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花長得比兩個成年人拳頭還要大,花朵僅由一片花被片構成花朵基部膨大的花囊,很像鵜鶘鳥嘴下的大皮囊,因此得了一個「鵜鶘花」的綽號。其真實學名叫做「大花馬兜鈴」。
漸漸走近華南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溫室外牆攀附著一株類似水瓜藤並不起眼的植物,仔細竹棚架上稀稀落落掛著幾串碩大帶著紫色花,其花瓣下部逐漸收縮成一綢帶狀長尾……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7日)所見這一植物就是大花馬兜鈴。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科普旅遊部工程師李碧秋介紹,大花馬兜鈴(Aristolochia grandifloraSw.),馬兜鈴科馬兜鈴屬。大花馬兜鈴是馬兜鈴科一種大型木質藤本,原產於加勒比海地區。華南植物園2011年從香港引種,2012年首次開花。
大花馬兜鈴花奇色豔,但最好遠觀而勿近聞,因為她會釋放出一種惡臭氣味,讓人感到不適。如此造型奇異的花朵的氣味源於其花結構和特性:大花馬兜鈴是雌雄同株,但雌蕊先於雄蕊一天成熟,由於本身花結構使得雌雄蕊很難與傳粉媒介接觸,為了吸引昆蟲造訪,就會釋放出這種吸引諸如蝴蝶之類的昆蟲造訪的氣味,將昆蟲吸引進入花囊中,待花枯萎後,再將已沾滿花粉的昆蟲釋放出去。當沾著花粉的昆蟲遇上另一朵花時,花粉就傳到其柱頭上了,授粉任務就成功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大花馬兜鈴在中國傳統醫藥中也可入藥,被作為輔料使用,但因她含有馬兜鈴酸,過量使用會致命,建議遊客對大花馬兜鈴花只遠觀勿近聞。
文、圖、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丹彤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