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堅守無機非金屬陶瓷材料行業,兢兢業業、攻堅克難,實現了中國電子陶瓷材料前無古人的跨越;為打敗國外競爭對手,他常常吃住在企業和研究室,帶領科研團隊專注研發,終於打破國外對我國電子陶瓷材料製備技術的封鎖。他叫宋錫濱,他是中國電子陶瓷材料行業的領軍者,是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更是一名共產黨員。
1998年10月,讀大學的宋錫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2000年,宋錫濱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懷揣著實現中國材料復興的夢想,堅持從最基層做起。為了打好基礎,他花費大量時間抄寫設備說明書、設計手冊、化學工程手冊,不分白天黑夜學習,每年他都要讀上百本專業書籍,記錄十幾萬字的讀書筆記。
「材料行業特別注重積累和多方面因素融合,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和驗證,一個材料研發成功到材料應用常常是十年磨一劍,甚至要幾十年磨一劍。我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努力,正是要做一個真正的『材料人』。」宋錫濱認為,真正的「材料人」是有夢想、講奉獻、為國家、為民族的人,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出一些好材料,讓人民過上好生活,他以此為準則,時刻鞭策自己。
作為公司技術帶頭人及課題總負責人,宋錫濱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團隊主持研發省級以上科研項目8個,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個、國家戰略性新產品1個、國家重點新產品1個、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2個。國瓷剛剛成立的那幾年,為省下經費搞科研,他出差時,夏天睡躺椅,冬天睡通鋪。「我記得,有一個項目產品久攻不下,我就把團隊成員叫到一起,鼓勵大家,並和他們吃住在企業裡,大家沒日沒夜做研發。一個多月後,我們研發成功,並戰勝了日本的競爭對手。」宋錫濱說。成功總是厚愛勤奮和吃苦的人。這些年來,宋錫濱先後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發明專利4項,作為主持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專利獎金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東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這些優異成就的取得,正是一個共產黨人優秀品格的集中體現。
正是依靠以宋錫濱為核心的研發團隊的努力,國瓷材料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超細納米鈦酸鋇粉體的企業和全球第一家使用水熱法生產氧化鋯和氧化鋁納米粉體的企業,是國內最大的特種陶瓷材料生產商、國內最大的高端功能陶瓷材料生產商。截至2017年,公司已累計取得發明專利28項、實用專利51項,主持制定了《電子工業用高純鈦酸鋇》行業標準、《納米級二氧化鈦》和《矽橡膠用氣相二氧化矽》國際標準,成為國內特種陶瓷粉體材料領域的引領者,打破了國外在本領域的壟斷地位。
專注研發,情牽社會。宋錫濱積極參與公益事業。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強烈地震,宋錫濱代表國瓷公司向全體職工發出愛心捐款倡議,呼籲公司全體員工踴躍捐款,向災區奉獻愛心,為抗震救災募集捐款50餘萬元。他組織志願者幫助轄區小學開展國學普及活動,為學生們送去書包、課桌、體育器材等學習用品,價值達6萬多元,另外還印刷了《弟子規》一系列學習輔導讀本10萬多冊,以此來鼓勵學校師生推動國學普及,弘揚傳統文化。
「我要帶領我的團隊專注研發創新,爭取每5年研發出一個打敗國外競爭對手的產品,樹立起我們國家新材料產業的旗幟,打造我們國瓷響噹噹的品牌。」宋錫濱表示,他將帶領國瓷研發團隊不斷發揚工匠精神,努力創新攻堅,以實現中國材料的復興夢為己任,披荊斬棘,一路前行。(記者 鄭代玉)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東營日報社所有,東營網擁有東營日報社所屬《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電子信息網絡發布、出售與轉載權利。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東營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東營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聯繫我們處理。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繫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