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陽有一門絕頂武學,創出來之後從沒用過,卻在笑傲中天下無敵

2020-12-06 葉七先生

文/葉七

大家好,我是江湖人稱「北洪七,南葉七」的七先生。本期話題我們就來說說王重陽的武學,他有一門絕頂武功創出來之後竟從沒用過,卻出現在《笑傲》之中,威力極大。

王重陽乃是全真派祖師,號重陽真人,乃是全真七子的師父,也是老頑童周伯通的師兄兼結拜兄弟。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以先天功技壓群雄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稱號。但是王重陽因舊疾復發,無奈一代宗師五十多歲就與世長辭。可是在他離世之前,曾創下一門絕頂武學,威力極大,可是卻未曾將其傳給任何人。到底是什麼武學呢?

在《神鵰》中曾透露,一代女俠林朝英為了讓王重陽能接受自己,精研武學創出《玉女心經》專門對付王重陽的全真武學,並且玉女劍法也是全真劍法的剋星。林朝英創出《玉女心經》之後不久便鬱鬱而終,而王重陽苦思冥想了三年都未曾思索出破解《玉女心經》的武功,後來華山論劍奪得《九陰真經》,借鑑其中武學思路才創出一套完整的武學破解《玉女心經》。

沒錯,小編所說的正是這套破解《玉女心經》的武學,書中也明言王重陽借鑑了九陰真經內容,但卻不是照搬,而是參考經書中的武學思路,其內容便是刻在古墓中牆壁上的部分《九陰真經》經文。另外書中也提及在未得到《九陰真經》之前也想出了一些破解之法,但始終未能組成一套包蘊內外、融會貫串的武學。由此可見,之後所創的乃是一套能夠破解內外功的武學。

但是王重陽創出這門武學之後,便沒有傳授給任何人。不過我們知道《玉女心經》威力尚且如此之大,能夠破解《玉女心經》的武功那必定威力更加強大。《玉女心經》是主要除了內功之外,便是一套天下無敵的玉女素心劍法。而王重陽從號稱武學百科全書的《九陰真經》之內所參透出來的武學必定能夠破盡天下武功,而後世武學之中唯獨只有獨孤九劍具備這樣的威力。

《笑傲》書中對於獨孤九劍具體來源並未清楚的描述,極有可能是王重陽假借獨孤求敗之名所創的一套武功。其實獨孤九劍乃是由《九陰真經》中參悟出來,也並不算得是王重陽獨創武功,故未留己名,便也說得過去。

好了,本期話題到此結束,大家若有不同見解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逍遙派有一門武功未失傳!它與一種絕頂武學融合,影響江湖數百年
    但是《天龍八部》所映射出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時期,這要早於射鵰三部曲等作品的歷史背景,所以又有許多讀者追尋天龍和其他作品的聯繫。尤其是對絕頂武功的傳承方面,的確是讀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天龍八部》中描繪的絕頂高手和絕頂武功,是金庸武俠最鼎盛的時期。簡單舉幾個例子,降龍廿八掌,六脈神劍,以及逍遙派的多項絕頂武功等等,這些武功放在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中,都是最絕頂的武功之一。
  • 王重陽有一項隱藏的武功,威力遠超九陰真經,一用則天下無敵!
    那一刻,黃裳大徹大悟,將自己一身本領記載之後便消失在了海角天涯。而記載他武學的這本著作,便是《九陰真經》。關於九陰真經的厲害,想必我不要重複,大家都知道,在射鵰裡面的地位,屬於NO.1!天下五絕都為了爭奪九陰真經而在華山之巔展開了華山論劍,為的就是爭奪這本大家都想要的九陰真經。但是,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王重陽贏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卻是我們都忽略了的。
  • 《笑傲》中僅一人會降龍掌,放到《射鵰》中,功力不下王重陽
    在笑傲江湖中,也有一個人會這一曠世絕技降龍十八掌,只是由於他出場次數較少的原因,很多人便把他給忽略掉了。此人到底是誰呢?降龍十八掌的出處是哪?想必大家對於這個問題,都能做到從容回答。降龍掌出自丐幫,是丐幫歷代幫主絕技,偶有有緣人也可習得此功,比如曾是丐幫幫主徒弟的郭靖。笑傲江湖提及五嶽劍派、少林、武當的次數較多,卻忽略了天下第一大幫丐幫。
  • 王重陽當真天下無敵?未必,同時期內有三位高手能勝過他
    在《射鵰英雄傳》中,華山論劍是推動情節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通過這次比武,設定了以「五絕」為標準的武學境界的「天花板」,而王重陽是公認的「天下無敵」。只怕未必,金庸先生在塑造王重陽時,出於偏愛讓他避開了同時期的三位高手,如果遇到這三位,王重陽還真戴不穩「天下無敵」這頂高帽!一.相愛相殺的紅顏知己第一位有實力跟王重陽PK的,就是跟他相愛相殺的紅顏知己——古墓派祖師,林朝英女俠。
  • 逍遙子、王重陽和張三丰誰更強?把三人的名字連起來讀,你就懂了
    王重陽則是雙鵰時期的一代宗師,重陽子是「一論」的天下第一,同時創建的全真教也是當時江湖最強的門派,光芒已經蓋過當時的少林。倚天時期的武當更是了得,張三丰一人無敵了數十年,武當江湖更是執當時江湖之牛耳,是六大門派之首,更是明教的最大靠山。可以說,這三人都是金庸筆下了不得的武學宗師,那麼他們的武功誰更強呢?本回我們從名字入手,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先來看看王重陽。
  • 雙鵰中她是唯一武功才智均超黃蓉之人,只因用情太深早逝,很可惜
    她與一燈大師四大徒弟漁樵耕讀一路鬥智鬥力,兼直讓人大喊痛快,之後又設計將瑛姑製得心服口服順利解決了一燈與瑛姑之間的一大心病。而在《神鵰》中一眼看穿楊過,事事想在前面,楊過的小聰明在黃蓉面前簡直不值一提。與李莫愁相對僅計謀就秒殺了她,武功也自然遠勝於她。絕情谷中為救小郭襄心計秒生,直接裝瘋不僅將小郭襄救回更是幫助慈恩徹底擺脫了心魔。
  • 練成龍象波若功的金輪法王,能否擊敗巔峰時期的王重陽?
    射鵰英雄傳無疑最受金庸迷喜歡的一部作品,在射鵰英雄傳中有很多武林高手,那麼僅有一位是整個武林公認的天下無敵——全真教王重陽,而與王重陽同期的高手的武功與他相比都相距甚遠,後因「九陰真經」秘籍再現江湖,王重陽為了避免一場武林浩劫,決意召集天下英雄好漢,上華山比武爭奪這本「九陰真經」,而最終王重陽力壓四位高手,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個愛上,並獲得「九陰真經」這本武功秘籍。
  • 《笑傲江湖》中有3大漏洞,經不起推敲,但不這麼寫故事沒法繼續
    不過這都算小事,真正大的漏洞存在於《笑傲江湖》一書中,書中有三大漏洞,個個都經不起推敲,然而不這麼寫的話又無法推動劇情發展,所以讓人看著有些出戲。第二點:任我行徒手刻字在《神鵰俠侶》中提及了一段有趣的過往,那是古墓派祖師婆婆林朝英追求全真教掌教王重陽的故事,兩人之間有一個賭約,說是比在石頭上刻字,最終林朝英是用了化石丹才勝過了王重陽,很明顯,王重陽做不到在石頭上刻字,只得認輸,不過卻是沒選擇與林朝英在一起,而是出家當了道士。
  • 為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三位武功被耽誤了的大俠,告訴你答案
    金庸一共寫了十四部長篇武俠小說,被連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除此之外,金庸還寫了一部短篇武俠,叫《越女劍》,金庸武俠中,有三部是情節相互連貫的,它們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射鵰三部曲中,有三位武功被耽誤了的大俠。
  • 金庸筆下被刪的3位高人,後兩名合創神功,第一名曾擊敗達摩祖師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成型也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連金老自己也沒想過自己筆下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能夠被讀者喜愛了數十年之久吧,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人討論他筆下這些經典之作中的情節,但可別誤會了,筆者並非要證明金庸的作品有多麼「完美」,事實上恰恰相反
  • 金庸武俠江湖中有四大職業,每一種職業中,都有一位武功超強高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放到金庸筆下的武俠江湖中,也是成立的,縱觀金庸大師的15部經典作品,小編覺得,如果把出場的一些特殊武俠人物分類歸納的話,可以分為四大職業,在這每一種職業當中,碰巧都有一位武功絕頂的超強高人出現,並且最後一種職業,讓人又恨又怕,普通江湖人物遇到之後也要退避三舍
  • 中國史上2個真正的活死人,一個是王重陽,一個是江本實!
    他是金庸先生作品中的一位人物王重陽,其實這位人物也並非是金庸先生虛構的人物,在歷史上是真真切切有這樣一位人物的,王重陽本名叫王嘉,道號重陽,而且確實也是一位武功高強的能人,是金國的武舉人,所以和金庸先生筆下的王重陽還是有一定的出入的,在小說裡王重陽是一位抗金英雄,可是在歷史上他一直都是在為金國服務的。
  • 肖戰王一博:分則各自為王,合則天下無敵
    在「我們的歌」中,肖戰的背景色調是王一博的應援色——綠色。這有什麼呢,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真的沒有必要斷章取義的曲解,將自己的想法胡亂按在肖戰和王一博身上。這種行為,非常不厚道。 我喜歡這樣的巧合,更多人還是願意看到這樣的巧合。如果因為這個,還要莫名其妙去責怪肖戰或者責怪王一博的,別說是什麼CP粉、唯粉等等。
  • 新一屆道教協會領導班子中,哪些是王重陽的徒子徒孫?
    此外,在南宋王朝統治地區流行著自稱是漢代仙人鍾離權和呂洞賓創立的道教金丹學派,這一派經張伯端、白玉蟾等道士不斷完善其內丹修煉理論,元代之後被劃分在全真道,稱為南宗,而王重陽這支則稱為北宗。北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朝廷下令,封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本山的正一、上清、靈寶三大派為「經籙三山」,這三個山的總道觀擁有「授籙」(等於道教學位證明)的權力。
  • 金庸筆下有「四大天王」,個個是絕頂高手,也都是一派之主
    娛樂圈有四大天王,金庸武俠也有四大天王。娛樂圈的四大天王拼的才藝跟外貌,而金庸筆下的四大天王憑的功夫和聲望,而且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四大天王,並不是因為他們實力冠絕群雄,亦或者聲望響徹武林,當然他們個個也都是絕頂高手,名聲雖然不是最高,但在江湖也是如雷貫耳。
  • 天龍八部中蕭峰對陣射鵰五絕,誰的實力更強,金庸一句話給出答案
    通過獨孤求敗這個角色就可以印證,獨孤求敗雖然從沒正式登場過,卻貫穿了金庸三部小說,楊過用了他的玄鐵重劍,令狐衝學了他的獨孤九劍,到了《鹿鼎記》中,又借澄觀和尚之口再次提到,「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看見金庸的武俠世界是基於同一個世界觀創造的,所以,射鵰和天龍的人物是可以拿出來進行一番武學水平高低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