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2020-07-05 博科園

你還記得谷歌製造出一臺53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的科技大新聞嗎?量子計算機執行特定計算的速度,比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得多。就像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一樣,這個系統擁有53個量子比特,量子比特相當於傳統計算機中編碼信息的比特。為了製造更大、更有用的量子計算機系統,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原型都必須克服穩定性和可擴展性方面的挑戰。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可擴展性將需要增加信號和布線的密度,這很難做到而不降低系統的穩定性。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超導量子電子研究小組在過去三年裡與其他機構合作開發出一種新的電路布線方案,為在未來十年內擴大到100個或更多量子比特打開了大門。量子計算機以量子力學原理為基礎,使用精細而複雜的相互作用來處理信息。為了進一步解釋這一點,我們必須理解量子比特。

挑戰一:可擴展性

量子計算機是由單個量子比特為基礎建造,這些量子比特類似於傳統計算機中使用的二進位比特。但是,量子比特需要保持非常脆弱的量子態,而不是二進位比特的0或1個二進位態。不只是0或1,量子比特還可以處於一種稱為疊加的狀態,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同時處於0和1的狀態。這使得基於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可以並行處理每個可能的邏輯狀態(0或1)數據,因此它們可以比針對特定類型問題基於傳統計算機執行更有效、從而更快的計算。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然而,與傳統的二進位比特相比,創建量子比特要困難得多,而且需要完全控制電路的量子力學行為。科學家們已經想出了幾種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靠地做到這一點。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一種含有一種叫做約瑟夫森結元件的超導電路,被用來創造一種有用的量子力學效應。通過這種方式,現在可以用半導體工業中常用的納米製造技術可靠地、重複地生產量子比特。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可擴展性的挑戰來自這樣一個事實,即每個量子比特都需要布線和連接,以產生最小串擾的控制和讀出。當經過二乘二或四乘四的量子位小陣列時,科學家已經意識到相關的線路可以被包裝得多麼密集,所以必須創造更好的系統和製造方法,以避免線路交叉。使用的布線方案建立了一個4乘4量子比特陣列,每個量子比特的連接都是從晶片的背面垂直進行。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而不是像其他團隊將布線墊帶到量子晶片邊緣的單獨的「倒裝晶片」接口。這涉及到一些複雜的製造,通過矽晶片形成密集的超導通孔(電連接)陣列,但它應該可以擴大到更大的設備。研究團隊正在努力研製一種64量子比特的設備,並希望在未來三年內推出,然後是一個100量子比特的設備,作為國家資助研究計劃的一部分,再過五年,或將最終能實現在單個晶片上集成多達1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挑戰二:穩定性

量子計算機面臨的另一個主要挑戰是:如何處理量子比特對溫度波動和噪音等的影響。為了讓量子比特發揮作用,它需要保持在量子疊加狀態,即「量子相干」。在超導量子比特的早期,可以使這種狀態只持續幾納秒。現在,通過將量子計算機冷卻到低溫,並建立其他幾種環境控制,可以保持量子相干長達100微秒。雖然只有幾百微秒,但在量子疊加態之前,實現平均執行幾千次信息處理操作。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從理論上講,可以處理不穩定性的一種方法是使用量子糾錯,利用幾個物理量子比特來編碼單個「邏輯量子比特」,並應用可以診斷和修復錯誤的糾錯協議來保護邏輯量子比特。但由於許多原因,實現這一點仍很遙遠,其中最重要的是可擴展性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量子計算成為一件大事之前,很多科學家感興趣的是能否在電路中創建和測量量子疊加態。

量子電路

當時,電路作為一個整體是否可以表現為量子力學,這一點並不明顯。為了在電路中實現穩定的量子比特,並在電路中創建通斷狀態,電路還需要能夠支持疊加態。科學家最終想出了使用超導電路的想法,超導體沒有電阻和損耗,因此它的流線型可以響應比較微弱的量子力學效應。為了測試這個電路,研究使用了一個由鋁製成的微尺度超導島,通過約瑟夫森結(由納米厚的絕緣勢壘隔開的結):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連接到一個更大的超導接地電極,並捕獲了隧穿結的超導電子對。由於鋁超導島很小,負電荷對之間的庫侖阻塞效應,它最多只能容納一個多餘的對。島中0或1過剩對的狀態,可以用作量子比特的狀態。量子力學隧穿保持了量子比特的相干性,並能使科學家創建完全由微波脈衝控制的狀態疊加。由於其非常微妙的性質,量子計算機短期內不太可能進入普通家庭普及民用。

混合系統

認識到研究量子計算機的巨大好處,谷歌和IBM等科技巨頭以及世界各地的許多初創公司和學術機構都在越來越多地投資研究量子計算機。完全糾錯的商用量子計算平臺可能還需要十多年時間,但最先進的技術發展,已經帶來了新的科學和應用的可能性。較小規模的量子計算機已經在實驗室中執行了有用的任務。例如,將超導量子電路平臺與其他量子力學系統結合使用。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這種混合量子系統能以前所未有的靈敏度,測量集體激發中的單個量子反應,無論是磁鐵中電子自旋的進動,襯底中的晶格振動,還是電路中的電磁場。這些測量應該會促進我們對量子物理的理解,並隨之而來的是量子計算,如果系統也足夠靈敏,可以在微波頻率下測量單個光子,其能量大約比可見光光子低五個數量級,而不會吸收或破壞它,科學家希望這將成為連接量子比特模塊等量子網絡的基石。

量子網際網路

將超導量子計算機連接到光量子通信網絡,是混合系統未來的另一個挑戰。這將是根據對未來的預期而開發,未來將包括通過光纜連接的量子網際網路,這讓人想起今天的網際網路。然而,即使是電信波長的單光子紅外光,也不可能在不幹擾量子信息的情況下直接擊中超導量子比特,所以必須仔細的設計,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混合量子系統,它通過其他量子系統: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例如涉及微型聲學振蕩器的系統,將量子信號從超導量子比特轉換到紅外光子,反之亦然。儘管許多複雜的問題需要克服,但科學家們可以看到一個由量子計算機增強的未來即將到來。事實上,量子科學不少應用已經掌握在我們手中,如果沒有對半導體中電子性質的正確理解,電晶體和雷射二極體就永遠不會發明,這完全是基於對量子力學的理解,未來我們只會變得更加依賴量子力學。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博科園|研究/來自:日本理化學研究所

參考期刊《科學》《自然物理》《物理評論快報》

DOI: 10.1126/science.aaz9236

DOI: 10.1038/s41567-020-0797-9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你還記得谷歌製造出一臺53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的科技大新聞嗎?量子計算機執行特定計算的速度,比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得多。就像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一樣,這個系統擁有53個量子比特,量子比特相當於傳統計算機中編碼信息的比特。為了製造更大、更有用的量子計算機系統,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原型都必須克服穩定性和可擴展性方面的挑戰。
  • 新型量子數據機可連接量子網際網路
    使量子網際網路優於您正在瀏覽的常規現有網際網路的優勢在於安全性:用量子技術幹擾正在傳輸的數據實際上會破壞連接,它儘可能地接近不可破解。  與嘗試生產實用的商用量子計算機一樣,將量子網際網路從潛力變為現實也需要時間—考慮到所涉及的極其複雜的物理學,這不足為奇。量子數據機對於該技術而言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用量子顛覆世界:量子網際網路時代正在誕生
    、糾纏態和超糾纏態以及量子態的傳輸,控制和測量、用於量子源的傳統源的信號轉換器、更可靠的量子存儲緩衝器和小型量子計算機以及可以進行長距離糾纏分布的量子中繼器。目前,從全球來看,量子網絡技術處於研發的早期階段,近日,為了推進全球量子網絡技術基礎的發展,美國能源部公布了量子網際網路發展的藍圖,以確保美國成為引領全球量子技術的先驅者。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起步較晚,但在過去二十年年,中國在量子通信技術上飛速進步,目前已經成為國際領跑者。
  • 量子網際網路背後的科學
    中國已經在某些城市之間實現了量子加密的早期應用,但跨越整個國家的完整量子網絡將需要十年的時間。構建整個量子網際網路,將需要從頭開始重新設計路由器,硬碟驅動器和計算機的等效產品-今天已經在進行基礎工作。當現代網際網路以經典計算機(現在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揚聲器和恆溫器的類別)之間的比特流進行流量傳輸時,量子網際網路將攜帶根本不同的信息單元,即量子比特或者量子位大自然中最簡單的實例—或0的問題。計算機晶片通過停止一些電流而讓其他電流流動來處理信息。硬碟驅動器通過將磁鐵鎖定在向上或向下位置來存儲文檔。
  • 新聞分析 | 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
    相關專家認為,可將量子網際網路視為由多個量子計算機或其他量子器件組成的廣大網絡,核心功能是能完全實現任意節點之間的量子信息傳遞,從而開啟全量子信息處理的新時代。這裡還需打破一個誤解,量子網際網路與傳統網際網路是互補關係,而非替代關係。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研究團隊曾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一篇關於量子網際網路的綜述。
  • 量子網際網路關鍵技術的突破,使我們離量子網際網路時代又近了一步
    量子物理學不僅在量子計算領域而且在量子網際網路方面都有望取得巨大進步,量子網際網路是將數據從一個地方傳輸到另一個地方的下一代框架。現在,科學家發明了適用於量子數據機技術,該技術可以充當網絡網關。與嘗試生產實用的商用量子計算機一樣,將量子網際網路從潛力變為現實也需要時間-考慮到所涉及的極其複雜的物理學,這不足為奇。量子數據機對於該技術而言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量子通信,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第一
    據《IT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內量子通信主要運營於政務等領域,並有望在「十四五規劃」期間走進C端,而量子計算方面,中國與美國、德國等多國間的競爭已拉開序幕,但距離量子通用計算機的誕生還需要等待新材料一位業內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九章」是我國在光量子體系實現首個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能力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而在超冷原子體系,目前我國與歐美發達國家處於並跑狀態,「從整體上看,我們的量子計算與美國相比還差一點距離
  • 量子網際網路時代就要來了?
    該網絡很快將與能源部費米實驗室連接,構成一個80英裡的三節點試驗平臺。此外,石溪大學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聯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已經搭建了一個80英裡長的量子網絡試驗平臺,同時正積極進行網絡的擴展工作。量子網際網路也吸引了其他國家的關注。荷蘭、加拿大、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以及歐盟也在加緊部署量子網絡建設。
  • 我國首臺量子直接通信樣機研製成功,在量子通信領域再進一步
    現在網際網路被廣泛運用在生活中,每分每秒都有無數的信息交換,大眾利用網絡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罪犯通過網絡以及不正當手段獲取一些隱私謀取利益而近日亮相的樣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它能夠實現4kb/s的通信速率在光纖鏈路中,光量子有不可分離和量子不可複製的特性,正是因為這樣國家信息安全才需要這樣的技術來保障。
  • 量子糾纏——促生量子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魔幻技術
    在量子力學理論中,當若干個粒子相互作用時,各粒子的特性會綜合為整體性質,無法單個描述,只能表述整體性質,因此稱為量子糾纏現象。物理學家們已經利用量子糾纏技術成功實現了數十公裡距離的量子信息傳遞,這為量子計算機和量子網絡的發展和應用奠定了基礎。
  • 數據機可以幫助連接量子網際網路
    量子物理學不僅在量子計算方面有巨大的發展前景,而且在量子網際網路方面也有巨大的發展前景。量子網際網路是將數據從一個地方傳輸到另一個地方的下一代框架。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發明了一種適合作為網絡網關的量子數據機的技術。
  • 清華量子糾纏實現突破意味著什麼?
    科技觀察未來不僅通過量子接口可以實現量子通信和量子網際網路的聯網,而且通信和網速將極大提高。即有了更高效率的量子接口,它用於實現量子信息在傳遞粒子(光子)和存儲粒子(通常為原子)之間相互轉化,是連接量子存儲器或量子計算單元與光量子通信通道間的重要界面。因此,量子接口也是量子通信(領域)中的一個基本元器件。量子是指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粒子又是指能夠以自由狀態存在的最小物質組成部分。
  • 量子通信還是量子加密通信?
    通信的基本解釋是將信息從信源(發信者)經過信道(有線和無線兩種)傳到信宿(受信者)。說到量子,它並不是存在的一種粒子。我們知道,在微觀世界裡,一個粒子可以由更小的粒子構成,例如原子是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構成。如果一個粒子小到不可再分(依據現有科學技術),那麼它也許是最基本的單位,稱之為量子。
  • 美國發布量子網際網路規劃
    同時,量子計量學可以實現更精確的成像技術,如顯微鏡、光學和電磁成像。升級量子計算。量子網絡可以用來連接量子計算系統,提供傳統系統和量子系統之間的過渡。分布式量子計算可以通過量子網絡將許多更小的量子計算機連接起來。由此產生的分布式量子計算系統可以提供當前單個量子計算機無法實現的計算能力。安全的量子通信。
  • 「前途」無量的量子科技,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基於量子力學,才有了電晶體、雷射、核聚變、移動通信、全球定位系統等現代技術,使人類進入資訊時代,繼而發展產生了當下無處不在的電腦和網際網路, 造就了社會進一步繁榮。這便是第一次量子革命。上世紀80年代,基於量子力學,在信息領域誕生了量子信息技術。
  • 新聞分析: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
    相關專家認為,可將量子網際網路視為由多個量子計算機或其他量子器件組成的廣大網絡,核心功能是能完全實現任意節點之間的量子信息傳遞,從而開啟全量子信息處理的新時代。這裡還需打破一個誤解,量子網際網路與傳統網際網路是互補關係,而非替代關係。
  • 量子網際網路時代就要來了?它將給世界帶來哪些影響?
    ,量子網際網路由大規模分布的量子節點和連結各個節點的量子信道組成,用於實現各類量子增強的通信、計算和計量等技術。「一直以來,實際可用的量子網際網路是量子信息科學領域追尋的目標之一。」金賢敏說。早在2018年,《科學》雜誌就曾發表文章《量子網際網路:發展願景》,其中描述了量子通信網絡的發展藍圖。文章稱,量子網際網路不是現有網際網路的簡單替代,而是為其加上「盾牌」的新型基礎設施。
  • 量子糾纏記:量子通信,解決了人類保密通信巨大難題
    從用紙筆或簡單機械實現加解密的「古典秘法體制」,到莫爾斯發明電報實現加解密的「近代密碼體制」,再到以電子密碼催生的「現代密碼體制」,不斷攀升。保密與竊密的攻防雙方,基本都是在加密、破譯的反覆之中循環著。雖然機關算盡,但要確保保密通信萬無一失,仍需絞盡腦汁。
  • 有了量子網際網路就能開採更多的石油嗎
    度娘說,量子信息的研究就是充分利用量子物理基本原理的研究成果,發揮量子相干特性的強大作用,探索以全新的方式進行計算、編碼和信息傳輸的可能性,為突破晶片極限提供新概念、新思路和新途徑。溜達斯簡單理解一下,就是把量子物理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為信息傳輸提供新思路的一種牛掰的技術。而量子網際網路可以理解為量子通信技術支撐的一種產生和使用量子資源的新型功能網絡。
  • 從32cm到4600km,我國已實現量子通信!
    中國科學家們構建的量子通信網絡,就是給傳統通信方式加上量子密鑰。現有的密碼體系是通過增加計算複雜性來保證安全的。以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之一——我國「天河二號」為例,以其運算速度分解一個300位的數字需要15萬年,而如果用量子疊加並行計算,1秒鐘就可以計算出來。量子密鑰由於作為信息載體的單光子不可分割、量子狀態不可克隆,進而能保證用其加密的內容不可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