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志攜手沃可視引領智能後視鏡市場發展

2021-01-08 美通社

深圳2016年3月11日電 /美通社/ --如果給2015年的深圳電子產業選關鍵詞,除了火爆全球的「平衡車」以外,那麼改造整個產業的「智能後視鏡」也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全志科技與沃可視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推動了智能後視鏡新產品的面世。沃可視在2014年推出基於全志T2A和T8性能強大的智能後視鏡之後,智能後視鏡市場全面發展起來。

在行動裝置增長持續走弱的大環境下,這些新產品形態的出現給深圳的方案商和製造商們打下了一管雞血。尤其是後者,它的出現給車載市場投入了一枚深水炸彈,給略顯沉寂的華強北帶來了一個新方向。

亟待變革的車載市場

近十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汽車保有量也在快速增加。據公安部統計截至11月27日,全國民用機動車保有量達2.64億輛,其中汽車1.54億輛;駕駛人數量位居世界第一,汽車數量僅次於美國,居第二位。快速增長的汽車數量,為車載市場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說到車載,不得不提車載導航。在14年前,國產「威馳」GLX―i和GLX―s轎車上成功地安裝電子導航裝置,揭開了汽車導航裝置在中國應用的序幕。這種利用GPS導航的設備給出行的駕駛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所以直到2010年左右,這類型產品還在車載市場佔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與此同時,為了給司機帶來更安全、方便的駕駛體驗,業界在後面也推出了電子狗、倒車雷達、行車記錄儀等各種產品。但是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發展進程,這些產品的局限性逐漸體現出來。 

首先就是產品功能的分散。在早年,很多汽車上除了會放置導航,還會放置電子狗,倒車雷達各種設備。由於很多都有語音提示,這樣才行駛過程中有時候就會讓駕駛者注意力分散,甚至混淆,不知道該聽從哪個的指示。況且車上擺放那麼多設備,會對車內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 

其次就是產品的性能跟不上,這在車載導航上體現的美中不足。在智慧型手機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們對電子產品體驗的需求越來越高。而車載導航無論在解析度、響應速度、觸控體驗方面,都完全跟不上市場的發展需求。

再者就是車聯網帶來的新需求。近年來,車聯網概念興起,讓汽車有了聯網、通信、娛樂等各方面的需求。明顯上面提到的車載產品是無法滿足新需求的。多重需求的影響下,車載市場正在醞釀變革。

智能後視鏡初見端倪

面對車載的困境,有很多廠商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進行研發,指望研發出引領潮流的新產品。當中尤數沃可視最值一提。

沃可視的創始人在二十年前辭去公職,投入了顯示屏行業。餘總說,做顯示屏那幾年,他一直保持對國內經濟和市場發展密切觀察,讓他從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社會潮流中看到了商機——車載導航。於是餘總又毫不猶豫的投入了這個新市場,投身深耕車載領域十幾年的車視傑。在經營車視傑的過程中,由於理念的不統一,余杰最後重新組建團隊,建立了智者行天下/江西沃可視。餘總當時就預見,他的這個公司最後會成為智能後視鏡的先驅。

在創立之後,智者行天下/江西沃可視一直在車載導航領域鑽研,這個公司也一直秉承「以消費者的剛需為方向,以優質的智能安全行車產品來服務於用戶」的經營理念。開發符合實際需求的不同產品。

到了2006年,智能化汽車發展,使車載導航的發展稍顯滯後,餘總的沃可視也在這一年推出了一款名為「仙人指路」的產品。這款只具有導航功能的後視鏡被業界認為是智能後視鏡的前身。但苦於當是產業鏈的不成熟,「仙人指路」沒有形成氣候,但這一次嘗試堅定了餘總的研發方向。 

沃可視創始人余杰

沃可視的創始人余杰除了擁有著一顆堅強的中國心,同時也希望其研發的產品也具備「中國芯」。但這在當時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當時開發導航的晶片基本上都是價格昂貴的舶來貨。

在創始人的影響下,沃可視開始在國內探求一顆中國芯,並計劃用其來打造一款全新產品。這就促成了後來和全志的合作。

全志成立於2007年,作為一家移動處理器SoC無晶圓廠,憑藉雄厚的研發實力和對市場的準確研判,全志晶片在國內異軍突起,吸引了很多業者的眼光,餘總也就是在這時和全志結緣,成為了戰略合作夥伴。而兩者最後也推動了智能後視鏡這個新產品的面世。總之,智能後視鏡越來越近了。

智能後視鏡帶來的車載破局 

沃可視和全志建立合作以後,在研發上獲得了全志全方位的支持。餘總帶領著核心團隊,憑藉著他們對車載行業多年的深刻理解,與全志的核心團隊對車載晶片規格做了深入的探討。得益於沃可視的行業與研發經驗,藉助全志多年在晶片行業的技術積累與沉澱,他們為沃可視定製了一顆符合車載規格,性能出色與穩定晶片V33,從此拉開了智能後視鏡的新篇章。

進入2012年,當時行業內的主流產品依然還是中控導航,但全志和沃可視作為先驅,已經投身於更加智能的後視鏡研發中去,他們定製了晶片的底層穩定的SDK,加入了沃可視車載經驗中間件平臺X71,整合了用戶們包括導航、藍牙、電子狗、行車記錄儀等剛需,並在2013年中期大張旗鼓地舉行實景導航智能後視鏡產品全球首發。儘管當時行內很多人在吐槽,並不認同這個產品,但沃可視和全志堅信這類型產品是未來,持續投入研發,完善體驗。

沃可視在2014年推出基於全志T2A和T8性能強大的智能後視鏡之後,智能後視鏡市場終於大爆發。

以往做車載導航、電子狗、倒車雷達的廠商都投入了智能後視鏡市場。據全志表示,2014年只有10家左右廠商做這類型產品,而2015年這個數字則上漲到200至300。

從沃可視和全志合作做智能後視鏡到今日,這類產品從簡單的導航發展到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當中包括了人工後臺服務、定位設防、在線實時路況、語音助手、在線音樂、車載電話、車載WIFI、無線音頻、防眩藍鏡、電子狗、行車記錄、行車軌跡、天氣預報、倒車影像等。而這當中很多變革和創新都是在全志的支持下打造的。

首先,後視鏡模式從一邊是顯示屏,一邊是鏡子的模式改造成全鏡式電容屏和寬屏,他們甚至還一起定製了高達1280*400的解析度的8寸車規級顯示屏。

其次,全志還和沃可視一起把智能後視鏡從簡單的導航改進成實景導航。在這過程中是通過將行車記錄功能集成到後視鏡裡,通過前攝像頭將路況錄製下來,然後將實際路面疊加導航符號。這也引領了行業的發展。

再次,用魚眼鏡頭加上全志提供的視野拉平算法將後錄像、倒車攝像頭合二為一,將攝像頭的個數從傳統的前錄像、後錄像、倒車三個減少成兩個,不但降低了整機成本(3個攝像頭減為2個),還改善視角(不帶拉平算法的後視鏡只有55~65°的視角,加了拉平算法後可視角度高達170°)。這些最後都成為了智能後視鏡的標配。

為什麼偏偏是智能後視鏡? 

智能後視鏡的成功,讓沃可視和全志成為業界炙手可熱的明星。車載行業裡更是流傳這樣一句話,「大企業學華為,小企業學沃可視」。但有時候我們會想,為什麼他們研發的恰好是智能後視鏡而不是其他呢?我們不妨去探究一下。

在文章開篇提到,車聯網的發展,讓車載行業變革成為必然。但車載產品不同於一般的消費產品,只有一款處於適合位置的多功能產品才是正確的選擇,這就讓智能後視鏡成為全志和沃可視最終的選擇,其得天獨厚的的先天條件,使其成為較佳的車聯網入口。

首先,後視鏡大小不太受限制;

其次,後視鏡在車內位置屬於至高點,駕駛人員平視就可以看到(根據數據分析,開車時體驗較好的方式是平視前方,有眼角的餘光瞄一下內後視鏡或者外後視鏡,使駕駛者更加專注的開車,保障車主出入平安),是語音識別較好的位置,也是車內較佳擺放攝像頭的位置(可以實現防碰撞、夜視、預警等功能輔助駕駛);

再次,後視鏡是一個開窗口(沒有信號屏蔽),GPS、3G、4G等無線都可以往這裡放;

最後,後視鏡產品安裝簡單、線材整潔美觀。以上都是全志和沃可視把智能後視鏡作為車載破局的原因。

回到幾年前,其實很多人當時集中在中控上面進行創新,但他們沒有看到中控的結構化局限。這也體現了沃可視和全志的眼光,還有他們的創新力和執行力。

根據全志的預測,2016年,智能後視鏡將會向高畫質化(更高解析度的顯示屏、更高解析度的行車記錄)、智能化(實現人機互動-語音控制;夜視功能等)和聯網化(內置3G、4G模塊)發展,這類產品將成為智能交通的一個重要入口;車聯網的「更高維度應用」是在智能駕駛和智能交通領域)。他們也會與沃可視合作推出基於全志T3A處理器的更多智能後視鏡新品。

在全志和沃可視的努力下,再加上政府《十二五計劃》的支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工信部在聯合與車載產業相關的上下遊企業來一起制定車聯網行業標準的推動,未來的智能後視鏡,車聯網,將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相關焦點

  • 夜視天使 明鏡X93智能後視鏡導航評測
    但市場上千姿百態、功能各異的行車記錄儀產品非常多,有時候五花八門的促銷擾人心神。也許你不知道,辛辛苦苦淘來的這款產品也許並不實用,不是丟失錄像功能,就是夜間行車時無法記錄,以致於真實需要它來舉證時,卻發現原來它「無用武之地」的尷尬。近期,立志於「讓每一位車主出入平安」的沃可視推出了一款新產品:仙人指路·明鏡X93,該款產品的一大亮點的是在無論是白天還是漆黑的夜晚,行車記錄功能都能清晰記錄。
  • 360智能雲鏡S800京東首發 流媒體後視鏡大開眼界
    S800京東首發流媒體後視鏡大開眼界行車記錄儀可記錄行車途中的聲音、影像等資料,為交通事故提供證據,深受各位車主喜愛。伴隨著網際網路的急速發展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落地,行車記錄儀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增添語音操控、駕駛導航、路況播報等諸多服務,逐漸成為市場新寵。5月25日,由國內出貨量最大的行車記錄儀品牌360行車記錄儀,推出的全新智能車載產品——360智能雲鏡S800,在京東正式發售,首發價1499元。
  • 調頻FM發射 讓智能後視鏡跟車相得益彰
    有了調頻FM發射,智能後視鏡跟車輛相得益彰,再加上現在智能後視鏡的語音控制人機互動功能越來越成熟,這樣使用起智能後視鏡來就猶如跟車直接對話了,借用某廠商的一句廣告詞,「人車合一,貼地飛行」,讓它們帶我們一起飛吧!
  • 全志與平頭哥攜手合作,RISC-V已成晶片設計主流選擇
    一年之後,平頭哥陣營再次迎來重磅合作夥伴,國內重量級的智能語音晶片廠商全志科技(以下簡稱「全志」)和平頭哥達成戰略合作,全志將基於平頭哥玄鐵處理器研發全新的計算晶片,並將應用於工業控制、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領域,預計3年出貨將突破5000萬顆。全志為何選擇平頭哥的RISC-V IP?全志和平頭哥的合作將為RISC-V的發展帶來哪些新的動能?
  • 全志科技成功上市 受益消費電子浪潮
    全志科技致力於集成電路設計行業,主要產品為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晶片和智能電源管理晶片,晶片產品廣泛應用於平板電腦、網際網路機頂盒、學生電腦、看戲機、行車記錄儀等智能終端領域。公司的應用處理器晶片產品在集成了多種功能模塊的同時,優化多媒體處理能力以及用戶的輸入輸出方式。
  • 合生元攜手京東上線電商實力「新星」!沃藍系列奶粉助力新生代科學...
    新的一年,健合集團匯聚自然與科學力量再次啟航,1月7日,健合集團旗下專注母嬰營養與健康的全球領先品牌合生元,攜手京東上市合生元電商重磅新品——合生元沃藍系列嬰幼兒配方奶粉。作為合生元結合新時代餵養育兒需求匠心打造的實力「新星」,2020年3月就已獲得配方註冊制的沃藍系列奶粉,將全方位貼合現代餵養需求的極致體驗,為寶寶帶來更全面、更易吸收的營養,助力合生元進一步拓展母嬰市場,釋放更多增量和價值。
  • 天王山之戰 車機與後視鏡爭奪智能寶座
    市場上的智能雲鏡也是琳琅滿目,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款暢銷品牌——360智能雲鏡S900。>      智慧型手機行業早就祭起了大屏戰略,就連蘋果也未能免俗,從iPhone6開始推出Plus系列更大屏的手機,而這種戰火也相繼燃燒到了智能後視鏡行業,之前覺得8.2英寸的智能後視鏡已經很大了,沒有最大只有更大,而今70邁智能後視鏡,推出了8.88英寸的大屏的產品,一舉顛覆了智能後視鏡行業的三觀。
  • 智能後視鏡的功能真的實用嗎,又有哪些缺點?
    智能」一詞在當今可謂大紅大紫,甚至今天我們在汽車用品上也能找到不少與智能相關的產品。那麼這些所謂汽車智能產品是否真的能夠解決我們日常用車的需求,又有沒有必要使用呢?今天筆者就來聊聊有關「汽車智能後視鏡」的問題。智能後視鏡的出現到底解決了哪些用車需求?
  • 汽車智能後視鏡純屬噱頭?常用功能有幾個?
    「智能」一詞在當今可謂大紅大紫,甚至今天我們在汽車用品上也能找到不少與智能相關的產品。那麼這些所謂汽車智能產品是否真的能夠解決我們日常用車的需求,又有沒有必要使用呢?今天筆者就來聊聊有關「汽車智能後視鏡」的問題。智能後視鏡的出現到底解決了哪些用車需求?
  • 399全志A31s遊戲平板 colorfly E708Q1
    攜手微星、惠普、華碩,全志中國芯進軍一線品牌  國內市場風生水起,下半年,全志國際市場的開拓也是捷報頻傳。首先,「板卡之王」微星公司與全志達成合作意向,兩家研發實力雄厚的公司將聯合推出平板新品,全志為微星提供晶片支持。國際知名品牌華碩幾乎同時確定,將在其新品上採用全志晶片,據透露,華碩新品或搭載A31s晶片。10月底,惠普發布了三款全新的「Compaq」系列平板電腦,而這三款平板產品均採用的是國產晶片廠商全志科技的A31s四核處理器。
  • 專屬APP與手機互聯 美伴智能後視鏡促銷
    [ZOL汽車電子]美伴M30智能雲鏡,採用8.0英寸IPS大屏,防炫目後視鏡,前置1080P高清攝像頭,支持移動偵測,停車監控,24小時守衛車輛安全,專屬APP與手機互通互聯,可實現微信接人,軌跡回放,預約導航,視頻分享,好友互動等功能。
  • 盡享智能汽車生活,70邁智能後視鏡京東立減200元
    70邁智能後視鏡是一款聚集了行車記錄、導航、藍牙電話、語音交互和輔助駕駛等功能於一體的車載智能產品,上線不久就一舉斬獲天貓京東品類銷售冠軍,並收穫核心米粉如潮好評。而對廣大汽車智能產品愛好者來說,另一個驚喜也接踵而至,4月10號當天,京東「70邁旗艦店」中70邁智能後視鏡超級秒殺活動,立減200元,搶完即止。
  • 共建智能世界共享智能紅利 太原共識引領人工智慧新發展
    它可以智能感知煤礦生產過程中人員三違行為、設備運行狀態、作業環境變化等安全隱患,解決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難題,通過智能感知突破現有自動化、信息化瓶頸,讓中國的煤礦走上智能化發展道路。 「沒想到,咱太原也有這麼出色的人工智慧企業,有這麼厲害的人工智慧產品。」一些參觀展覽的市民豎起大拇指。
  • 差異化發展 全志A31s遊戲平板普及率提高
    2013年即將過去,回首這一年的國產平板行業依然取得出色的市場成績,而主要原因當然要歸功於國產低價四核晶片方案的迅速普及。瑞芯微RK3188、全志A31/A31s、炬力ATM7029,再加上後期發力的聯發科方案,各款晶片方案都以不同特色吸引著消費者的目光,如果您關注CPU處理性能,那RK3188無疑是其中最強者;如果是比功耗,那炬力ATM7029也是無人出其右;如果選通話平板,那聯發科方案捨我其誰;但如果您看中遊戲,那全志A31/A31s則當仁不讓,成為您最好的選擇。
  • 平板電腦出貨不忍直視,瑞芯微、全志冰火兩重天
    U6oesmc通話平板需求旺盛,晶片廠商英特爾離場Strategy Analytics手機元器件研究服務發布的最新報告《Q2 2016平板電腦應用處理器市場份額: 平板應用處理器收益下降32%》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球平板電腦應用處理器市場規模比去年同期下降34%至8.89億美元。
  • 北京大學袁曉如:智能數據可視分析
    北京大學袁曉如為大家帶來報告《智能數據可視分析》。袁曉如,北京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機器感知與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可視化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湧現了大量新穎的方法和被廣泛應用的系統,為各行業使用者提供對數據的洞察力,在科研、決策、政治、公共事物等方面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當前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可視交互技術將會如何進一步演化,如何驅動複雜的商業或公共智能決策?全自動的智能是否可能取代人工的交互?下一代的數據分析將會如何演進?
  • 為什麼聯通沃雲可以開啟多雲管理新時代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雲計算的支撐,無論是立於風口的初創企業,還是數位化轉型中的傳統企業,企業上雲成為不可逆的潮流和趨勢。近年,我國雲管平臺市場總體規模持續擴大,雲管理平臺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創新型企業嶄露頭角,在雲管理平臺市場中表現出良好的發展能力。
  • 合生元電商新品沃藍系列奶粉閃耀上市,實力「新星」助力新生代科學...
    通過零售新驅動、渠道新布局、下沉新市場和營銷新動力這四大舉措共同推動母嬰品牌和商家的共同增長。新的一年,健合集團匯聚自然與科學力量再次啟航,1月7日,健合集團旗下專注母嬰營養與健康的全球領先品牌合生元,於京東平臺重磅上市合生元首款電商新品——合生元沃藍系列嬰幼兒配方奶粉,以強勁的產品實力引發行業矚目。
  • 70邁智能後視鏡:照亮汽車的每一寸「盲區」
    70邁智能後視鏡是由一群來自網際網路、通訊、汽車行業的頂級產品人、架構師與資深技術專家構成的小米生態鏈板牙科技團隊研製而成,是一款匯集了行車記錄儀、導航、語音交互等功能於一體的最新的高科技產品,能夠為車主提供全新的駕駛感受還能夠在智能語音的交互活動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視聽體驗。
  • 全志再次顛覆價格體系,高配置四核平板不到399元
    再有,全志在整合優勢產業鏈資源上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也就意味著399元的價格是可複製、可持續發展的。399元的四核平板電腦也不止七彩虹一款,昂達相應的產品也已經發布,接下來肯定會有更多的類似的產品會跟進,而能做到這麼高性價比的唯有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