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作曲線之前, 需要提前準備以下內容:
1.儀器有 Barbieri spectro LFp, Barbieri spectro swing, x.rite ilpro 或 il prov2。在此, 首推使用Barbierispectro LFp,此儀器是目前市面上專門為大尺寸印刷、平板印刷擊工業印刷的各種反射或投射材料設計而成自動化分光光度計。不僅可以測量市面上大多數材料, 不論卷材還是板材, 而且具備自動調白及測量模式, 可省去手動測量色塊的的間, 提高測量精度。
2.PrintFactory(NFR, Not For Resale) ,此類許可具備製作曲線的功能。
3.要確定安裝的 printFactory 版本中有所需要製作的解析度及驅動。
4.需要製作曲線的uv印表機。請確定需要製作曲線的uv印表機物理狀態及實時狀態穩定,無步進或飛墨等現象,以給客戶打樣的標準為參考標準。要儘可能保證製作曲線時的環境與客戶生產時的環境相近或者一致。
本次說明, 將以使用 Barbieri spectro LFp 儀器製作車貼 6C 6pass 曲線為例, 簡單地描述一下製作曲線的整個流程。
1.按照軟體正常安裝流程安裝軟體, 激活許可, 並將許可固定在電腦上。軟體安裝、許可激活等操作。
2.打開printFactory文件.輸出設備,新建,選擇需要製作曲線的機型及輸出位置。
3.打開Calibrator,兩個打開方式:方式一: 雙擊打開桌面上的 Calibrator圖標:方式二: 在R1p界面中右上角工具欄中第六個圖標(前往 Calibrator )。第一次打開 Calibrator模塊, 需要選擇一下語言及單位, 一般默認選擇簡體中文和毫米: 點擊確定後, 就會彈出中文版界面的 Calibrator 模塊界面。
4.進入Calibrator界面, 首先選擇一下測量儀器。printFactory 軟體兼容市面上大多數的測量儀器, 而且無需額外安裝儀器驅動, 可以直連識別。在首選項中選擇儀器, 找Barbieri spectro LFp , 然後軟體會自動識別儀器。當全部信息顯示為Yes, 就表示已經成功連接。此時, 我們需要選擇一下色塊大小、掃描模式、掃描速度、測量精度、測量模式及測量頭孔徑大小等參數。其中, 色塊大小為 l0mm, 測量速度為 Fast Mode ( 快速模式), 測量模式為 Reflection (反射), 測量精度為 Fast ( 快速, 一般), 測量條件為 M0 , 測量孔徑為8mm, 確定完畢後, 點擊 oK。
5.在 Calibrator界面中選中V1sU引擎的創建pMM圖標:
6.在彈出的窗口中,模式,介質類型及解析度,設置完成後, 點擊oK及下一步:
7.在配置文件名稱和信息窗口中:
介質欄目中輸入材料名稱,建議介質名稱命名前面為中文拼音,後面為該材料的英文名字, 以便中國或國外客戶三能識別, 例如: Bei」iaopp Adhesivepp:
pMM 名稱自動識別為列印解析度:
介質類型選擇: 外觀 (反射材料), 內光 (燈片), 紡織品: 填寫完畢後, 點擊下一步。
8.在線性測量窗口中, 點擊列印, 在彈出的小窗口中可以選擇列印位置、列印距離、列印次數及列印方向, 點擊 oK 後即可列印色塊。
在窗口的左上角, 有著各個顏色通道的輸出, 一般默認為100%。一般情況下, 不需要調整此處的墨量輸出。只有在紡織及噴繪等方面, pass 數較高, 因墨量過重, 墨水無法及時乾燥而出現產生流動, 影響到正常的色塊信息時, 才進行墨量的截取。默認的每種油墨的色塊數為32 ,當測量出現跳色而無法將其從方面排除時, 可適當降低色塊數。
9.列印出來後, 左邊為儀器識別的色塊信息, 右邊為了眼識別單通道線性梯尺, 可人中讀取此解析度下的單通道數值。請將文件左邊的色塊剪下, 放在 Barbieri spetro LFp 靜電板上的固定範圍內。點擊測量, 儀器將開始自動調白及測量色塊信息。
10.測量完畢後, 點擊測量處的保存, 將數據保存下來。當需要製作多條曲線時, 數據很容易混淆, 因此, 建議使用pMM命名方式對數據進行命名。如此一來, 當下次再度需要使用測量的數據時, 可以一目了然地識別與使用。數據保存完畢後, 點擊下一步。
11.在印表機的色域窗口中, 可綜合根據以下幾種方式來確定單通道墨量的數值:
方法一: 人列印出來的文件右邊單通道線性梯尺, 人淺墨量往深墨量方向看去, 顏色隨著墨量增加更加鮮豔且在下一個色塊開始發暗的數值, 作為最大墨量值
方法二: 在方法一的前提下, 尋找在最大墨量值附近Lab值最合適的墨量, 一般K的L值越小越好, C的.b 絕對值越大越好, M的a值越大越好, Y 的b值越大越好:
方法一: 在方法二調節墨量值時, 注意查看窗口左邊的Lab二維圖, 每條顏色線應該是過渡平滑的曲線。如出現明顯波動, 請重新測量或重新列印, 直到曲線平滑。確定完單通道墨量後, 點擊下一步:
12.在油墨拆分窗口中, 可以看到各顏色的平滑情況及檢驗前兩步的正確性。在此處, 軟體會先做一次優化處理, 讓顏色的輸出更加平滑, 這點可以從各顏色曲線的平滑程度上看出來。此外, 如果之前測量的數據存在較大的信息偏差時, 經優化後還是無法彌補時, 顏色的曲線將不會非常平滑, 而會出現向上或者向下的波動, 此時, 就需要返回到線性測量那個步驟, 重新測量或重新列印測量,直到這個步驟的曲線相對更加平滑: 如果截取單通道的墨量存在不合理或者線性測量數據有誤時, 輸入的數值跟顯示的數值, 就會有所差別, 此時, 需要返回到單通道墨量截取(列印的色域) 重新調整微調墨量, 或者回到線性測量重新測量或重新列印測量, 直到這個窗口中各顏色通道平滑且輸出值與截取的墨量值一致。
在此步, 還需要存在一點需要注意。當存在淺色膜通道時, 軟體提供 Ecosave, Medium, Balanced(Default), High, Higher, Maximum 等淺墨參與方式, 而且可以手動拉動淺墨的A 號來調節每個淺墨參與方式狀態下的墨量, 讓顏色的輸出更加順滑, 三更加省墨。
13.調整完成後, 點擊一下列印, 文中可以看到 C、M、 Y、K、C+Y、C+M、M+Y 的漸變情況和跳色情況。在此處, 可以看到二次色 ( C+Y 、C+M 和 M+Y ) 的疊色情況及過渡情況。如果疊色出現墨量過重或者不足的情況時, 可通過加減單通道墨量進行調節。如果各色過渡不好時, 下面的7 個過渡圈圖容易出現非常明顯的跳色或光圈。確保這步中的顏色過渡和墨量及疊色墨量無誤後, 點擊下一步。
14.在墨量限制窗口中, 首先點擊列印, 此文件分為 4 個模塊, 第一和第二模塊, 單色及疊色漸變及過渡圖,與第l0步的內容一致,主要是再度檢驗油墨拆分部分的墨量截取和墨量,第四模塊, 總墨量圖, 人此處可以看到一色及四色的墨量情況。觀察及截取墨量的方式為:在標準觀察環境下 ( 外光為日光, 內光為背打燈), 人低墨量往高墨量看去, 當大部分顏色隨著墨量的增加而不發生了眼可見的明顯顏色變化,比如此處選擇的總墨量為 270。此時的藍色已不發生明顯的顏色變化, 而綠色、紅色及黑色三已經開始摻入足量的黑色, 開始往發
暗、發黑的方向轉變也。這就表明, 隨著墨量的增加, 只會造成墨量堆積、墨水浪費, 對顏色的影響已經非常小。此時, 就可以開始截取, 以實現節省墨量、不堆墨且不影響顏色整體效果的目的。墨量選取完畢後, 填入總墨量限制方框中, 點擊下一步。
15.在配置文件類型窗口中,共有兩個模塊,第一個是軟體自帶的 printFactory Calibrator 模塊,將使用 printFactory Calibrator模塊生成 V1sU 配置文件: 第二個是使用第一方軟體。通常,我們都使用軟體自帶模塊進行生成配置文件。軟體自帶的目標文件分為 EC12002。 點擊列印, 選擇列印位置、方向、他數。
16.將列印出來的測試圖剪下, 放在 Barbieri spetro LFp 靜電板上的固定範圍內, 點擊下一步。
17.在測量測試圖窗口中, 點擊測量, 儀器將開始自動校白及測量色塊信息。測量完畢後, 點擊測量處的保存, 將數據保存下來。當需要製作多條曲線時, 數據很容易混淆, 因此, 建議使用pMM 命名方式對數據進行命名。如此一來, 當下次再度需要使用測量的數據時, 可以一目了然地識別與使用。數據保存完畢後, 點擊下一步。此時, 軟體就會自動開始計算。待計算完畢, 會自動跳轉到評價窗口。
18.在評價窗口中, 可以看到變體、計算完成後的色域情況及與國際標準的色差值等信息。其中, 人計算完成的色域情況可以看到, 此 V1sU 色域的大小及表面光滑程度。表面不光滑則表明測試圖的測量數據有偏差, 需要重新測量: 表面光滑則表明測試圖的測量數據正確。顏色色域的大小則表明此機器、墨水的組合所能列印出來的顏色多少。色域越大, 所能列印和呈現的顏色越多, 反之同理。
此外, 推薦使用 perceptual (可感知) 作為參考變體。其中, 可感知是指保留各顏色之間的對應關係, 將機器的色域壓縮到參考標準色域中, 讓機器使用參考標準的顏色關係進行輸出。
19.點擊鉛筆, 可進入分色模式UCR : 底色去除: 將會在青品黃暗調黑的區域用單色黑來取代GCR 灰成分替代: 使用黑色替換青品黃組成的灰色
GCR 2: 比 GCR 更強的黑替代
GCR Max: 最強的黑替代
Min K: 與 GCR 相反, 限制也黑成分的使用
Max K: 投入儘可能多的黑色
Much K: 與Max K 類似, 但是過渡比較平滑。犧牲最小的黑來保證顏色的平滑過渡。
黑起始指的是黑墨開始代替青品黃墨的起點
定義也最大允許使用多少黑墨。
例如: 設置為 80%, 則在 80%到 100%間不會再進行黑替代。這使得可以產生一些深綠或者深紅的深色調顏色。在正常列印條件下, Max K 可以保留在默認設置的 100%。色彩引擎將默認允許K 被 CMY 替代, 顏色允許暗色調略有變化。
定義也允許在飽和顏色中進行黑替換的範圍。
例如: 設置為 90%, 製作暗紅色。這意味著, 超過 90%之後, 顏色中就不會有黑存在, 暗紅色將只有青品黃來參與。
這主要用於某些特定條件下, 在完全飽和的顏色中不需要黑色參與。對於正常列印條件, 建議默認設置為 100%。
注意: 所有的黑替代的過渡都是漸進式, 而且整個過渡必須是平滑往上走的。
20.點擊下一步, 進入曲線結果, 再點擊完成 ( Finish ), 完成曲線製作。
當遇到一些顏色的特別需求, 例如: 中國紅, 可通過 DeviceLink 工具來調整顏色。
1.打開 Calibrator, 點擊介質的相關模式, 點中perceptual 並右鍵單擊, 選擇 "添加 DeviceLink"
2.參考選擇 "1so coated v2"
3.檢查 "Red"裡l00%的品黃比例, 如差距較大, 可以點擊以下按鈕進行調整
4.輸入和品色的差距值並點 oK
5.會看到此處會顯示 1so coated v2 , 那代表調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