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奇觀超級日全食期間:美國民眾或能觀測到掠日彗星

2020-11-22 驅動之家

據NASA官方報導,本月21日也就是下周一,美國將迎來1776年自建立以來第一次沒有出現在其它國家、僅在美國境內略過的日全食,也是99年來第一次跨越美國全境的日全食,上一次是在1918年6月8日從華盛頓州略過弗羅裡達州。

此次日食也被稱之為「The Great America Eclipse(美國大日食)」。

日全食期間天空將陷入一片漆黑之中,民眾屆時也可以看到太陽周圍的星星。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表示美國民眾有望能夠在黑色圓盤旁觀測到一顆掠日彗星。

掠日彗星是指近日點與太陽非常接近的彗星,它在運行過程中會掠過太陽外層大氣。如果日全食期間有彗星從太陽附近通過,降低的太陽亮度有助於民眾發現它們。

據悉,天文學家計劃利用想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大角度光譜日冕儀來拍攝圖像,如果觀測到的話,屆時我們能夠了解更多掠日彗星的細節。

相關焦點

  • 日全食成全民狂歡!天文熱潮席捲美國
    新華社發(俄勒岡州立大學科瓦利斯分校供圖)  日全食來了!  當地時間8月21日,一次罕見的日全食景觀橫貫美國大陸,這是1918年以來首次發生僅在美國可見且美國東西兩岸皆可觀測的日全食。除此之外,在全食帶兩側數千公裡的區域內都能觀測到食分不等的日偏食。  此次日食在美國掀起了天文熱潮,數百萬的美國人湧向日全食地區觀看了這場天文奇觀。
  • 兩岸首次聯合直播日全食 臺灣民眾爭睹奇觀
    中新網7月22日電長江流域今天上午將出現罕見日全食,寶島臺灣也能看到日偏食,民眾相當期待,兩岸三地首次進行聯合現場轉播。  一大早,臺灣島內的電視臺就開始通過直播報導,外派記者紛紛從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地發回報導,島內觀眾通過第一時間如臨現場欣賞到日全食盛況。  嘉義蘭潭小學天文設備齊全,還派出一組人員到大陸,與臺灣同步視頻連線。  在臺灣,日偏食從8點23分開始初虧,預計9點40分食甚、11點05分復原,全臺天氣良好可見。
  • 日全食不僅是一次天文奇觀
    2008年日全食期間拍到的日冕苑廣闊據中國政府網18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妥善做好應對日全食工作。防止迷信猜測和心理恐慌,嚴防發生擁堵、踩踏等事件。本次日全食,因為持續時間久,觀測範圍廣,而被天文愛好者稱為百年難遇的天文奇觀。其實不只是天文愛好者,很多普通人也對這次天文現象充滿期待。當一個天文現象引起了億萬人的矚目、追捧的時候,它就已經不僅僅是一次天文事件,而演變為一場社會事件了。既然是社會性事件,就應該引起包括政府和國民共同的重視,以避免出現意外情況發生。
  • 業餘天文學家在日全食當天有新發現,彗星奔向滅亡全程...
    南美洲國家智利、阿根廷上周一(14日)喜迎罕見的天文現象「日全食」,吸引該國無數天文迷共同參與,然而,在大多數民眾爭睹日食奇景的同時,一個眼尖的業餘天文學家卻在畫面中發現了一個高速移動的天體
  • 百年一遇日全食:川普與美國民眾一同觀賞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1日報導,近日,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掠過美國,數以百萬計的民眾聚集觀看,美國總統川普也攜家人一起在白宮陽臺上觀看。9時(約北京時間零點)在美國西部俄勒岡州開始,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後,太陽就完全被月亮遮擋,只有一圈日暈仍發著光,整個天空看起來像黃昏時刻一般,黑暗中透著微弱的光。
  • 「血狼月」、「全日食」紛紛上演,盤點明年精彩的天文奇觀!
    2018年即將走過,在新的一年中,天宇將有各種精彩的天文奇觀出現,世界各地的觀星者、天文愛好者們盡可追隨觀賞。其中,最受矚目的將是2019年1月21日的超級血狼月。,在法國拍攝這是三年來天宇中再一次出現超級血狼月,在美國,將能夠經歷一次月全食,根據NASA的說法,本次超級血狼月將成為天空中最耀眼的天文奇觀之一,因為月球將位於距離地球最近的地方,使得月亮看起來略大一些,並且更加明亮,這一天文事件通常被稱為「超級月亮」。
  • 超級日全食橫穿美國打臉歐文地平說,地理老師:歐文誤人子弟!
    原標題:超級日全食橫穿美國打臉歐文地平說,地理老師:歐文誤人子弟! 北京時間8月22日凌晨,美國迎來一場百年一遇的超級日全食盛宴,從美國西海岸的俄勒岡州到東海岸的南卡羅萊納州,日全食沿著一條寬度約為110公裡的日食帶,橫跨美國的14個州。
  • 2017年日全食:看看美國民眾如何觀賞這場天文盛事
    當地時間周一,美國大量民眾參與了這場盛大的日全食觀測活動,媒體CNET的員工也不例外,他們也都紛紛戴上日食觀測眼鏡或使用自製針孔相機或通過各大主流平臺觀賞這一天文現象
  • 2017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橫跨美國,美國人玩瘋了!
    這次日全食自美國1776年建國以來,第一個僅在美國境內掠過(沒有掠過其他國家)的日全食現象。也是時隔99年,日全食再次橫跨美國,可謂「百年一遇」。據NASA估算,下一次在美國本土觀看日全食要等到2024年4月8日。
  • 我國將於7月22日迎來日全食 奇觀300年一遇(圖)
    ,預計全國將有3億人看到  昨日(15日)上午,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崔辰州博士一行到重大虎溪校區考察,討論設點觀測將於7月22日出現的罕見日全食奇觀。據介紹,此次3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將幾乎覆蓋整個長江流域,我市37個區縣都能全部或部分看到這一奇觀,其中忠縣觀測時間最長,為5分09秒。
  • 第2眼|明天看「最美日環食」!這些浪漫奇觀值得用一生去等
    真正的天文奇觀數十年才能看到一次,甚至百年難得一遇。其中,超新星爆發、獅子座流星雨、大彗星、月全食、日全食等都值得你用一生等待!超新星爆發人類歷史上觀測到過很多次超新星爆發,但是被記載下來的肉眼可見的超新星只發生在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和1987年。近兩千年來不到十次記錄,算下來平均大約250多年才出現一次。
  • 實拍美國「超級日全食」精彩瞬間 2017日全食時間地點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視頻 視頻信息  當地時間8月21日,
  • 超級日全食倒計時:放眼美國全境,最好的觀測點都在哪兒?
    由於此次日全食的覆蓋範圍極廣,自大西洋延續至太平洋,因而又被冠以「超級日全食」之名。上一次人類目睹類似規模的日全食,還是在1918年6月8日,當時的可觀測軌跡從美國的華盛頓州延續到佛羅裡達州。實際上,在日全食經過的大部分城市,都出現了旅店和民宿都被預訂一空的情況。如果旅行者事前準備不足,眼下也只能考慮去城郊、鄉間,或是森林公園的露營地碰碰運氣了。接下來我們要推薦的十個觀測點,因為地理位置相對冷僻,暫時沒有房間售罄的問題,對於那些想要一邊度夏、一邊進行肉眼觀測的旅行者,這些與山川茂林毗鄰而居的觀測點或許能幫助他們達成一生一次的奇妙體驗。
  • 天文科普:觀測日全食應該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識
    由於日月軌道所限,地表能切到「圓錐」的最大截面,直徑也不到270千米,隨著地球自轉掃過狹窄的一條能看到日全食的地帶。每次日全食發生時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和角度不同,月影「圓錐」也就掃在地球上的不同地點。    雖然日全食並不像彗星、流星雨那樣周期動輒千百年,但對某一地區而言,眼下媒體商家大力渲染的「數百年一遇」並不誇張。
  • 錯過了日全食?看看2017年美國超級日全食的壯觀圖片
    錯過了日全食?看看2017年美國超級日全食的壯觀圖片2017-08-22 09:40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橫跨全美14個州的超級日全食已最終在大西洋中部結束,其被稱為一生可能僅能遇到一次的天文事件。
  • 9日上海可見日偏食 下次觀測日全食還要等293年
    此次日全食又被成為「印尼日全食」,持續時間可達4分9秒。  對於我國民眾而言,受地理位置所限,雖然無緣欣賞日食發生的全過程,但我國南部及中部大部分地區可以在9日上午看到日偏食。上海地區能觀測到20%左右的日食景象,發生時間為:北京時間,初虧08:41、食甚09:25、復圓10:10。
  • 美國日全食「百年一遇」 華人全力以赴觀壯觀景象
    21日美國迎日全食(美國《世界日報》)中國僑網8月2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萬眾矚目的「美國大日食」(The Great American Eclipse)21日登場,跨越14個州,也是相隔99年後日全食再次橫跨美國,可謂「百年一遇」。
  • 震撼丨百年一遇!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很多美國人都在做一件事
    日全食  美國西部時間21日上午,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在美國上演。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統計,觀測總人數預計突破兩億。  讓幾乎全體美國人如此著迷的,除了橄欖球賽、棒球賽和籃球賽,可能就屬這次「百年一遇」的日全食了,總統大選可能都趕不上它的熱度。
  • 日全食全球上演,盤點那些令人震撼的天文奇觀
    北京時間2019年7月3日凌晨,今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在智利、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上演,人類將觀察到太陽被月亮遮蓋,失去光華的奇景。眾所周知,日地距離正好是月地距離的400倍,而太陽直徑也約是月亮直徑的400倍,當月亮運行在地球和太陽中間,對於處於月亮陰影下的人來說,太陽便完全被遮蓋了,於是形成了日全食,日全食從過程上分為5個階段,分別是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原。
  • 日全食期間《心之全蝕》歌曲播放量增加了3521%
    日全食期間《心之全蝕》歌曲播放量增加了3521%2017-08-26 13:3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朵朵責任編輯:dinghongxia 美國民眾對於觀測8月21日日全食天文奇觀的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