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軋和熱軋的區別:
冷軋鋼和熱軋鋼區別不在冶煉過程,而是在於軋鋼溫度,或者說軋鋼終止溫度。終軋溫度低於鋼材再結晶溫度的就成為冷軋鋼。熱軋鋼容易軋制,軋鋼效率高,但是熱軋條件下鋼材氧化,產品表面是黑灰暗淡的。冷軋鋼要求軋機功率大,軋制效率低,而且軋制過程中為了能消除加工硬化還要進行中間退火,所以成本也較高,但是冷軋鋼表面光亮,質量好,可以直接用來加工成品。
一、碳當量
熱軋鋼板含碳量可比冷軋鋼板略高些。在成份相持不大的情況下密度是一樣的。但如果成份相差懸殊,如不鏽鋼不論冷軋、熱軋鋼板密度都在7.9g/cm3左右。具體還要看成份,熱軋鋼板只是延展性更好,鋼材同樣受到壓力作用。
二、表面質量
熱軋鋼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熱軋鋼板表面質量差點(有氧化\光潔度低),但塑性好,一般為中厚板、冷軋板、強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潔度高、一般為薄板,可以作為衝壓用板。冷軋板硬度高,加工相對困難些,但是不易變形,強度較高。冷軋鋼板的表面質量、外觀、尺寸精度均優於熱軋板。
三、生產工藝
熱軋鋼板和冷軋鋼板的生產工藝不同。熱軋就是軋鋼過程中或軋鋼之前需要對材料進行加熱。一般要加熱到再結晶溫度以上才進行軋制,讓鋼材內部重結晶,讓它的材料性能更優,但熱軋不會改變金屬的結構性能。
四、機械性能
一般來說,冷軋鋼板具有更好的強度,機械性能遠不及冷加工,也次於鍛造加工,但有較好的韌性和延展性。冷軋的一般厚度比較小,熱軋的可以有較大的厚度。冷軋鋼板由於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韌性低,但能達到較好的屈強比,同時由於屈服點較靠近抗拉強度,所以使用過程中對危險沒有預見性,在載荷超過許用載荷時容易發生事故。
熱軋優點:
熱軋缺點:
經過熱軋之後,鋼材內部的非金屬夾雜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還有矽酸鹽,被壓成薄片,出現分層/夾層現象。分層使鋼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惡化,並且有可能在焊縫收縮時出現層間撕裂。焊縫收縮誘發的局部應變時常達到屈服點應變的數倍,比荷載引起的應變大得多;
不均勻冷卻造成的殘餘應力。殘餘應力是在沒有外力作用下內部自相平衡的應力,各種截面的熱軋型鋼都有這類殘餘應力,一般型鋼截面尺寸越大,殘餘應力也越大。殘餘應力雖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對鋼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還是有一定影響。如對變形、穩定性、抗疲勞等方面都可能產生不利的作用。
冷軋優點:
冷軋缺點:
雖然成型過程中沒有經過熱態塑性壓縮,但截面內仍然存在殘餘應力,對鋼材整體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產生影響;
冷軋型鋼樣式一般為開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轉剛度較低。在受彎時容易出現扭轉,受壓時容易出現彎扭屈曲,抗扭性能較差;
冷軋成型鋼壁厚較小,在板件銜接的轉角處又沒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載的能力弱。
本期編輯:寒溪
文稿信息:資料整理
轉載須知:須註明完整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