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物質有多少?科學家算了出來,加上暗物質也只有31%

2020-10-04 八兩科學

  當今宇宙,也就是人類通過眼睛或探測器、望遠鏡等看到的恆星、星系、塵埃,只佔宇宙物質總量的一丟丟而已,其餘的都是暗物質和更神秘的暗能量。在過去幾十年裡,科學家很難準確地計算出三者的比例。不過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稱,美國科學家對宇宙物質總量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結果顯示,普通物質和看不見的暗物質(dark matter)的總和佔宇宙物質總量的31.5%,剩餘的68.5%都是暗能量(dark energy)。

  據悉,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天文學家穆罕默德·阿卜杜拉(Mohamed Abdullah)團隊通過使用了一系列工具和「銀河軌道(galactic orbit)」的方法來計算宇宙中有多少物質。為了計算這一點,他們首先研究了單個星系中的物質,然後研究了它如何繞過相鄰星系,最後擴大到整個宇宙。

  算出的結果是,物質(普通物質+暗物質)佔宇宙的31.5%,其餘部分是由「未知形式的能量」的暗能量構成。而在31.5%的物質中,80%是由暗物質組成。也就是說在整個宇宙中,氣體、塵埃、行星、恆星、星系團僅佔20%,有點微不足道呀。

  阿卜杜拉表示:「如果把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空間中,那麼它的平均質量密度就相當於每立方米只有大約六個氫原子。雖然我們知道80%的物質是暗物質,但實際上,大多數物質不是由氫原子組成,而是由天文學家尚未理解的一種物質組成。」

  他補充解釋,要準確地確定宇宙中有多少物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既依賴於觀測,也依賴於模擬。為此團隊開發出一種準確性超過98%的測量星團質量的工具,藉此分析了「斯隆數字巡天調查」望遠鏡收集的觀測數據,並創建了星系團目錄「GalWCat19」。然後將這些星團與星系的數值模擬進行比較,以計算宇宙中物質總量,得出了誤差不超過1.3%的31.5%的宇宙物質總量。

  既然宇宙中的暗物質是看不見的,為何科學家都傾向於相信它們是存在宇宙中的呢?答案很簡單,看不見但可以算出來。科學家能夠知道這些物質與能量的存在,不是它們所發出的光、電波、X光等,而是重力效應。

  其實暗物質的發現跟一位叫薇拉·魯賓(Vera Rubin)女天文學家有關,她在1970年研究銀河系與其他大型渦狀星系的運動時,發現星系中心外圍的恆星速率並沒有如預期地減慢。恆星速率未減,又沒有被速度扯散,必須有大量的物質在束縛這些高速運動的恆星。由於看不見、摸不著、又不發出電磁波,實在是搞不懂是什麼,所以稱之為「暗物質」。

  舉個簡單的例子:

  太陽系裡,水星公轉的速度最快,繞太陽運行一周只需要88天,接著金星224天、地球365天、火星687天、木星12年等。換句話說,行星的速度是由裡到外、從快到慢的模式,非常符合克卜勒定律。但是在螺旋星系(Spiral Galaxy)裡,所謂的克卜勒定律或者牛頓定律都不適用,因為在螺旋星系裡,行星從裡到外的速度都沒有變化。

  那咋辦?難道要承認牛頓定律是錯的嗎?要是承認牛頓定律是錯的,那整個人類的物理學基礎都要改寫了。所以科學家認為,這些螺旋星系外面包裹了暗物質,而暗物質也是有萬有引力的。這樣一來,螺旋星系的速度不變,又不用把牛頓嚇得從棺材裡跳出來。

  總的來說,暗物質非常神秘、無影無形,從本質上它還是天文學家對宇宙觀察中推測出來的理論模型,因為至今找不到證明暗物質存在的證據。所以暗物質是現代天文學中最尷尬而又令科學家抓狂的一個謎。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虛擬宇宙中探測暗物質
    科學家對冷暗物質模型中可以形成的各類暗暈的數量和內部結構很有興趣,因為這可以幫我們計算在真實宇宙中探測到暗物質的可能性。圖源:國家天文臺 儘管這項研究給出的暗物質暈圖像是計算機模擬,但這些模擬本身就建立在實際觀測數據的基礎上。對天文學家來說,用正確的技術就可以把這項研究複製到真實的夜空中。博塞說:我們的模擬的初始條件是基於真實的CMB(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觀測數據,這些數據由普朗克衛星測得,它能告訴我們宇宙的成分是什麼,以及需要往模擬中放多少暗物質。
  • 宇宙中是否真的有暗物質?暗物質必須存在
    的確,暗物質的確是一種神秘的存在,即使是相對於奧妙無窮的宇宙而言,暗物質的神秘色彩仍然是眾多宇宙物質的佼佼者。暗物質之所以如此神秘,就在於其看不到,摸不著,從來也沒有被任何方法觀測到。可以說,暗物質的誕生源於假象,而存在也依賴於假象,那麼,這種假象的事物是否真實存在於宇宙之中呢?是的,它真實存在,它也必須存在。
  •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什麼,它在宇宙中有什麼作用?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什麼,它在宇宙中有什麼作用?,不過科學家認為宇宙中除了能夠看到的物質,還有一種我們看不到的物質,這種物質被稱為是暗物質,可能很多朋友對暗物質並不是很了解!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中有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暗物質,暗物質是能夠主導宇宙不斷膨脹的物質,但是這種物質非常的神奇,它不會和任何的物質發生反應,所以我們也看不到這種物質,科學家認為暗物質能夠釋放出暗能量,暗能量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量,能夠推動整個宇宙的運動,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尋找暗物質,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百分之90的物質都是暗物質,而可見物質佔到了宇宙總質量的百分之
  • 物質和暗物質的總和佔宇宙的31.5% 暗能量佔68.5%
    物質和暗物質的總和佔宇宙的31.5% 暗能量佔68.5%(神秘的地球uux.cn同時,我們知道剩餘的宇宙成分是正常物質。準確地計算宇宙中暗物質、暗能量以及正常物質的比例很難,但目前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用於確定這些物質的相應比例。依據他們的計算,正常物質和暗物質的總和佔宇宙物質-能量密度的31.5%,剩餘的暗能量佔68.5%。
  • 宇宙中的暗物質找不到,科學家又想出了「熱暗物質」模型!
    在上個世紀,研究星系運動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特性的天文學家們認識到,宇宙中大部分物質是不可見的。宇宙中大約84%的物質是「黑暗」物質,既不發光,也不發出任何其他已知的輻射,因此它被稱為暗物質。暗物質的另一個主要特性是,暗物質只通過引力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例如,它不攜帶電磁電荷。
  • 大爆炸、暗物質與宇宙的命運
    宇宙到底是如何構成的?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時間。按照目前宇宙物理學的理論,宇宙起源於一場宇宙大爆炸。宇宙的形成是目前人類的終極問題,對於宇宙大爆炸的探索,科學家們是否已經有答案了呢?宇宙是如何膨脹的?宇宙有可能還會再爆炸一次嗎?暗物質又如何被發現?人類是否將會陷入永恆的孤寂?
  • 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什麼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暗物質.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就是不與現觀察到、發現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但是卻可以觀察引力來判斷他們的存在,就是說暗物質其實是與引力相互作用的,這是為什麼?牛頓的引力定律指出,引力是萬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這種作用力隨著物質的質量的變化而變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引力是時空彎曲導致的,也就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其實一種時空曲率,不存在物質之間相互拉扯的引力,如果按照牛頓力學來解釋暗物質的存在,明顯說不通,因為物質的基礎屬性就是具備質量,有質量的物質就有引力存在,有引力的存在就要相互作用,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暗物質卻不與我們觀察發現的物質發生作用,因此我們可以說
  • 什麼是物質?什麼是暗物質?暗物質的提出有什麼詭異現象?
    但如果把所有看得見又摸得著的物質相加起來,也只佔據了宇宙大約5%的組成部分。相比之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暗物質,對宇宙來說可能更加重要,它構成了宇宙黑暗而神秘的另一面。    暗物質構成了宇宙中大約1/4的物質,並幫忙塑造出星系宏偉而壯麗的場景。然而,儘管我們費盡心力去尋找它,這位神秘的星系建築師仍然在躲避人類的偵察。幾十年來,我們對暗物質的所有了解都不是通過直接觀察得來的。
  •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什麼東西?
    其實到現在為止我們仍然無法確定暗物質到底是什麼東西!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直接觀測到暗物質,僅僅是通過觀測星系的非常規運動得出的結論!但我們無比確信存在著這樣的物質!最早提出暗物質概念的是天文學家卡普坦,早在1922年他就通過觀測星系異常運動認為星系內部存在看不見的物質在作用著,但早期的研究並未引起太多的重視,隨後不斷有天文學家介入研究,但一直未有令人信服的觀測結果!到了1939年,天文學家巴布科克相當深入的研究了M31(仙女星系)之後得出了比較可靠的結論,其外圍的運動速度遠遠要比克卜勒定律計算的結果要大!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探索暗物質有什麼進展了?
    本僧掐指一算,宇宙中可見物質佔4.9%,暗物質佔26.8%,暗能量佔68.3%, 話說到這份上,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假設你隨手指著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說「那恆星有五顆行星十顆衛星」,蒙中的概率是萬分之一,那麼天文學家用最尖端科技,要蒙中這個數字的概率也就百分之一。科學越到前沿越不靠譜,這是主基調。比如這個:某牛叉物理學家提出的膜宇宙模型。
  • 宇宙中物質約佔總質能的31% 暗能量佔剩下的約69%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科學家在最近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指出,他們通過一種新方法正確地測量了宇宙物質的總量。宇宙物質(包括普通物質和暗物質)約佔宇宙總質量的31%,不可見暗能量約佔其餘的69%。  本文第一作者穆罕默德·阿卜杜拉(Mohamedabdullah)說,確定宇宙中物質總量的成熟方法是將觀測到的每單位體積的團簇數量和質量與數學模擬的預測結果進行比較,從而可以正確測量宇宙中的物質總量。  物質比例越高,團簇越多。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包括正確測量集群的數量,很難測量容易解決的集群的質量。因為很多物質都是天文望遠鏡看不見的暗物質。
  • 暗物質是什麼,這種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質構建了宇宙的結構嗎?
    大多數天文學家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宇宙中不可見的物質遠遠多於我們所能看到的。科學家認為,包括所有行星、恆星和星系在內的可見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能量的4%左右,未知物質佔宇宙總質量能量的96%。其中,暗物質佔宇宙的23%,73%是一種加速宇宙膨脹的暗能量。宇宙中的暗物質比構成我們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質多得多。
  • 科學家精確測量出宇宙中的物質總量
    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到底有多少呢?科學家們最近給出我們一個精確的答案。如果把所有物質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空間中,那麼它的平均質量密度就相當於每立方米只有大約六個氫原子但是,由於我們知道宇宙中大約80%的物質是暗物質,實際上,大多數物質不是由氫原子組成,而是由宇宙學家尚未理解的一種物質組成。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科學家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為GalWeight的新工具,該工具可以通過測量單個星系的軌道來計算星系團的質量。這是一種利用其成員星系的軌道來測量星系團質量的宇宙學工具。
  • 科學家從特殊星系中發現暗物質的線索,沒暗物質的星系是什麼樣?
    科學界把宇宙中的物質分為能直接看到的和不能直接看到的,並且認為不能直接看到的物質佔據了宇宙總質量的90%,那些炫麗的星系、星雲等物質只佔據了全宇宙的10%左右,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大多數星系是受到暗物質的影響維持運行的,然而近幾年天文觀測中發現了幾個完全不受暗物質影響的星系,這些星系顛覆了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地位,其中典型就是NGC 1052-DF2星系這類奇怪的超漫射星系
  • 暗物質什麼性質?會有暗物質攜帶電荷嗎?
    ,研究了一小部分暗物質粒子是否有微小的電荷。今年2月,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第一代恆星的無線電信號,以及暗物質與正常物質相互作用的可能證據。一些天文學家很快對邊緣的說法提出了質疑。與此同時,穆尼奧斯和勒布已經在研究背後的理論基礎。哈佛大學天文系系主任Loeb說:無論你如何解讀邊緣的結果,都可以用我們的研究講述一個基本的物理學故事,暗物質的本質是科學界最大的謎團之一,需要使用任何相關的新數據來解決它。
  • 外星人以暗物質形式存在?科學家思想那麼開放?允許暗物質生命?
    人類搜索外星人,最早可能要從19世紀中葉的火星人開始算起,一百多年來,各種疑似發現很多,但從來都沒有證實過外星人,外星人到底在哪裡?他們最有可能是哪種形式的生命體?一時間各種各樣的假設都提出來了,甚至認為一直找不到外星人是因為他們的生命形式根本就是我們所無法理解的!
  • 常進:科學家如何探測暗物質?
    消除了距離的不確定因素、發光的多少、強度的大小,就可以把整個天體的質量大概的估算出來。我們把這個問題引入到更宏觀,測量天體的質量。其中一種方法是測量天體的發光度,根據發光的強度算出來發光物質的質量。還有一種方法,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測量物質的質量或者天體的質量,即是去測量速度和距離的關係,把速度和距離測出來了,天體的質量就可以測出來。
  • 如同在月球照片上找到一隻跳蚤,科學家在超算中讓暗物質「現形」
    現有的宇宙學理論認為宇宙的構成主要有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構成,我們常說的物質為可見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的4%左右,暗物質佔了26.8%,剩下的就都是暗能量了。暗物質雖然比可見物質多了6倍多,但是由於非常難觀測,所以它在宇宙中的狀態一直不為人所知,不過近日媒體報導我國科學家首次獲得宇宙全尺寸按暈內部結構高清圖
  • 最精確宇宙物質總量佔比揭曉 暗能量佔69%
    這些物質中,暗物質佔高達80%,而我們熟悉的像星體、星系、塵埃和氣體這些常規物質僅佔20%近期一份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研究稱,算出了至今為止最準確的宇宙中物質、暗能量
  •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解密
    這4種天體中,>(溫馨提示:文章的後面有視頻連結哦)80多年前,天文學家仔細觀察了一個星系團,發現繞著星系團中心旋轉的那些星系的速度特別快。我們拿著耳機線旋轉,旋轉的速度越快,手就要使更大的力抓住耳機線,要是速度夠快,手抓不穩,耳機就飛出去了。地球繞著太陽轉也是這個道理,中心提供的引力越大,能支持的旋轉速度就越大。星系繞著星系團中心轉,也是這個道理。於是提出,星系團內部必定還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物質,提供了額外的引力扯住星系不讓他們飛出去。天文學家又考察了其它星系團,結果每個星系團都有同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