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馬麗俠 實習生 張志樂) 被譽為馬中「勞斯萊斯」的弗裡斯蘭馬、膚白貌美大長腿的安達盧西亞馬、一往無前生命力極強的蒙古馬……8月18日下午,2019年內蒙古國際名馬展在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火熱開展。該展作為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的亮點活動之一,集聚來自世界各地17個品種的近40匹名馬,給廣大市民帶來了一堂精彩生動的世界名馬科普課堂。該活動將持續至8月20日。
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在活動現場發現,名馬展中既有包括弗裡斯蘭馬、安達盧西亞馬、汗血寶馬等國際馬品種,也有阿巴嘎旗黑馬、錫林郭勒黃驃馬、呼倫貝爾三河馬等蒙古馬品種。現場觀眾不僅可以近距離接觸名馬,還可以在盛大的花車巡遊儀式中欣賞眾多良駒的優美身姿,感受名馬的無盡魅力。
開展當日,主持人在國際名馬秀環節中,對其中9個品種的名馬進行了詳細介紹,讓參展者們對馬兒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名馬知識互動問答環節更是讓現場氣氛異常熱烈。
而在舞臺區,豐富多彩的蒙古族特色歌舞節目讓觀眾參展的同時,還欣賞了一場場精彩的文藝表演。另外,經過重重審核及大眾線上投票所評選出的10位2019內蒙古國際馬形象大使也在現場與廣大觀眾見面,並加入了花車巡遊隊伍中。
阿巴嘎旗·黑馬
原名:僧僧黑馬
地位:與內蒙古鐵蹄馬、鄂爾多斯烏審馬、烏珠穆沁馬並稱為內蒙古4大名馬。
特點:耐粗飼、易牧、抗嚴寒、抓膘快、抗病力強、戀膘性和合群性好、產奶量高、抗逆性強。
外貌:體大、烏黑、捍威
故事:2009年10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發布第1278號公告,確認阿巴嘎黑馬為中國新的優良畜禽遺傳資源。
烏珠穆沁·白馬
地位:蒙古馬是蒙古族心中的圖騰,尤其是烏珠穆沁白馬尤為尊貴。
傳說:聖主成吉思汗的81匹白色戰馬就是來自於烏珠穆沁,只繁殖在錫林郭勒草原的西烏珠穆沁草原上,此品種馬是成吉思汗時期宮廷專屬的御馬。
特點:體形優美、聰明睿智、耐力十足,品相和毛色均堪稱稀世絕品。
錦膊驄
別名:「繡花馬」、「班吉太」馬
家鄉:烏拉特草原
傳說:相傳成吉思汗有兩匹心愛的駿馬,它們被烏拉特草原的景色深深吸引,從此決定留在這裡,世世代代守護這片草原。因為馬的脖子上有著漂亮的幾何線型花紋,所以又叫「繡花馬」。而且當地牧民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如果誰家的馬群中出現了這樣的「繡花馬」,那麼他家的馬群也會壯大,五畜興旺。宋代李公麟的名畫五馬圖之一有「錦膊驄」就是這種馬兔褐毛中的罕見一種。
三河馬
家鄉:呼倫貝爾
地位:與河曲馬、伊犁馬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馬
血統:是俄羅斯後貝加爾馬、蒙古馬及英國純種馬等雜交改良而成的,已有上百年的馴養歷史,主產於內蒙古呼倫貝爾三河地區,因此得名。
外貌:俊秀、體質結實、結構勻稱,外形比蒙古馬高大,毛色主要為騮毛和慄毛。
特長:持久力好,腳步輕快,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的首選品種,同時也是騎乘型品種,屬挽乘兼用型,部分馬匹偏乘或偏挽,遺傳性穩定,用於改良蒙古馬效果良好。
故事: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馬的優良品種」,在中國可查的賽馬記錄中,三河馬是唯一能與外國馬爭雄的國產馬。
黃驃馬
穿搭:背毛顏色為金黃色,馬鬃、馬尾顏色為白色
蒙古語名:「西日嘎」—銀河馬
傳奇故事:《蒙古秘史》裡記載著成吉思汗自從有了8匹「西日嘎」銀河馬才有了蒙古帝國。自古以來蒙古馬被蒙古民族群眾視為最神聖的家畜,也是五畜之一,在蒙古馬中,銀河馬更被蒙古民族崇拜,被視為繁榮昌盛和吉祥智慧的象徵,其毛色為金黃色是因為東方帝王視為象徵高貴所致。
弗裡斯蘭馬
家鄉:荷蘭
外號:馬中「勞斯萊斯」
外貌:英俊、健壯,身材高大,四肢強而有力,頸項粗壯。
特長:擁有優秀的運動天賦和自我駕馭能力,廣泛適用於盛裝舞步比賽、禮儀、馬戲團表演。在電影業中亦受歡迎。
安達盧西亞馬
地位:世界上最古老也最純正的馬種之一。
故事:同血緣兄弟眾多,如盧西塔諾馬、卡爾修西安馬、阿特萊爾馬等,他們所擁有的外型,與伊比利亞半島史前洞穴圖樣中的馬兒幾乎如出一輒,因為它們都是索雷亞馬的後裔,通稱為伊比利亞馬。
盧西塔諾馬
外號:西班牙鬥牛場上的靈魂
身高:152~163公分
性格:尊傲、溫和、伶俐
外貌:頭部輪廓有點外凸,圓潤的線條在較為尖細的口鼻處收尾。耳朵為適度的長度,線條精緻,眼如杏,鼻孔外張且靈活。頸項高而結實。腿的上半部結實強健。
穿搭:比較常見的包括灰色、棕色、紅棕色、以及慄色
特長:擁有絕佳平衡感,本性最勇敢,最有服從天性的馬兒。
汗血寶馬
學名:阿哈爾捷金馬
家鄉:土庫曼斯坦
特長:速度快、耐力強
特點:皮膚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給人以「流血」的錯覺。
故事:土庫曼斯坦的國寶,其形象繪製在國徽和貨幣上。汗血馬在我國有很多傳說,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曾興盛上千年,《史記》中也曾有記載。
攝影/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牛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