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瓜果蔬菜時,人們往往會嫌棄那些長得奇形怪狀的"歪瓜裂棗",甚至有種說法認為那些畸形水果就是得了植物癌症,吃不得。那麼,到底這些說法是否真有科學道理呢?
導致植物的果實長相畸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輻射,水分虧缺、低溫、高溫、強光等物理逆境。
此外,鹽鹼、環境汙染、病、蟲、雜草等各種因素也會導致果實形狀變化。這種專業上稱作的逆境脅迫,是指對植物施加了有害影響的環境因子,使得果實不能在正常環境下生長。
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受輻射影響的瓜果會危害人體健康,相反,有些經過射線照射的食品對人們生活是有好處的。
例如,經γ-射線照射過的板慄,可以貯藏更長時間;經太空射線照射所培育出的果實,不僅果實增大,色澤鮮豔,而且營養豐富,對人體還是有益的。
因此,民間所說的「歪瓜裂棗好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一定的道理。
為什麼歪瓜裂棗反而會更好吃,難道植物也會「逆境出英才」嗎?
事實上,在適當的逆境脅迫下生長的果實,更容易趨於成熟,因為逆境脅迫往往會刺激果實中的乙烯更快釋放,而乙烯是刺激果實成熟的一種物質。乙烯可以促進果實中積累的澱粉轉化成雙糖(如蔗糖)或單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同時還能降低果實酸度。
對於那些病蟲咬過的「蟲桃爛李」或物理逆境導致的「歪瓜裂棗」,在成熟前受到逆境脅迫影響,果實內乙烯加速合成,可以促進可溶性糖類物質含量上升,促進果實更早成熟。因而,相對於那些尚未成熟的果實而言,它們已經成熟了,果實應有的風味也就更早地開始體現出來。
不一定,其實歪瓜裂棗的營養成分和普通的瓜果沒什麼差別,只是形狀不同而已。平時所說的果實的營養,主要包括糖、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而人們所在意的一些營養物質,如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在果實中的比例還不到1%,其他主要是水分。
所以,受到逆境脅迫的果實在營養方面也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不會因為它們變了形就變得對人體特別好,那些方形西瓜或者帶字蘋果的口感,其實本質與普通果實是沒太多區別的。
首先,一般植物得了「癌症」,就不會結果。而且一般得「癌症」的植物都是在沒有結果之前得的,目前還沒有發現一種植物是在結果實時得「癌症」的。
那麼,是否會有其他一些不是癌症的疾病在果樹結果時發生呢?確實有,但很少,一般是一些病毒引起的疾病。
並且,果樹生病時結的果子不會長大,而是會變小,顏色也會漸漸變化,這種果子又酸又澀。
此外,引起植物生病的病毒,對人體並不一定有害,基本上所有對果樹有害的病毒對人體都是沒有害處的,所以並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對文章有話要說?猛戳頁面底部的寫評論吧!
編輯:王碧琳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fd.lyan@jtys.cn
《家庭醫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