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位於山西省中部,東依太行,西臨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晉中乃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文化氣質十分獨特鮮明,發展潛力巨大無限的,古老而現代化的地區。晉商文化平遙古城,榆次常家莊園,介休綿山,靈石王家大院,祁縣喬家大院,太谷三多堂,榆次老城。
國古代建築大約分為六派:皖派、閩派、京派、蘇派、晉派、川派。不同流派的建築以其獨有的歷史與文化積澱,書寫著各自的故事。它們或精緻,或恬靜,或威嚴,是如今的建築永遠無法超越的。
我們旅行,走進它們,其實,就是去傾聽建築背後古老地域文化的聲音,感受它們歷史的厚重。
晉派建築有四大代表,除了喬家王家大院還有: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統稱山西四大院。
盤點晉中最值得一去的3個地方,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是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古城舊址上修築進來的,迄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按照中國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老城佔地一百萬平方米,古建築群和園林建築面積六十萬平方米,景區建築氣勢雄偉,造型優美,色彩絢麗,構造精巧,是一處優秀的以古建藝術為載體的中國城市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商業文化和民居文化的集結地。
王家大院
紅門堡修建群的全體布局,既隱一個「王」字在內,又附會著龍的造型。除前堂後寢的院子外,為適應地勢,一部分又應變為前園後院。各院間有的金碧輝煌,有的曲幽細巧。其磚、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前期,古拙粗放,還保留著明代風格;大多數則同高家崖一樣,皆清代纖細繁密之模範。設立於紅門堡東三甲的中華王氏博物館,是現在海內外僅有的王氏宗族文明博物館。
石膏山
高家崖、紅門堡、崇寧堡三組古建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修建。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窯洞瓦房,奇妙連綴。於形似千人一面中千變萬化,在堅持北方傳統民居共性的一起,又閃現出了各自傑出的特性風貌
山上有上、中、下三個熔巖大洞,又名上巖、中巖、下巖。下巖最大,洞內原有寺院,毀於戰火。中巖內有「天竺寺」,現殿宇多已傾圮,僅存木構大殿,門額-有「天竺古剎」四個大字。
據寺宇鑲嵌碑碣記載,石膏山舊有十景:鍾泉澄澈、松塔玲瓏、高山瀑布、梵音洞天、石膏疊翠、雲路橫空、石猴望月、柏登飛懸,這些景致相互映襯,熠熠生輝。還有羅丁松濤、蓮寺爭泉、神飛壁峰以及南天門、蘑菇巖、捨身崖、烏龜石、棋盤石、桃花嶺、猴王峰、香爐山、尖陽山等景點,雄奇秀麗。
最後介紹下晉中的美食!
太谷燻鴿
太谷燻鴿是山西省太谷縣的漢族傳統名菜,色澤金紅、薰香味濃、入口醇香、營養豐富的燻鴿擺在餐桌上,令人垂涎。已有近100年的歷史,太古燻鴿始創於清代。
抿圪鬥
抿圪鬥又稱抿蟲曲蛐,原產地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是山西晉中一帶的主要面飯品種,清柔利口。不但可用豆面製作,還可用高粱面、細玉米面(須摻合適量的白面、豆面或澱粉面),吃時可澆配各種葷素澆頭或打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