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數轉換器工作原理、類型及主要技術指標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模數轉換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簡稱A/D轉換器,或ADC),通常是將模擬信號轉變為數位訊號。作為模擬電路中重要的元器件,本文將會介紹模數轉換器的原理、分類及技術指標等基礎知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747.htm

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計算機在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系統中的廣泛應用,利用數字系統處理模擬信號的情況變得更加普遍。數字電子計算機所處理和傳送的都是不連續的數位訊號,而實際中遇到的大都是連續變化的模擬量,模擬量經傳感器轉換成電信號的模擬量後,需經模/數轉換變成數位訊號才可輸入到數字系統中進行處理和控制,因而作為把模擬電量轉換成數字量輸出的接口電路-A/D轉換器是現實世界中模擬信號向數位訊號的橋梁,是電子技術發展的關鍵和瓶所在。

自電子管A/D轉換器面世以來,經歷了分立半導體、集成電路數據轉換器的發展歷程。在集成技術中,又發展了模塊、混合和單片機集成數據轉換器技術。在這一歷程中,工藝製作技術都得到了很大改進。單片集成電路的工藝技術主要有雙極工藝、CMOS工藝以及雙極和CMOS相結合的BiCMOS工藝。模塊、混合和單片集成轉換器齊頭發展,互相發揮優勢,互相彌補不足,開發了適用不同應用要求的A/D和D/A轉換器。近年來轉換器產品已達數千種。

D/A轉換器是將輸入的二進位數字量轉換成模擬量,以電壓或電流的形式輸出。

模數轉換一般要經過採樣、保持和量化、編碼這幾個步驟。

ADC的主要類型

目前有多種類型的ADC,有傳統的並行、逐次逼近型、積分型ADC,也有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Δ型和流水線型ADC,多種類型的ADC各有其優缺點並能滿足不同的具體應用要求。低功耗、高速、高解析度是新型的ADC的發展方向,同時ADC的這一發展方向將適應現代數字電子技術的發展。

並行比較ADC

並行比較ADC是現今速度最快的模/數轉換器,採樣速率在1GSPS以上,通常稱為「閃爍式」ADC。它由電阻分壓器、比較器、緩衝器及編碼器四種分組成。這種結構的ADC所有位的轉換同時完成,其轉換時間主取決於比較器的開關速度、編碼器的傳輸時間延遲等。增加輸出代碼對轉換時間的影響較小,但隨著解析度的提高,需要高密度的模擬設計以實現轉換所必需的數量很大的精密分壓電阻和比較器電路。輸出數字增加一位,精密電阻數量就要增加一倍,比較器也近似增加一倍。

閃爍式ADC的解析度受管芯尺寸、過大的輸入電容、大量比較器所產生的功率消耗等限制。結果重複的並聯比較器如果精度不匹配,還會造成靜態誤差,如會使輸入失調電壓增大。同,這一類型的ADC由於比較器的亞穩壓、編碼氣泡,還會產生離散的、不精確的輸出,即所謂的「火花碼」。這類ADC的優點是模/數轉換速度最高,缺點是解析度不高,功耗大,成本高。

現代發展的高速 ADC電路結構主要採用這種全並行的ADC,但由於功率和體積的限制,要製造高解析度閃爍式ADC是不現實的。

由兩個較低解析度的閃爍式ADC構成較高解析度的半閃爍式ADC或分級型ADC是當今世界製造高速ADC的主要方式。圖2所示是一個8位的兩級並行半閃爍式ADC的原理框圖。其轉換過程分為兩步:

第一步是粗化量化。先用並行方式進行高4位的轉換,作為轉換後的高4位輸出,同時再把數字輸出進行D/A轉換,恢復成模擬電壓。

第二步是進一步細化量化。把原輸入電壓與D/A 轉換器輸出的模擬電壓相減,其差值再進行低4全的A/D轉換。然後將上述兩級A/D轉換器的數字輸出並聯後作為總的輸出。這樣,在轉換速度上作出了一點犧牲,但解決了解析度提高和元件數目刷增的矛盾。

逐次逼近型ADC

逐次逼近型ADC是應用非常廣泛的模/數轉換方法,它由比較器、D/A轉換器、比較寄存器SAR、時鐘發生器以及控制邏輯電路組成,將採樣輸入信號與已知電壓不斷進行比較,然後轉換成二進位數。

其原理圖如圖3所示,首先將DAC的最高有效位MSB保存到SAR,接著將該值對應的電壓與輸入電壓進行比較。比較器輸出被反饋到DAC,並在一次比較前對其進行修正。在邏輯控制電路和時鐘驅動下,SAR不斷進行比較和移位操作,直到完成LSB的轉換,此時所產生的 DAC輸出逼近輸入電壓的±1/2LSB。當每一位都確定後,轉換結果被鎖存到SAR並作為ADC輸出。

積分型ADC

積分型ADC又稱為雙斜率或多斜率ADC,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類轉換器。它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兩次積分將輸入的模擬電壓轉換成與其平均值成正比的時間間隔。與此同時,在此時間間隔內利用計數器對時鐘脈衝進行計數,從而實現A/D轉換。其原理圖如圖4所示。其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採樣期;第二階段為比較期。通過兩次積分和計數器的計數可以得到模擬信號的數字值D=2nV1/VR,其中n為計數器的位數,V1為輸入電壓在固定時間間隔內的平均值。

壓頻變換型ADC

前面所講到的並行比較ADC和逐次逼近型ADC均屬於直接轉換ADC,而積分型和下面所講到的壓頻變換型ADC則屬於間接ADC。壓頻變換型ADC是先將輸入模擬信號的電壓轉換成頻率與其成正比的脈衝信號,然後在固定的時間間隔內對此脈衝信號進行計數,計數結果即為正比於輸入模擬電壓信號的數字量。從理論上講,這種ADC的解析度可以無限增加,只要採用時間長到滿足輸出頻率解析度要求的累積脈衝個數的寬度即可。其優點是:精度高、價格較低、功耗較低。缺點是:類似於積分型ADC,其轉換速率受到限制,12位時為100~300SPS。

∑-Δ型ADC

與一般的ADC不同,∑-Δ型ADC不是直接根據抽樣第一個樣值的大小進行量化編碼,而根據前一量值與後一量值的差值即所謂的增量的大小來進行量化編碼。從某種意義講,它是根據信號波形的包絡線進行量化編碼的。∑-Δ型ADC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模擬∑-Δ調製器,第二部分為數字抽取濾波器,如圖5所示。∑-Δ調製器以極高的抽樣頻率對輸入模擬信號進行抽樣,並對兩個抽樣之間的差值進行低位量化,從而得到用低位數碼表示的數位訊號即∑-Δ碼;然後將這種∑-Δ碼送給第二部分的數字抽取濾波器進行抽取濾波,從而得到高解析度的線性脈衝編碼調製的數位訊號。因此抽取濾波器實際上相當於一個碼型變換器。由於∑--△具有極高的抽樣速率,通常比奈奎斯特抽樣頻率高出許多倍,因此∑--△轉換器又稱為過抽樣A/D轉換器。

目前,∑--△型ADC分為四類:

(1)高速類ADC;

(2)數據機類ADC;

(3)編碼器類ADC;

(4)傳感器低頻測量ADC。

其中每一類∑--△型ADC又分為許多型號,給用戶帶來極大方便。

流水線型(Pipeline)ADC又稱為子區式ADC,它由若干級級聯電路組成,每一級包括一個採樣/保持放大器、一個低解析度的ADC和DAC以及一個求和電路,其中求和電路還包括可提供增益的級間放大器。快速精確的n位轉換器分成兩段以上的子區(流水線)來完成。

首級電路的採樣/保持器對輸入信號取樣後先由一個m位解析度粗A/D轉換器對輸入進行量化,接著用一個至少n位精度的乘積型數模轉換器(MDAC)產生一個對應於量化結果的模/擬電平並送至求和電路,求和電路從輸入信號中扣除此模擬電平。並將差值精確放大某一固定增益後關交下一級電路處理。經過各級這樣的處理後,最後由一個較高精度的K位細 A/D轉換器對殘餘信號進行轉換。將上述各級粗、細A/D的輸出組合起來即構成高精度的n位輸出。圖3所示為一個14位5級流水線型ADC的原理圖,圖7 所示為每級內部結構圖。

流水線型ADC必須滿足以下不等式以便糾正重疊錯誤:式中,1為級數,m為各級中ADC的粗解析度,k為精細ADC的細解析度,而 n是流水線ADC的總解析度。流水線ADC不但簡化了電路設計,還具有如下優點:每一級的冗餘位優化了重疊誤差的糾正,具有良好的線性和低失調;每一級具有獨立的採樣/保持放大器,前一級電路的採樣/保持可以釋放出來用於處理下一次採樣,因此允許流水線各級同時對多個採樣進行處理,從而提高了信號的處理速度,典型的為 Tconv《100ns;功率消耗低;很水有比較器進入亞穩態,從根本上消除了火花碼和氣泡,從而大大減少了ADC的誤差;多級轉換提高了ADC的解析度。同時流水線型ADC也有一些缺點:複雜的基準電路和偏置結構;輸入信號必須穿過數級電路造成流水延遲;、同步所有輸出需要嚴格的鎖存定時;對工藝缺陷敏感,對印刷線路板更為敏感,它們會影響增益的線性、失調及其它參數。

解析度

通常以輸出二進位或十進位數字的位數表示解析度的高低,因為位數越多,量化單位越小,對輸入信號的分辨能力就越高。

例如:輸入模擬電壓的變化範圍為 0~5 V,輸出 8 位二進位數可以

分辨的最小模擬電壓為 5 V&TImes;2-8 =20 mV;而輸出 12 位二進位數可以

分辨的最小模擬電壓為 5 V&TImes;2-12≈1.22 mV。

轉換誤差

它是指在零點和滿度都校準以後,在整個轉換範圍內,分別測量各個 數字量所對應的模擬輸入電壓實測範圍與理論範圍之間的偏差,取其 中的最大偏差作為轉換誤差的指標。通常以相對誤差的形式出現,並 以 LSB 為單位表示。例如 ADC0801 的相對誤差為±¼ LSB。

轉換速度

完成一次模數轉換所需要的時間稱為轉換時間。大多數情況下,轉換 速度是轉換時間的倒數。

ADC 的轉換速度主要取決於轉換電路的類型,並聯比較型 ADC 的轉換速度最高(轉換時間可小於 50 ns),逐次逼近型 ADC 次之(轉 換時間在 10~100μs 之間),雙積分型 ADC 轉換速度最低(轉換時 間在幾十毫秒至數百毫秒之間)。

選擇模數轉換器應該注意的問題

不論是傳統型ADC還是表發展起來的ADC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應場合。在選用ADC時,不僅要考慮應用的精度、速度等主要指標,還要考慮輸入信號的形式(單端或差動輸入)、輸入信號範圍、輸入通道類型和數量、工作電源、內部基準、激勵源等多種具體功能上的差異,這些在選型上都是認真考慮的。現代ADC製造商為用戶應用考慮的越來越多,用戶在方案設計時一定要在器件選型上下一些功夫,針對實際應用的具體要求儘量做到選型合理,這樣往往可以簡化設計、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

相關焦點

  • 模數轉換器工作原理
    導讀:模數轉換器也是轉換器的一種類型,大家是否有使用過呢?模數轉換器的功能是什麼呢?又是如何發揮這些功能的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模數轉換器的工作原理。
  • 數模轉換器的速度極限_數模轉換器工作原理
    數模轉換器概述   數模轉換器,又稱D/A轉換器,簡稱DAC,它是把數字量轉變成模擬的器件。D/A轉換器基本上由4個部分組成,即權電阻網絡、運算放大器、基準電源和模擬開關。模數轉換器中一般都要用到數模轉換器,模數轉換器即A/D轉換器,簡稱ADC,它是把連續的模擬信號轉變為離散的數位訊號的器件。
  • 雙通道時間交替模數轉換器增益和時序誤差的實時校準
    在這種ADC中有四種類型的誤差:  1. DC 偏置誤差;  2. 靜態增益誤差;  3. 時序誤差;  4. 帶寬誤差。  在實際應用中,DC偏置誤差很簡單,可通過數字校準來處理。帶寬誤差最難應對,通常是通過精心的設計和布局來使誤差減小。在本文中,我們將重點討論增益和時序誤差校準,因為他們是造成動態範圍損失的主要原因。
  • 模數轉換器高測量精度以及誤差分析
    模數轉換器高測量精度以及誤差分析 Rob Reeder 發表於 2017-11-17 05:02:01 模數轉換器(亦稱為ADC)廣泛用於各種應用中,尤其是需要處理模擬傳感器信號的測量系統,比如測量壓力、流量
  • DA(數/模轉換器)轉換器的分類及主要技術指標
    DA轉換器的內部電路構成無太大差異,一般按輸出是電流還是電壓、能否作乘法運算等進行分類。大多數DA轉換器由電阻數組和n個電流開關(或電壓開關)構成。按數字輸入值切換開關,產生比例於輸入的電流(或電壓)。此外,也有為了改善精度而把恆流源放入器件內部的。
  • ADI推出新款高速模數轉換器
    49 Analog Devices Inc.最近推出新款單通道和雙通道14位、高速模數轉換器
  • 掃描儀工作原理
    這時就更加崩潰了,只能想盡辦法立刻研究出一個掃描儀來呀,那麼請問小夥伴,你知道掃描儀的工作原理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3737.htm  掃描儀,英文名稱為scanner,是一種利用光電技術和數字處理技術將圖形或圖像信息轉換為數位訊號的裝置,通常被用作計算機外部儀器設備,用作捕獲圖像並將之轉換成計算機可以顯示、編輯、存儲和輸出的數位化輸入設備。目前,掃描儀已廣泛應用於標牌面板、印製板、印刷行業等。
  • ...帶你了解播放器與音效卡的「心臟」——DAC(數模轉換器)基本原理...
    本文經電子發燒友授權轉載,原標題《數模轉換器的基本原理及DAC類型簡介》,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數模轉換器(DAC)是將數字量轉換成模擬量,完成這個轉換的器件叫做數模轉換器。本文將介紹數模轉換器的概念、原理、主要技術指標以及不同類型DAC特點進行介紹。
  • D/A與A/D轉換器工作原理解析
    打開APP D/A與A/D轉換器工作原理解析 發表於 2017-11-24 11:16:57   轉換器介紹
  • AC/DC轉換器的工作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825.htm  一:AC/DC轉換器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稱為整流,而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稱為逆變。逆變要比整流複雜得多。
  • TI推出25至160MSPS的業界最低功耗模數轉換器系列可為工業設計節能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推出可提供具備業界最佳功耗性能比的最新系列小型引腳兼容模數轉換器 (ADC),這進一步壯大了 TI 數據轉換器產品陣營
  • 隔離式模數轉換器ADuM7701的功能及適用範圍
    打開APP 隔離式模數轉換器ADuM7701的功能及適用範圍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2 11:46:00 ADuM7701 是一款高性能二階 Σ-Δ 調製器,具有基於 ADI 公司 iCoupleri 技術的片內數字隔離功能,可將模擬輸入信號轉換為高速一位數據流。
  • LED貼片機工作原理和技術指標
    所以,它主要用來實現大批量的LED電路板的組裝。與傳統貼片機相比,led貼片機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較低。但是對於它的速度要求比較高,低每小時達到八千點以上的貼裝速度。廣晟德貼片機這裡與大家詳細分享一下LED貼片機工作原理和技術指標。
  • Σ-ΔADC轉換器工作原理及應用分析
    一、Σ-ΔADC工作原理  要理解Σ-ΔADC的工作原理,首先應對以下概念有所了解:過採樣、噪聲成形、數字濾波和抽取。  1. 過採樣  首先,考慮一個傳統ADC的頻域傳輸特性。輸入一個正弦信號,然後以頻率fs採樣--按照 Nyquist定理,採樣頻率至少兩倍於輸入信號。
  • 28納米CMOS模數轉換器推動寬帶軟體定義系統並樹立新的性能基準
    (ADI)最近推出AD9208,屬於新的高速模數轉換器(A/D轉換器)系列。這款模數轉換器專為千兆赫茲帶寬應用而設計,能夠滿足4G/5G多頻段無線通信基站對更高頻譜效率的需求。該器件也能達到多標準生產儀器儀表降低運行時間的目標,並為防務電子應用提供更大偵測範圍和更高靈敏度。基於28納米CMOS技術,AD9208可實現業界領先的帶寬和動態範圍,覆蓋最多的信號頻段數。
  • AD811視頻運算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打開APP AD811視頻運算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發表於 2017-11-16 11:00:21 高滑晰度電視(HDTV)兼容的系統、視顏線路驅動器、視頻分配放大器、模數轉換器與數模轉換器的緩衝器、直流恢復電路,超聲醫學、性能鑑定試驗(PET),射線和計數器設備等各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AWG介紹一:工作原理和主要技術指標
    光纖在線特約編輯萬助軍供稿:在光纖通信系統中,最早商用的DWDM模塊是由多個三埠的介質膜濾波器(TFF)串聯而成,但是當信道數大於16時,基於TFF技術的DWDM模塊因損耗太大,不能滿足應用需求。陣列波導光柵(AWG)應運而生,成為32通道以上DWDM模塊的主要技術途徑。
  • 基於DPWM的高速高精度積分型模數轉換器
    主要有積分型、逐次逼近型和∑-△型模/數轉換器積分型A/D轉換器一般採用雙斜積分方式,其原理是將輸入電壓轉換成時間(脈衝寬度信號)或頻率(脈衝頻率),然後由定時器/計數器獲得數字值。優點是用簡單電路就能獲得高解析度;缺點是由於轉換精度依賴於積分時間,轉換速率較低。∑-△型A/D轉換器由積分器、比較器、1位D/A轉換器和數字濾波器等組成,其原理上近似於積分型,將輸入電壓轉換成時間(脈衝寬度)信號,經數字濾波器處理後得到數字值。
  • 快速搞懂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但其本質原理依然逃不出這2大示波器類別。模擬示波器是屬於早期的示波器,主要基於陰極射線管(也叫顯像管,曾廣泛應用於早期的電視機、顯示器)打出的電子束通過水平偏轉和垂直偏轉系統,打在屏幕的螢光物質上顯示波形。然而到了現在,模擬示波器所剩下的優點,似乎就只有價格了。
  • 數位相機的工作原理
    數位相機可以說是更廣義的電子影像處理技術中的一類,其光學成像系統和常規的照相機並無差別,然而影像記錄的方式卻完全不同。常規相機使用的是化學光感材料,而數位相機使用的是一組光電耦合器件(CCD)。  由於CCD輸出的是模擬信號,因此需要使用一個ADC(模數轉換器)器件來進行數位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