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女孩自駕稻城亞丁歸途中失控,已有兩人死亡,網友:安息
隨著現在大家生活條件不斷的變好,大家都喜歡在有空的時候出去旅遊,領略祖國的風光,現在出門旅遊的方式多種多樣,有點喜歡跟團出去玩,有的則喜歡自駕遊去玩,這兩種方式各有各的好處,就看大家選擇哪種,但是出門旅遊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別是自駕遊,因為自駕遊去的都是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所以大家對路線都不熟悉,所以很容易發生意外,就在8月7日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四名成都女孩去稻城亞丁自駕遊在歸途的時候,因為車子失控飛出公路,在新龍縣墜江。目前,已找到兩人,遺憾已離世,其餘仍在搜救,希望剩下的兩人能過安全。車上四個女孩兒,均來自成都洛帶鎮。最大30歲,最小僅24歲。
網友:安息,大家出門自駕遊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去之前和回來之前,一定要了解好路況。
那麼大家在山區自駕遊的時候都應該注意什麼呢?
1.轉彎要減速鳴笛。山路駕駛時,駕駛員視點要遠且要儘量看清路面情況和路邊環境。要儘量利用路面的寬度選擇行駛路線,遇到彎道視線受阻時,應嚴格做到「減速、鳴笛、右行」,以防轉彎中遇到會車或轉彎後遇到路障而措手不及。
2.行車時不要貪看風景。山路行車,駕駛員的駕駛操作強度要比在一般道路上大,駕駛員不要觀看山間景色或窺視深澗懸崖,並儘量沿路中或近山壁一側行駛;行駛中應握緊轉向盤,切忌緊急制動,以防側滑而墜崖。
3.下坡轉彎防止甩出車道。連續的彎路是山路的主要特色之一。在轉彎時會產生離心作用,上坡時車速較慢,離心作用較弱,同時車身重心後移,令轉向不足的程度減小,車頭方向會比較好控制;下坡時,情況正好相反,由於車速快,離心作用強,車身重心前移,轉向不足的程度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汽車如果不能在入彎前有效減速,甩出車道的可能性便較大。
4.下坡可用發動機制動。一般性的連續坡道,應選用2或3擋,載重車也可選擇一檔,目的是使車輛保有足夠的爬坡動力。如果上坡時用了較高的擋位,當發動機出現動力不足現象時,應立即減擋,當順序減擋不成功時,可越級減擋。下坡時候可適當放在低檔位,利用發動機制動。
5.上山途中車子突然熄火問題,車主在這個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防止車輛後溜,在踏下制動踏板的同時,左腳踏下離合器踏板,然後重新啟動發動機,緩慢起步,均勻加油,逐漸鬆開離合器踏板,同時鬆開腳、手制動,隨即加大油門,車輛就可以繼續前進了。
6.山路彎道多。彎道多,影響了開車的視線,對於前面的情況不了解。白天,進入彎道前要鳴笛示意,若對方有來車,也相應的鳴笛,(夜間在進入彎道前變換一下遠光、近光,用燈光提醒對方)那麼就知道對方有來車,減速會車,提高安全。
7.彎道的切彎問題。「切彎」是指在進入彎道前,自己本來是在外道行駛時,進入彎道時變道進入內道,這樣做可以減少車的轉彎半徑,減少轉彎離心力的動作。這個動作在F1賽事常見,但不建議在XXX的山路上使用。專用賽道是單向行駛的,對方沒有來車,而XXX的山路上對面就隨時有來車,你「切彎」過去,正好面對對面來車,很危險!
在山路上行車,最為關鍵的是把握好自己的駕駛節奏和行車路線,和公路環境不同,駕駛者可以不必完全遵守靠右側行駛的原則。特別是在山路狹窄的情況下,在對面無來車的前提下,將車的位置固定在道路的中間才是上上之策。一旦遇到對面來車,只需稍微減速,並同時往右側回位,讓對方通過即可。這裡還有一個實際操作中的小竅門,駕駛員在遇到來車後,無需立刻回到自己一側的車道,凡是開車,就必須時刻給自己留有一點餘地,當對方臨近面前時,只需要向右讓出足以讓對方通過的距離就好,不要早早的就貼在路的最右側,因此車主一定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