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經易撰查詢,有些詞彙是敏感詞,特以同音字代替,請讀者諒解)
一、「活力男孩兒」 何鴻燊
2020年5月26日,98歲高齡的何鴻燊去世,人們叫他「賭王」,他的資產有5000億港幣,合31億美元,204億人民幣。
除了金錢光環,他熱愛祖國,熱心公益。為國家多次捐贈珍貴文物,資助體育、教育、科研發展,汶川地震他捐獻1000萬港幣善款。
他現有17位子女,他留給他們的不僅是資產,更主要的是精神,他的孩子大都勤奮、博學,才貌出眾,富家子弟卻無紈絝之氣。
何猷君手持父親照片,何鴻燊遺傳給孩子的不僅是出眾的外貌和巨額財富,更是精神
他生前生後,身邊妻妾子女環繞,盡享齊人之福。他也曾經歷痛失子女,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劇痛。
以他的名字成立過「何鴻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訓基金會」, 在哈工大等四所高等院校設立獎學金(我們不妨簡稱為「何鴻燊獎」 ),資助各類航天人才培養項目。
何鴻燊的一生,灑脫快意,他擁有猶太、荷蘭、英國、中國,多個民族血統,他總是透著孩子般的天真赤誠,青年般的浪漫奔放,是永遠的「活力男孩兒」。
何鴻燊,無論年輕年老,都像是活力男孩兒
二、「寶藏男孩兒」諾貝爾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孤獨去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
他可是窮困潦倒?不!他富可敵國!
他可是眾叛親離?不!他根本沒有親人,終生未娶。
他是愛國實業家,卻客死他國。
他創造了無數財富,卻過著儉樸的生活。
諾貝爾獎章
他立下遺囑,將3100萬瑞典克朗交由專門機構打理,用每年產生的利息設立以他名字命名的獎金——「諾貝爾獎」。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授獎,單項獎金42000美元,是當時英國皇家學會朗福德獎金的70倍,是20年後世界頂尖科研機構卡文迪許實驗室全年研究經費的4.2倍。
與財富相比,他更大的成就是科學發明,一生有統計的發明專利355項。他不僅僅是嚴謹的科學家,他還是詩人、作家,他在多國開設炸藥工廠,投資石油公司。
青年諾貝爾
諾貝爾是永遠挖掘不完的寶藏,他精通瑞典語、俄語、德語、法語、英語、義大利語,他是個被科學研究耽誤的思想家、詩人和作家……用現在的話說,他是個「寶藏男孩兒」。
把這兩位放在一起可是強行對比、惡意消費?不!這是對他們的尊重與緬懷。撇開時空的局限,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僅都留下巨額財富,還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專項獎金或基金,惠澤後人。他們又有很多不同,一個風流倜儻,擁有4位太太,子女眾多。一位終生未娶,孤獨一生。他們各自的人生有輝煌,有遺憾,但都給人類留下了寶貴遺產,既是物質方面的,更是精神方面的。
三、諾貝爾是永遠挖掘不完的「寶藏」
01 諾貝爾對人類社會的貢獻
諾貝爾為社會做出過兩項巨大的貢獻:第1是雷管炸藥的發明,第2是創立了諾貝爾獎。
青年諾貝爾2
諾貝爾獎涉及5個領域:化學、物理、生物或醫學、文學、和平。諾貝爾設立這5個獎項,和他的研究領域密切相關。
諾貝爾是一名化學家、工程師,還是名實業家。因為初戀很早過世,也因為自己晚年疾病纏身,他對醫學也非常關注。他本人興趣很廣泛,他寫詩,寫劇本、小說,雖然沒有被發表,但是這些廣泛的興趣可能就是他設立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
諾貝爾這一生,從科學貢獻上說,他個人擁有355項專利。他在很多國家都開設了工廠,他還投資石油工業,積累的財富不計其數。
諾貝爾的工廠主要是詐藥廠,和平時期,炸藥在開礦、修鐵路、修運河等很多場合都應用得非常廣泛,所以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中年諾貝爾
他的詐藥常用在大型工程上,比如炸通阿爾卑斯山修隧道,比如瑞士鐵路線、希臘運河的修建,詐藥的使用都極大節省了人力,在19世紀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時期,詐藥有了極大的需求,因此諾貝爾在21個國家建立了93個工廠,這使他成為那個時代的工業巨頭。與賭王在各國的業務相比,諾貝爾的實業足可相提並論。
腰纏萬貫不足以形容他,富可敵國或許也有些遜色。諾貝爾的兩個哥哥經營俄國巴庫油田,掌握著俄國的石油命脈,諾貝爾在那裡也有大量股份。
作為實業家,諾貝爾是非常成功的。作為化學家,他發明了雷管、詐藥,還發明了人造絲、仿造橡皮、皮革、硝酸纖維素漆等等,他還提高了電瓶、電話的質量,有人說他獲得了多少專利是難以確切估計的,確切統計的有355項,他的研究範圍廣泛,涉獵化學、物理學,這是他設立這兩項諾貝爾獎的主要原因。
諾貝爾不僅是科學家,還是思想家
02 諾貝爾的成長經歷
1833年,諾貝爾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個貴族家庭,富裕,更富有知識。父親不僅是發明家,還是位建築學家,母親的先輩曾是瑞典有名的博物學家。
諾貝爾出生這一年,父親到俄國從事機器製造生意。9歲時,母親帶著諾貝爾和他的兩個哥哥一起去了俄國,他們兄弟三人一直接受瑞典和俄國私人教師的教育,俄國教師中有一位是著名的化學家吉尼,他第一個合成了苯胺,主要用於製造染料、藥物、樹脂,還可以用作橡膠硫化促進劑。諾貝爾後來在化學方面的成就與這位老師不無關係。
17歲時,諾貝爾先後到德國、法國、義大利、美國學習,他成了一名優秀的語言學家,能流利地說瑞典語、俄語、德語、法語、英語、義大利語。
諾貝爾在美國曾師從著名的船舶設計家,還學習有關機械製造技術。諾貝爾不僅痴迷化學,還喜歡物理,動手能力極強,他的第一批專利是氣壓表、水錶、晴雨表。
他的學習能力之強,涉獵之廣,令人乍舌,這得是什麼樣的天才啊?
從美國回俄國聖彼得堡後,諾貝爾和兩個哥哥都在父親的工廠工作,又獲得了很多有價值的實際經驗。
03 「詐藥之父諾貝爾」一生痴迷詐藥研究
說到詐藥,我國應是最早引領世界潮流的國家,四大發明之一的黑火藥是一種混合物, 由硝石、硫磺和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諾貝爾經常接觸的詐藥是黃火藥,是一種純淨無硝化甘油。確切地說,消化甘油是義大利化學家蘇雷羅發明的,但諾貝爾發明了用雷管引爆它的方法。
在研究詐藥的過程中,諾貝爾的父親是引路人,他也是位發明家,痴迷於詐藥研究,他想給水雷找到更好的詐藥,吉尼建議用消化甘油。這是一種不易控制的詐藥,在使用和運送過程中曾炸死炸傷很多人。諾貝爾的貢獻是把硝化甘油和硅藻土以3:1的比例混合起來,基本沒有了危險,他還發明了雷管,用小爆炸引發詐藥的大爆炸,更增加了使用詐藥的安全可靠性。
我們羨慕諾貝爾的成就,驚嘆他的天才,但任何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就改性詐藥而言,諾貝爾父子進行了多年嘗試,也付出過沉重代價。
1864年,他們在斯德哥爾摩的工廠爆炸,炸死了幾個人,其中包括諾貝爾的弟弟。瑞典當局關停了他們的實驗室和工廠。
實驗過程常常伴隨危險
他們把實驗室搬到了一艘駁船上,也不斷遭到沿岸居民的抗議驅逐,不得不經常轉移。他一幹就是4年多,進行過400多次試驗。
有一次,他引爆了雷管,等待實驗結果,突然一聲巨響,煙霧瀰漫,人們以為他必死無疑!過了一會,他從硝煙中走了出來,鮮血淋淋,卻狂喜地大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自此,雷管引爆詐藥技術問世。
1867年,諾貝爾發明了烈性詐藥——三硝基甘油和硅藻上的混合物,又名「達納詐藥」。
1875年,諾貝爾又發明了「無煙火藥」。可以說,諾貝爾是詐藥之父,他發明詐藥的初衷是和平生產,他也一直致力於提高詐藥的可控性。但他發明的詐藥被用於戰爭,使許多人喪生。
這令諾貝爾痛苦異常,內心備受煎熬。諾貝爾一生厭惡戰爭,他說這是所有罪惡中最可恨的事,他聲明他的爆炸是人類和平事業有用的工具,他想為和平多做些貢獻,恐怕這是他設立諾貝爾和平獎的主要原因。
諾貝爾痛心自己的發明用於戰爭
04 諾貝爾的愛情,無奈遺憾
這麼高智商又極有錢的諾貝爾,竟然一生未婚,他在科學、實業,甚至文學藝術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無數成果,但最該滋養人類的愛情,給他帶來的卻是更多的苦澀、無奈和遺憾!查詢網頁,有人惡搞諾貝爾情商低,因為不會撩妹,嚇跑了幾位女性。有人說諾貝爾獎不設數學獎,是因為有位數學家是他的情敵,這些說法都是子虛烏有。
1851年,18歲的諾貝爾在巴黎求學時,邂逅了一位瑞典姑娘,他們曾深深相愛過,不幸的是女孩因肺結核暴卒,諾貝爾悲痛欲絕,他不再考慮感情之事,全身心沉浸於科學研究。
諾貝爾43歲時,因為實驗繁忙,需要找為保姆料理食宿,他登載了一則廣告:「一位上了年紀的紳士非常富有,很有涵養,寓居巴黎……希望尋找一位同樣成熟的淑女擔任秘書和管家……」
33歲的貝達是位家庭教師,懂數國語言,讓諾貝爾非常滿意,諾貝爾給貝達的酬金非常豐厚,其實他愛上了貝達,貝達卻正在與一位男爵戀愛,只是男爵的母親嫌棄貝達出身低下,百般阻撓。貝達把諾貝爾當成朋友傾訴苦惱,諾貝爾讓貝達離開男爵,說他會讓她幸福。但貝達和男爵還互相深愛,有一天,貝達趁諾貝爾不在,不辭而別。之後再通訊,她已成為男爵夫人。
歐洲女孩,圖片與本文無關
諾貝爾一生不僅發明了雷管、「達納詐藥」和「無煙詐藥」,他的研究涉及化學、生物學、纖維學、醫學、生理學等各個領域,僅發明專利就達350多項。他是石油業的大實業家,擁有巨額資產。同時,他還是個文學巨匠,寫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小說。
這位文學巨匠給自己寫的自傳卻惜墨如金,加上標點,只有108個字。仿佛他這一生沒有什麼好說的,他認為自己出生之際就該被醫生結束生命,他認為自己主要的缺點是沒有結婚,他說自己一生重要事跡是「無」。
這是一位有涵養紳士的自謙,也透露出此生遺憾。
老年諾貝爾,永遠的紳士
05 諾貝爾悽涼的晚年及遺產處置
諾貝爾晚年遭受心臟病的折磨。有意思的是,他經常接觸的詐藥消化甘油竟然是治療心臟病的藥物,0.3%的消化甘油可以治療心絞痛。
1895年,諾貝爾的身體每況愈下,他立下遺囑,獻出全部財產,用利息獎勵在物理、化學、生理學及醫學、文學、和平五個方面的傑出人士。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突發腦溢血死去,身邊只有幾個僕人。
1900年6月,諾貝爾基金會成立。
1901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5周年,首屆諾貝爾獎授獎,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人是德國物理學家倫琴,X射線的發現者。
諾貝爾遺囑手稿
結語:
諾貝爾的一生,令人唏噓,他是個被科學研究耽誤的文學家,他是個被實業家掩蓋的理想家,他醉心於事業,卻常常鬱鬱寡歡,他渴望愛情,卻孑然一身。他發明詐藥的初衷是和平建設,卻被用於戰爭摧毀生命。他的成就馳名全世界,但他是個不愛出名的人,他死後,他的名字讓很多人成了名人!
何鴻燊故去,已成歷史,歷史人物的事跡總能給我們那麼多的啟迪,願人們在吃瓜之餘仔細品味他們的榮耀遺憾,喜怒哀樂,從中汲取可以滋養心靈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