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寂了許久的Netflix,終於又推出了一部頗具賣相的新片。
流媒體巨鱷這次找來了丹麥名導蘇珊娜·比爾,她曾憑藉《更好的世界》拿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主演則是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她今年還極為瀟灑的出演了《瞞天過海美人計》。
兩位「女強人」聯手,帶來了這部極具寓意的科幻驚悚片:
蒙上你的眼
Bird Box
故事的設定比較高概念,人類被一種神秘的靈體襲擊,要想活下去,就必須把眼睛蒙起來。
因為凡是看到了這種神秘力量的人,都會馬上發瘋自殺。
「香蕉姐」也有客串。
這種設定乍一看,與今年的另一部爆款《寂靜之地》有些相像,一個是利用了聽覺,另一個則是利用視覺。
《寂靜之地》劇照
不過,不同於《寂靜之地》本質上是部革新型的怪獸片。
此片更像是史蒂芬·金的《迷霧》,「神秘的災難」只是一個隱喻,所謂的靈體也從未現出真身。
「失心」之人畫出的靈體,有些克蘇魯的意味。
電影的主線劇情發生在靈體侵襲的數年以後,人類文明世界已不復存在。
女主馬洛裡帶著兩個小孩,在各個廢棄的林間別墅裡苟且度日。
對講機裡傳來了某個倖存者營地的訊息,於是她決定冒險離開房屋的庇護。
蒙上雙眼,乘舟順流而下,去尋找這個末世裡的「烏託邦」。
臨行前,馬洛裡把三隻小鳥小心翼翼的裝進盒子裡,隨身攜帶。
這便是英文片名「Bird Box」(鳥盒)的意義所在。
另外,馬洛裡身邊的兩個小孩,並沒有名字,只以「男孩」與「女孩」來稱呼。
而鏡頭每每切換到小木船的時候,又多是以垂直的「上帝視角」來俯拍。
導演對諾亞方舟的影射,不言而喻。
至於神秘靈體是怎樣摧毀世界,馬洛裡和兩個小孩又是如何倖存,而小鳥在象徵希望以外還有什麼別的用途。
電影則是通過插敘的方式來呈現。
事發之前,馬洛裡身懷六甲,卻沒有丈夫,她對新生命的降臨既有疑惑也有抗拒。
某一天,姐姐(莎拉·保羅森)陪她去醫院產檢,新聞裡傳來了歐洲爆發大規模群體性自殺的消息。
兩人從病房出來時,驚訝的發現,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出現了同樣的症狀。
一個幾分鐘前還很正常的女性,突然開始毫無緣由的用頭撞擊鋼化玻璃。
她們趕緊逃出醫院,街上同樣一片狼藉,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了瘋狂。
往家裡趕時,姐姐也不幸中招,開車徑直撞向了馬路邊。
更讓人絕望的是,姐姐一次自殺不成,緊接著又面容詭異的主動走向疾馳而來的大貨車。
不明所以又驚慌失措的馬洛裡,只能在人流的裹挾下繼續向前走,完全不知道他們面對的究竟是什麼。
路邊一位好心的婦女,邀請懷孕的馬洛裡去室內避難。
而下一秒,她卻緩緩走向燃燒的汽車,爆炸身亡。
幾次簡短而又詭異的自殺,將靈體的恐怖刻畫的淋漓盡致。
而處於第三視角的攝像機卻「拍不到」靈體,沒有尖叫與哀嚎,只有未知和絕望,這便是整部影片的根本基調。
一個頗有經驗的黑人男性適時救下了馬洛裡,他叫她不要抬頭看,並把她扶進了路邊的房子。
那裡已經躲了不少倖存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算是慢慢拼湊出了「災難」的全貌。
看見靈體的人會發瘋自殺,這一點自是不用多說。
不過,它們不能影響閉眼的人,也不會主動發起「物理攻擊」。
甚至由於體型龐大,它們也進不到房子裡。
所以只要躲到室內,關閉所有的門窗,還是可以苟活一時。
這樣一來,劇情就進入了比較套路化的末日、密室生存模式,倖存小團體間的爾虞我詐也算不上新鮮。
眾人首先要解決的是食物問題。
在一個超市員工的提示下,他們把車窗漆成黑色,靠著導航成功抵達了目的地。
琳琅滿目的超市,他們不僅獲得了補給,也在無意中發現可以用小鳥來預警靈體。
有了足夠的食物來源,也知道了躲避靈體的方法,眼看日子就可以支持下去。
可好景不長,眾人回去的當晚,一對自私的小年輕就偷偷開走了汽車。
絕望再一次澆滅希望。
還沒等他們消耗完食物,密閉的房屋裡卻又出現了新的變故。
另一位不諳世事的善良孕婦,打開房門,放進來了一個在門外苦苦哀求的陌生男性。
他便是靈體影響下的另一種人類——
如果本就是奸邪、瘋癲之人,看到靈體後不僅不會自殺,反而會成為它的忠誠信徒。
瞳孔的模樣可以判斷一個人是正常人還是信徒。
當日,馬裡洛和善良孕婦同時分娩,其餘人一起手忙腳亂的幫她們接生時。
那個偽裝的信徒則趁亂顯露了本性,他撕掉所有的窗簾,逼迫倖存者們親眼目睹靈體。
或是直接殺死謹慎的抗爭者。
老戲骨,約翰·馬爾科維奇
最後只有馬裡洛與一開始幫她的黑人男性,以及兩個嬰兒,艱難存活。
經歷了這一切,馬裡洛開始不再抗拒新生命的到來,而是勇敢承擔起這份責任。
她與黑人男友一起,帶著兩個小孩,一邊躲避狂熱的信徒,一邊在靈體的「蔑視」下苟活。
至於他們在多年以後為什麼要以身犯顯,以及河流會通往何方,邪君就不劇透了。
而靈體究竟是什麼?影片並沒有交代。
但是可以看出,見到了它的人,有的會表現出對至親的極度思念;有的是對絕對快樂的渴望;還有的則是對極致黑暗的恐懼。
無論哪一種,他們最後都會反噬自身。
人類無法與「它」抗衡,因為人類的本性是如此脆弱,唯一逃避的辦法只能是「把眼睛蒙住」。
正應了那句,「你凝視著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