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表面71%的面積變成了陸地,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2020-12-03 探索宇宙說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站在太空中,我們很容易看到它跟其它的行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將八大行星放到一塊比較,你就會發現地球就像一個寶石,散發著藍色的光輝,而其它行星則顯得非常暗淡,沒有什麼光彩,這或許就是生命星球的特色。

地球能夠成為生命星球,必須是具備生命孕育誕生的各種條件。在這些眾多的條件中,水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對於地球生命來說,水是生命之源,40億年前最早的簡單生命就是誕生於海洋中,經過不斷的進化演化,一部分海洋生物走向了陸地,才有了後來的陸地生命,才有了人類的誕生。

通過對各種生物的研究發現,生物體內主要的物質其實就是水,比如人體內70%的物質是水,我們經常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男人也是女做的。各種生物體內大部分的物質都是水,這就說明水對於地球生命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地球能夠在40億年形成美麗的生態系統,跟水也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地球表面70%的面積都是海洋,陸地只佔到30%,早期地球水是如何來的?目前還沒有定論,有科學家認為是早期彗星撞擊地球帶來了水,還有科學家認為是地球本身演化出了水。

不管如何,70%的海洋面積孕育了地球這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地球表面70%的面積是陸地,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對倒,對於地球生態的影響無疑會非常嚴重,雖然那個時候地球還有30%的海洋面積,還能夠維持生命的基本生存條件,但是海洋面積大幅減少之後,環境會變得非常乾旱少雨。

我們都知道,由於海洋的存在,地球的環境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溼潤的,一個溼潤的生態環境對於生命以及人類的生存非常重要。可是由於海洋面積減少到30%,陸地擴大到70%,這個時候地球的氣溫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總體來說溫度會變得比現在高很多。

相信不少的朋友都知道比熱容這個概念,它是指一種物質能夠容納的熱量。熱在兩種物體之間是會傳遞的,這叫熱傳遞。而有一些物體是能夠吸收非常多的熱量的,其表面是不會輕易的變熱的。就像是鐵和土一樣,在同樣的溫度面前,鐵會很快變熱,但是土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因為鐵能夠吸收的熱量比土得少,所以鐵就容易變熱。

而水是一種非常容易吸收熱量的物質,所以在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是比較小的,而由於海水能夠吸收大量熱量,所以地球的溫度才能夠保持一個穩定,能夠進行更好的調節。海洋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調節大氣的溫度,可如果海洋面積跟陸地調換,那麼地球大氣的溫度調節功能就會大幅下降。

這個時候,地球的溫度就會上升很多,乾旱少雨會成為普遍的事情。缺乏雨水,陸地大氣溫度就會非常高,森林和植被等就很容易發生火災,從而更加惡化地球的生態環境。很多生命可能會因此而無法生存下去滅絕。

如果是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地球生物體內的水含量跟地球表面水的面積非常接近,都是70%左右,這會是一種巧合嗎?在生命進化的道路上沒有絕對的巧合,看上去這是一種巧合,其實並不是。

生命從40億年不斷進化演化到現在,在這個過程中,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參與了生命的進化演化,而水又是生態環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生命在大自然適者生存的法則下,就需要與地球的生態形成一種完美的結合,於是生命在進化演化的過程中,生命體內的物質70%是水。

只有跟大自然的生態形成了一個比較完美的貼合,生命才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否則就會被大自然淘汰。而現在海洋面積由原來的70%變成了30%,你說生命能夠適應嗎?恐怕很難適應,這個時候就會導致生命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最後危及到生命。

所以,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地球表面70%的面積變成了陸地之後,那將是一場生物大災難。大量的表面生命會因此而滅絕,即使是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在沒有科技力量的幫助下,也有可能會徹底滅絕消失。

即使是我們有了科技的幫助,人類在地球的生存也會面臨很多的困難,現在的溫室效應都讓我們感到越來越難以適應,而當陸地變成70%後,溫室效應可能比現在要嚴重十多倍,在這種高溫的環境下,地球雖然不會變成像火星那樣的沙漠行星,但是生態環境也會大變,沙漠面積會越來越大,人類的生存會越來越困難。

當然,這種情況是在現在的地球海洋面積跟陸地調換之後的可怕結果。可如果在40億年,地球生態形成的時候,就固定了30%的海洋,70%的陸地,那情況可能就會完全不同。

可能有人會說了,如果40億年前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是調換後的情況,生命可能也無法誕生,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這種認知並不完全正確,水是生命之源,雖然那個時候地球表面只有30%的海洋面積,但是它仍然有希望孕育出早期生命。

只不過,由於海洋的面積比不上陸地面積,海洋中誕生的早期生命後來演化出的物種可能也遠遠比不上現在如此豐富。只要早期生命能夠在海洋中誕生,那麼通過進化演化還是有希望成長為更高級的生命,並最終誕生智慧生命。

只不過在這種生態環境下進化演化的生物,體內物質水可能就不是現在的這個比例了,而是只有30%。水的比例下降了一半多,那麼耐高溫的能力自然就會提高。生命也能夠在高溫乾旱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如果是誕生了智慧生命,那同樣也能夠適應高溫乾旱的惡劣環境。

通過以上這些分析,我們明白了,生命的演化跟生態環境有密切的關係,什麼樣的生態環境結構就會演化出什麼樣的生命。如果在演化的道路上,生態環境發生了徹底的大變化,那麼生命就很難適應,就有可能帶來生物大滅絕。

所以,地球70%面積的海洋是在數十億年前就形成的模式,它不能輕易發生改變,如果海洋的面積大幅減少,對於陸地生物以及人類來說,那將會是一場可怕的災難。因此,我們要好好保護現在地球的生態,尤其是保護好海洋,只有保護好了海洋,地球的生態才不會出現顛覆性的變化,從而危及到人類文明。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海洋面積變成陸地,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還能生存嗎?
    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生命離不開具有誕生生命的種種條件,比如水資源,對於寄生的生物而言,如果沒有水資源的話,人類都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隨著地殼的運動逐漸出現了陸地,如果地球上的70%的海洋變成了陸地之後,人類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
  • 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如果陸地面積非常大,而人口數量則非常少,那房子想貴也貴不起來,就拿澳大利來來說,那裡的人口就非常少,土地面積是世界第二,房子自然也就比較便宜了。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 如果地球的樹木一夜間都消失了,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如果地球的樹木在一夜間都消失了,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可能有人會說,人類的生存跟樹木有什麼關係?離開了樹木人類還活不了了?這事還真有可能,如果地球的樹木都消失了,人類還真有可能無法生存下去,下面我們對此進行一些研究分析。森林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生命線,沒有它們,地球生命失去了非同尋常的基本功能。
  • 如果太陽不再發光發熱,人類還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嗎?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太陽就是地球生命的母親,沒有太陽光和熱的照顧,人類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太陽對於地球生命和人類的生存如此重要,有人提出一個疑問:如果未來有一天太陽不再發光發熱,人類能夠在地球生存下去嗎?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水夠人類和動物使用嗎?
    審核-小文眾所周知,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對於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為什麼會形成現在這樣子,很多人都站在「大陸漂移」這一假說這邊。但似乎不管大陸在過去的走勢如何,以及其未來的走向會怎麼樣,人們始終都認為大陸和海洋的面積比為3:7。
  • 如果這個地球上只有淡水,人類能生存得下去嗎?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面積都被水覆蓋了,而在這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水域面積中,又有絕大部分是海水,只有在陸地板塊中的水是淡水,但是我們都知道,人類生存需要淡水,所以從某種角度而言,大量的海水對我們用處並不大,所以就有人說,要是地球上的水都是淡水就好了,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這些小星球上的水量比地球還多很多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古時候的人們不知道地球有多大,認為陸地面積比海洋面積大,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當人類走出地球後,再回頭看地球才驚訝發現,原來地球的水是如何之多。我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海洋面積佔到71%,陸地面積只有29%。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隨著人類對地球以及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地球很難成為人類永久生存的家園。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原因之一就是本身有一個非常完善優美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是地球經過數十億年不斷的演化才形成的,人類想要在地球一直生存下去,我們就需要生態系統能夠一直保持完美。
  • 50億年後,太陽達到終點,到時候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隨著人類對地球以及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地球很難成為人類永久生存的家園。 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原因之一就是本身有一個非常完善優美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是地球經過數十億年不斷的演化才形成的,人類想要在地球一直生存下去,我們就需要生態系統能夠一直保持完美。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原因之一就是本身有一個非常完善優美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是地球經過數十億年不斷的演化才形成的,人類想要在地球一直生存下去,我們就需要生態系統能夠一直保持完美。雖然我們在不斷強調保護生態環境,但是工業,科技不能停止的情況之下,目前我們還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有方法能夠讓地球生態好轉起來。霍金曾經預言,如果地球的生態按照現在的速度繼續惡化下去,可能用不了幾百年,地球將變成一顆荒涼的星球。那個時候,人類唯一出路只有向外星球移居,當然前提條件是我們找到了一顆適宜人類生存的天然星球,並且有星際航行的技術和能力。
  • 如果海洋和陸地兩者面積互換,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
    地球上超過70%的表面都被水覆蓋,但是如果海陸比列面積發生反轉,土地佔到地球表面積的70%,世界的氣候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這個物種還會存在嗎?當原本的大西洋變成了大西陸地,五大湖變成五大島,從生態的角度分析,豐富水分的存在,是氣候相對溫和的重要因素。海水蒸發過程中會消耗巨大的熱量,由於海洋比熱容大於陸地,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溫度變化的幅度就會小於陸地, 這也是為什麼同緯度沿海地區氣候比內陸地區更溫和的原因。
  • 如果地球陸地和海洋的面積比例顛倒,對地球會有什麼影響?
    地球是太陽系一顆美麗的行星,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顆在星球表面擁有液態水的行星,地球表面的水匯聚到了一起,形成了浩瀚的海洋。地球表面可以分為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從而也形成了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兩大生態系統。
  • 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科學家稱這個需要人類自己選擇
    人類誕生之後,又經過了數百萬年的進化演化成長,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從此開啟了探索世界萬物奧秘,探索生命奧秘,探索宇宙奧秘的旅程。在這個不知道要多長的旅程中,人們經常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
  • 人類還能夠在地球生存多久?答案可能讓我們感到沮喪
    通過科學家大量的地質勘測研究以及重要發現,讓人類對於地球的歷史有了很多的認知,比如我們知道地球在數億年前,地球只有一塊陸地,稱之為盤古大陸。後來發生了板塊運動,才分裂為現在的六大板塊,同時我們對地球的生命發展史也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面積為1.49億平方公裡;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為3.61億平方公裡。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面積為1.49億平方公裡;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為3.61億平方公裡。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這顆星球比月球還小,它上面的水運到地球上,陸地將全部消失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積佔到了71%,陸地面積只有29%,因此,很多人也將地球稱作水球。可能有人覺得地球有如此豐富的水資源在宇宙中也是非常罕見的,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木衛二的總含水量約有28億立方公裡,相當於地球總水量的兩倍。木衛二如此多的水,如果將它們運到地球上會怎麼樣?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地球的海洋面積為3.6億平方公裡,木衛二的水一旦來到地球,會讓海平面直接上升5000多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意味著地球的陸地將全部消失,只有珠穆朗瑪峰海拔較高,還能露一個尖頂,成為地球上唯一的小島。
  • 如果地球被太陽潮汐鎖定,人類還能生存麼?
    我們都知道,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是因為太陽在不斷的向它提供著光和熱。而地球在自轉的過程當中讓星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受到太陽的普照,得到太陽所帶來的溫度。以此才保證了生命你的生存與發展,在天文學領域,有一個概念叫做潮汐鎖定,像月球就被地球潮汐鎖定。
  • 如果月球突然消失,地球人類還能生存嗎?
    北京時間5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月球突然消失,將會發生什麼呢?地球人類的生活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一些生物遭受的影響更大。那麼如果月球突然消失了,地球會產生何種影響?人類還能生存下來嗎?人類不太可能由於月球消失而導致滅亡,但是地球會出現一些顯著變化。我們將立即注意到「夜空」明顯變暗,月球表面反射太陽光線,照亮了地球夜空,如果沒有月球產生的這種間接光芒,地球無法獲得人造光的地區夜間行走將十分不便,例如:鄉村道路或者樹木繁茂的露營地。
  • 如果陸地和海洋的比例顛倒,那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地球表面由大約71%的水和29%的陸地組成,而海洋容納著地球上將近97%的水資源。如果這個比例逆轉,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變成固體的陸地,原先的高山變成深淵,那麼,地球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地球的氣溫會上升海洋在降低地球氣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大量的水從海洋中蒸發,從而防止地球溫度急劇上升。然而,如果大部分地表是陸地,那麼地面將會非常熱,使大部分土地變成沙漠,而冰蓋會變小,洪水會淹沒附近的陸地。海洋之所以能夠調節溫度,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很高,這意味著它吸收了更多的熱量,從而使溫度不會顯著上升,這與陸地相差很大。如果沒有這樣巨大的水庫,地球的氣溫將遠高於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