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光耦選用之間的關係

2021-01-18 樂創客

前幾天發布了一篇關於使用光耦元器件來實現單片機IO口隔離的文章,那篇文章裡只是簡單地介紹了選用光耦時的注意事項以及使用光耦搭建一個簡單的單片機輸出電路,本文繼續來介紹一些關於光耦更多的用法。以下內容是書本上絕對沒有的知識,是我自身做安規時和認證公司 「鬥智鬥勇」的慘痛經驗總結。

電氣間隙與爬電距離

我們使用光耦的目的,其實就是隔離兩個用電部分的電氣關係,使其處於兩個獨立的電氣系統中,從而實現隔離的目的,可以說隔離的最終本質其實是使用光耦的電光-光電轉換原理使兩個電氣部分的控制端處於一種絕緣的狀態,但是又能達到控制的目的。而所有物體的絕緣都只是一個相對量而已,只要兩個電氣部分的電壓差過大,那麼再強的絕緣也會被擊穿,這就好比是閃電擊穿空氣到達地面一樣。

而我們做安規的時候選用光耦,法規上也會特定對光耦的絕緣等級進行評估,這個評估的最好反應就是光耦的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

爬電距離是沿絕緣表面測得的兩個導電零部件之間或導電零部件與設備防護界面之間的最短路徑。即在不同的使用情況下,由於導體周圍的絕緣材料被電極化,導致絕緣材料呈現帶電現象。UL、CSA和VDE安全標準強調了爬電距離的安全要求,這是為了防止器件間或器件和地之間打火從而威脅到人身安全。

電氣間隙是在兩個導電零部件之間或導電部件與設備防護界之間測得的最小距離。

這也就是說,我們如果這個光耦是選用在一個隔離系統中時,在今後做安規認證時,一定要事先將光耦的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這兩個參數確定下來。比如醫療器械國家標準GB9706.1(其實是借鑑了國際標準IEC60601-1)裡面就規定了某個測試條件下,兩個用電部分的電氣間隙和絕緣等級。

而在我們一些應用中,比如開關電源,這種適配器的交流電壓側和輸出電壓側是完全隔離的,其中直流電壓的輸出被稱為「二次側」,交流電壓的輸入(網電源的輸入)被稱為「一次側」,一次側和二次側是完全隔離的,但是如何將一次側的能量傳給二次側呢?很簡單,就是高頻變壓器,而二次側的輸出電壓再通過光耦直接反饋給一次側進行環路控制。

面對這樣的電路,這個光耦的安規特性在這裡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要抗住一次側例如浪湧或者高壓的湧入,保護二次側的用電器和人。因此安規對這個光耦的爬電距離以及光耦之間的電氣間隙有了很高的要求。

光耦的電氣間隙很好理解,就是其兩個引腳之間的距離,這個直接受光耦封裝的影響。而光耦的爬電距離計算起來就比較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實際去測量,但是封裝對其也是有影響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市面上的光耦發展了這麼久,它們還是這麼大的原因。

這個以後在選用光耦的時候,一定要去重點了解你在行業安規要求的爬電距離是多少。為什麼我一直強調爬電距離呢?因為電氣間隙非常好辦,直接開槽就可以解決,但是爬電距離是實實在在光耦本身的物理特性所決定的。有些行業特別注重這一特性,比如醫療行業,因此還有特別針對醫療行業生產的特殊封裝的光耦。

除了考慮這些物理距離以外,更具你做認證的要求,還需要注意光耦自身的絕緣電壓。如下PC817的參數。

比如這個光耦絕緣電壓5000V,那麼醫療認證IEC60601-1規定MOOP時候的絕緣電壓要達到6000V,那麼這個光耦顯然就無法被使用在設計中了。

光耦的輸出電流

還有一點可能最被大家忽略的是,選用光耦時一定要注意它的輸出電流。因為之前我們在用TLP521驅動一些中間繼電器時,由於中間繼電器需要很大的驅動電流,因此有時候根本打不開,後來更換了輸出電流較大的TLP627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大家選用時要注意,特別對於做工控和自動化的小夥伴們,中間繼電器可以你們的最愛啊。

過零光耦

在我們平時控制的對象中,控制交流電壓時,會用到一種叫做「雙向可控矽」的元器件。比如,控制某個交流電熱絲,為了達到絕緣的目的,會使用光耦加雙向可控矽的方式來控制。但是雙向可控矽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器件,它能很輕鬆地被打開,但是想要關斷它卻很麻煩,需要可控矽裡面流經的電流為0時才能正常關閉。

因此,有一種特殊的光耦叫做MOC-3061可以實現這個功能,它是一種「過零光耦」,即哪怕提前給光耦一個關閉雙向可控矽的信號,這個光耦會延遲直到雙向可控矽裡面的電流為0時,再去執行關閉的動作。

總結一下光耦的選用步驟:

確定設計產品的定位,以及需要達到的絕緣電壓等級;確定信號輸出的類型,低頻信號還是高頻信號,選用能滿足信號響應的光耦;確認光耦的爬電距離,以選用相應封裝的光耦。光耦應用電路

信號輸出:

信號輸入

相關焦點

  • 「爬電距離」與「電氣間隙」是怎樣計算的?
    即在保證電氣性能穩定和安全的情況下,通過空氣能實現絕緣的最短距離。一般來說,爬電距離要求的數值比電氣間隙要求的數值要大,布線時須同時滿足這兩者的要求(即要考慮表面的距離,還要考慮空間的距離),開槽(槽寬應大於1mm)只能增加表面距離即爬電距離而不能增加電氣間隙。
  • 開關電源的「爬電距離」與「電氣間隙」是怎樣計算的???
    一般來說,爬電距離要求的數值比電氣間隙要求的數值要大,布線時須同時滿足這兩者的要求(即要考慮表面的距離,還要考慮空間的距離),開槽(槽寬應大於1mm)只能增加表面距離即爬電距離而不能增加電氣間隙。
  • 光耦在單片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隔離IO口的實現在我們設計硬體系統的時候,經常有這樣的困擾,有很長距離的控制線或者通訊線連接兩個控制系統,而這樣的系統在面對一些外部幹擾,如射頻幹擾或者快速電脈衝群幹擾時,非常容易造成兩個系統之間的控制失效,或者通訊誤碼。
  • 高速光耦的工作原理!
    輸入和輸出端子完全電氣隔離。輸出信號對輸入端沒有影響。抗幹擾能力強,工作穩定,無觸點,使用壽命長,傳輸效率高。光耦合器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器件,目前廣泛應用於電絕緣、電平轉換、級間耦合、驅動電路、開關電路、斬波器、多諧振蕩器、信號隔離、級間隔離、脈衝放大電路、數字儀器、長距離信號傳輸、脈衝放大等領域,固態繼電器(SSR)、儀表、通信設備和微機接口。
  • 深入淺出談光耦
    當輸入端加電信號時發光二極體發出光線,光敏三極體接受光線之後就產生光電流,從輸出端流出,從而實現了「電—光—電」轉換。以光為媒介把輸入端信號耦合到輸出端的光電耦合器,由於它具有體積小、壽命長、無觸點,抗幹擾能力強,輸出和輸入之間絕緣,單向傳輸信號等優點,在數字電路上獲得廣泛的應用。
  • 線性光耦與非線性光耦區別
    光電耦合器又稱光耦(opticalcoupler,OC),其原理是把發光器(紅外線發光二極體LED)與受光器(光敏半導體管)封裝在同一管殼內,當輸入端加電信號時發光器發出光線,受光器接受光線之後就產生光電流,從輸出端流出,從而實現「電—光—電」轉換。
  • 什麼是光耦的電流傳輸比CTR,在線性光耦與普通光耦有什麼不同
    一、什麼是光耦光電耦合器是一種以光為媒介傳輸電信號的一種電一光一電轉換器件。它由發光源和受光器兩部分組成。把發光源和受光器組裝在同一密閉的殼體內,彼此間用透明絕緣體隔離。發光源的引腳為輸入端,受光器的引腳為輸出端,常見的發光源為發光二極體,受光器為光敏二極體、光敏三極體等等。
  • 光耦電路圖
    圖1 所示是一個光耦用作固體繼電器的實際電路圖,它的左半部分電路可用於將輸入的電信號Vi變成光耦內發光二極體發光的光信號;而右半部分電路則通過光耦內的光敏三極體再將光信號還原成電信號,所以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電光與光電聯合轉換器件。光耦的電流傳輸比為20%,耐壓為150V,驅動電流在8~20mA之間。
  • 深入淺出常用元器件系列——光耦
    當輸入端加電信號時發光二極體發出光線,光敏三極體接受光線之後就產生光電流,從輸出端流出,從而實現了「電—光—電」轉換。以光為媒介把輸入端信號耦合到輸出端的光電耦合器,由於它具有體積小、壽命長、無觸點,抗幹擾能力強,輸出和輸入之間絕緣,單向傳輸信號等優點,在數字電路上獲得廣泛的應用。
  • 東芝面向中大電流IGBT/MOSFET 推出內置保護功能的光耦
    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近日宣布,推出「TLP5231」,這是一款面向中大電流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IGBT)和MOSFET的預驅動光耦,適用於工業逆變器和光伏(PV)的功率調節系統
  • 光耦器件及其應用
    光耦合器(或光電耦合器)基本上是兩個電路之間的接口,它們在(通常)不同的電壓水平下工作。光耦的主要優點是輸入和輸出電路之間的電隔離。有了光耦,輸入和輸出之間的唯一接觸就是光束。因此,兩個電路之間的絕緣電阻可能達到數千兆歐。這種隔離在兩個電路的電位相差幾千伏的高壓應用中很有用。
  • 光耦隔離器與數字隔離器對比
    光耦隔離就是採用光耦合器進行隔離。光耦合器的結構相當於把發光二極體和光敏三極體封裝在一起。光耦隔離電路使被隔離的兩部分電路之間沒有電的直接連接,主要是防止因有電的連接而引起的幹擾,特別是低壓的控制電路與外部高壓電路之間。 數字隔離器在尺寸、速度、功耗、易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光耦合器所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
  • 怎麼控制光耦?控制光耦的原理是什麼?
    管腳不算多,裡面的結構也比較簡單,光耦的輸入端連了一個紅外線發光二極體,輸出端連接了一個光探測器,這個光探測器能夠接收到輸入端發光二極體發出的光線而產生光電流,再經過進一步放大後輸出。由於輸入端與輸出端完全實現了電氣隔離,輸出信號對輸入端無影響,因此抗幹擾能力很強,而且工作穩定,常用在數字電路中。
  • 隔離驅動IGBT和Power MOSFET等功率器件設計所需要的一些技巧
    功率器件,如IGBT,Power MOSFET和Bipolar Power Transistor等等,都需要有充分的保護,以避免如欠壓,缺失飽和,米勒效應,過載,短路等條件所造成的損害。本在線研討會介紹了為何光耦柵極驅動器能被廣泛的接受和使用,這不僅是因其所具有的高輸出電流驅動能力,及開關速度快等長處之外,更重要的,它也具有保護功率器件的所需功能。
  • 光耦的使用原則_光耦的實用技巧-克裡雅國產光耦,國產數字隔離器
    光耦的實用技巧光耦以光信號為媒介來實現電信號的耦合與傳遞,輸入與輸出在電氣上完全隔離,具有抗幹擾性能強的特 點。對於既包括弱電控制部分,又包括強電控制部分的工業應用測控系統,採用光耦隔離可以很好地實現弱電和強電的隔離,達到抗幹擾目的。
  • 槽型光耦工作原理
    槽型光耦也是由一個紅外線發射管與一個紅外線接收管組合而成。它與接近開關同樣是無接觸式的,受檢測體的制約少,且檢測距離長,應用廣泛。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經常會接觸到光耦呢?槽型光耦大家是否了解呢?為了方便大家了解,下面儀器儀表世界網的專家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槽型光耦的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