也象徵著蘋果本身的對美的追求。

螞蟻的AntDesign就是將自然、確定性、意義性和生長性作為它的設計價值觀。

2. 設計語言

我們常說的設計語言,即在秉承設計原則、以及業務調性的基礎上,所提前制定的一系列設計策略。業務調性需要我們基於業務背景去衍生出一系列關鍵詞來給業務定性。比如金融產品涉及資金的流轉操作,所以安全就可以作為其中一個關鍵詞。而針對年輕大學生的校園社交產品就可以使用年輕作為其中一個關鍵詞。

之後,我們基於這些關鍵詞進行更加具象的映射,然後搭建情緒版來分析、推導出最終的形、色、字、構、質的視覺風格。這些視覺風格匯總起來即可作為一套設計語言。這部分不在此篇討論範圍內,所以先簡單帶過,不細講。

3. 組件庫

組件庫,你可以理解成一個塞滿各色各樣組件的倉庫。比如錄入類組件的輸入框、表單、單選框、多選框等,比如反饋類組件的警告提示、對話框、進度條等等。antDesign提供了一整套的組件庫方案,覆蓋了絕大部分的業務場景,我們在搭建自家組件庫時可以將其作為一個很好的參考!

如果說設計語言解決的是樣式復用問題,那麼組件庫解決的就是組件復用問題。

想想,如果缺乏一套統一完善的組件庫,很容易出現一個產品中呈現五花八門的表單、搜索框等組件的災難。而且對內也會降低設計和開發搭建頁面的效率。

組件庫的搭建通常是利用sketch中的symbol功能,同時結合智能布局和彈性布局功能來實現組件的動態響應。sketch的具體搭建流程較為複雜,這裡不在討論範圍內,同樣在之後的文章分享出來。

06 最後

簡單回顧總結一下。

原子設計包括了原子、分子、組織、模板和界面五類層級。

原子是構成設計所有元素的最小單元;

分子是由多個原子按既定規律組合而成,被賦予獨有的功能;組織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模塊;

模板就是原型圖,界面就是高保真視覺稿。

原子設計系統包括了設計原則、設計語言和組件庫。這方面案例可以多瞅瞅Material Design和antDesign,兩個非常經典的設計系統。

原子設計基本的理論部分到此結束,但願今天的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相關焦點

  • 一篇文章搞懂原子設計
    這種設計就好像一次性的碗筷,用後即扔,非常非常得低效,它不僅沒有辦法復用,而且無體系、非模塊的處理方式非常摧殘設計師的精力。這是導致很多朋友淪為作圖機器的罪魁禍首之一。原子設計這門學問覆蓋面極為龐大,我不想用一篇沒營養的文章草草了事,那樣對自己、對大家都沒什麼實際意義上的幫助。目前的計劃是將它分為幾類。今天先主要搬出理論,後續的實踐我會結合實際案例來進行分享!
  • 手把手教你推導一套色彩體系 - 視覺同盟(VisionUnion.com)
    前文的原子設計中我曾經講過,原子是構成所有元素的最小單元,沒有辦法再被細分。它通常對應著產品設計中的通用樣式及構成組件的最小顆粒。而顏色,作為整個設計系統中極為重要的原子之一,在心智模型中佔據了關鍵的地位。
  • 谷歌Material Design動效篇 - 視覺同盟(VisionUnion.com)
    最佳案例 Material Design中動效設計的關鍵是保證物體運動的物理感,同時不犧牲物體運動的優雅感、簡約感、美感,讓物體的運動充滿魔力,打造無縫式的用戶體驗。下面是一些動效設計規範,通過這些規範,可以理解如何用動效展示理念。
  • 視覺工具包torchvision重大更新:支持分割模型、檢測模型
    慄子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PyTorch宣布了視覺工具包torchvision的重大更新。終於來到torchvision 0.3了。另外,torchvision還有了不少視覺專用的C++/Cuda算子。消息一出,小夥伴們紛紛奔走相告。現在,來仔細觀察一下,新的torchvision都有哪裡變強了。哪些功能是新來的?
  • Molecular Cell:視覺的分子基礎被成功揭示
    導言:研究人員已在原子解析度上解決了脊椎動物視覺中涉及的蛋白質複合體的三維結構,這一發現對我們理解生物信號過程和當今市場上超過三分之一藥物的設計具有廣泛的意義。眼睛 Credit: BillionPhotos.com最新發現闡明了光子(光的粒子)如何在眼睛中放大信號。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為了解細胞膜蛋白的最大家族——G蛋白偶聯受體(GPCRs)如何在人體中發揮作用提供了思路。人體內有超過800個GPCRs,它們通過大約20種不同的G蛋白來傳遞信號。
  • 拜登在韓聯社發表署名文章,強調發展韓美同盟
    韓聯社10月29日消息,在距離美國大選僅剩5天之際,美國民主黨總統選候選人喬·拜登29日在韓國聯合通訊社(韓聯社)發表題為《走向更加美好未來的希望》(Hope for Our Better Future)的署名文章,表明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關係、積極支持旅美韓人社會的決心。
  • 機器視覺檢測系統設計過程中有哪些難點
    目前機器視覺檢測技術在國內主要應用於定位、測量、檢測和識別四個主要方向,在進行圖像採集和圖像處理的過程中,下面分析的五個問題直接影響了機器視覺檢測系統分析數據的獲取精確性。and image processing, the following five problems directly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analysis data of machine vision detection system.
  • "原子樂高"搭出類腦視覺傳感器
    近日,物理學院繆峰教授團隊基於二維材料異質結,在可重構類腦視覺傳感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二維材料有望成為後摩爾時代重要的基礎電子材料,該領域的發展也讓人們可以對原子層材料進行樂高式的堆疊和集成。該工作有望為未來開發基於範德華異質結的新型類腦視覺晶片提供物理和技術基礎。
  • 用一篇文章,帶你了解12種常見的網頁布局設計
    原文地址: toptal.com,並且通常用於文本和圖像都需要突出顯示的設計中。另外它還提供了強大的視覺效果,因此這種布局在極簡主義設計中特別受歡迎。
  • 照明科普:一篇文章讓你看懂所有電光源光譜
    照明科普:一篇文章讓你看懂所有電光源光譜 2019-08-30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強戰隊 | 三維視覺、SLAM方向全球頂尖實驗室匯總
    設計機電和控制系統,使機器人可以自主適應不同的情況,並應對不確定和動態的日常環境。機器人可以在地面,空中和水中運動,同時具備在複雜環境下自主導航的功能,研究出了包括用於感知,抽象,建圖和路徑規劃的方法和工具。他們還在tango項目上與谷歌合作,負責視覺慣導的裡程計,基於視覺的定位和深度重建算法。
  • Nature:特殊彩色視覺系統讓你感受世界的五彩斑斕
    近來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哈佛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就通過對小鼠彩色視覺的研究給出了解釋。在人類機體中,視覺是通過名為視杆和視錐兩種類型的光敏感光細胞來完成的,當光感受器檢測到光時,其會向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GCs)發送信號,隨後其就會沿著視神經刺激產生電脈衝來將視覺信息傳送至大腦。
  • 2021年江南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考研經驗
    我叫胡楊楊,2019年三跨報考了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研究生,報考專業為視覺傳達與信息設計,一戰上岸,總分405,手繪課139,理論課121,政治60,英語85初試第4。在考研之前對手繪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我至今佩服自己跨考設計的勇氣和蜜汁自信。下面我即將向大家分享我的上岸攻略,以及踩過的坑。
  • Comunion 區塊鏈深度學習系列|什麼是哈希
    Comunion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DAO) 組織協作網絡,提供面向數字時代的全新商業基礎設施和價值轉化機制,致力於讓勞動價值 像 資本一樣自由流通、交易和積累。
  • 科學家成功恢復與年齡有關的視覺喪失
    該研究以 「Reprogramming to recover youthful epigenetic information and restore vision」 為題,於 12 月 3 日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Nature)雜誌上。
  • 紐勱科技詳解視覺感知:視覺模型上線是一個閉環迭代過程
    另外,今年最新的一篇綜述由滴滴完成。上一篇綜述大概覆蓋300多篇文章,這篇綜述則包含的更多,大概有410多篇文章。從1996/1998年到2018年,大概20年間目標檢測相關的文章都包含在其中。這篇綜述在後面進行了細分,將目標檢測細分出one-stage和two-stage。其實後面還可以再細分,比如基於anchor-based和anchor-free的方法。
  • 科學有話說:一篇文章幫你搞懂物理學究竟是研究啥的
    舞臺上的基本元素是粒子,比如原子,它們有很多自身的屬性。第一個屬性是慣性:如果一個粒子在運動,它將繼續沿同一個方向運動下去,除非它受到力的作用。嘿嘿,有沒有很熟悉啊,對啦,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 戴爾XPS 13 9300採用超窄邊框的設計,帶來更美的視覺體驗
    Dell xps13 9300是一本與眾不同的輕量級書籍,它採用超窄邊框設計,外觀驚豔,超窄框架設計,帶來更完美的視覺體驗,真的值得一看。此外,戴爾xps13 9300擁有優越的屏幕質量,戴爾xps13 9300一如既往地超越了同級別的超高畫質:infinity edge 4K Alps,90%dci-p3色域,500nit亮度,支持Dolby vision Aristotle vision,帶來更好的沉浸式觀看體驗,不僅是一流的辦公體驗,而且身臨其境的娛樂也近在咫尺,打開後,即可進入頂級光影盛宴
  • 「Vision on Cloud: 點亮視覺,雲觀創新」系列線上論壇之五「視神經保護專場」來了!
    「Vision on Cloud: 點亮視覺,雲觀創新」系列線上論壇活動
  • AI人才招聘-計算機視覺專家
    Zuma Ventures作為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之一,正在招募計算機視覺專家。  崗位:Computer Vision Researcher   招募人數:1   Job Description   Zuma Ventures is looking for an experienced, highly motivated computer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