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盤點地球九大怪異生物 星鼻鼴頭似食人花
據國外媒體報導,從成年人一般大的娃娃魚到捕食海洋動物的魚和蟹,世界上充滿了一些真正怪異的動物。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生態用途,而且,這些怪異的動物都有其令人好奇的本事。以下是地球上9大最怪異的動物:
1、中國娃娃魚
娃娃魚學名大鯢,因「唔哇、唔哇」的叫聲酷似嬰兒啼哭而得名,是中國獨有的珍稀兩棲有尾動物,主要棲息在洞穴、暗河中,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5億年前,素有「活化石」之稱。它也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最大兩棲動物,最大體長能達到1.8米。
3、安哥拉兔
安哥拉兔是源於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因其毛細長,有點像安哥拉山羊而取名為安哥拉兔。安哥拉兔有四個品種,以英國安哥拉兔最受歡迎,其餘分別是法國安哥拉兔、緞毛安哥拉兔和巨型安哥拉兔。他們除了面部的一小部分之外,全身都長滿濃密絲綢般的長毛,耳朵呈V型,在頂端帶有像流蘇的毛,需要常常打理,眼睛圓而大。身形圓碌碌的,性格溫順可愛。體型大是安哥拉兔的顯著特點。
4、黿(yuán)
黿屬於巨型軟殼龜,可以成長到大約2米長,重量可超過50公斤,多生長在內陸,在河流或溪水邊覓食。黿在中國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於我國東南部、印度、東南亞以及紐幾內亞地區等。黿的外形特徵顯著,其吻部極短,眼非常靠近吻端。一些成年個體背甲和頭部帶有淺黃色的散化狀條紋。它可能是鱉科中形體最大的品種。
黿棲息於水質澄清、流速較緩的江河或水庫深處,不常遷移,喜歡棲息在水底.只有在其棲息地發生改變時,才會被迫遷移,並有結群現象。黿是夜行性動物,常在晚上遊到淺灘覓食螺、蜆、蛙、蝦、魚等動物,且食量極大,通常它能一次吃進相當於體重5%的食物,然後半個月內可以不再進食。捕食時,黿會潛伏於水域淺灘邊,將頭縮入甲殼內,僅露出眼和喙,待獵物靠近時,發出致命攻擊。黿不僅能用肺呼吸,還能用皮膚,甚至咽喉吸氧,進行呼吸,正是這種特殊的生理功能確保了黿在水底冬眠時不被淹死!每年11月,黿都會準時開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長達半年之久,可謂「睡神」。而在夏秋季節黿會每隔一段時間浮出水面進行換氣。
6、攀巖魚
人們看到有「手」的魚驚訝不已,如今科學家發現會攀巖的魚更是驚訝不已。最近,科學家在委內瑞拉發現了一種新鯰魚,學名為瓦氏石星鯰(Lithogenes wahari),具有吸甲鯰魚(Loricariidae)和攀巖鯰魚(Astroblepidae)的共同特點,既具有骨質盔甲來保護其頭尾,又具有抓握作用的高度柔韌的腹鰭來幫助它攀爬垂直表面如巖石。這種特製的腹鰭像兩條腿,可以前後獨自活動,並能減輕來自身體的震動。吸甲鯰科只生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因為頭胸部具有甲片所以得名吸甲鯰科。這種魚非常稀少,經過20年研究後才有這一發現。
7、琵琶魚
即便是對海底展開地毯式轟炸,可能仍不足以將琵琶魚一網打盡。有些特別頑固的琵琶魚種類甚至在葬身魚腹後還能生兒育女。這種雄性琵琶魚一旦發現雌性的蹤影,就會以人類的方式展開交配前的挑逗:牙齒深深咬入她的皮膚,然後分泌一種能分解其嘴唇及對方身體的酶,就像不斷腐爛的食管一樣永遠地附在她的身上。而在食管的另一端則是琵琶魚的生殖腺,隨時準備根據雌性的反應釋放它們寶貴的東西。這就好比你死後將一對睪丸留在前女友身邊,好像提前假定「她以後可能需要它們」似的。此外,琵琶魚還具有生物發光的腦袋,常常搖頭擺尾、搔首弄姿來誘惑獵物。大多數動物都是先隱藏後突擊敵人,而琵琶魚卻會堂而皇之地把獵物誘騙到自己的餐桌上,一舉拿下,然後慢慢享用。另外,它們還特別能經受得起海面下強大的水壓,也很善於偽裝。
8、牙籤魚(Candiru)
牙籤魚是一種屬於鯰魚類的魚淡水。它們身形似鰻魚而且全身幾乎透明,令到它們非常難以被看到。這種魚有著平滑而帶有黏液的表皮,魚鰓帶有倒勾狀的刺,是強力而快速的遊泳選手。它們生活於阿馬遜河流域,是當地人最恐懼的魚類。這種魚是一種寄生性動物,它們生存的方法既簡單有殘酷:首先測試水的味道,嘗試從中找到來自魚鰓的水流。一旦類似水流,就會跟隨水流遊到寄主的魚鰓中,並利用自己頭部的倒勾刺把身體固定在寄主的鰓蓋中,再吸食寄主的血液,這令到牙籤魚有「巴西的吸血鬼」之稱。在河內遊泳和小解是遊人的大忌,因為Candiru會被體液吸引,並迅速鑽入人體內吸血甚至噬吃人體組織,造成劇痛。除非動手術,否則Candiru不會鑽出人體,連當地人都聞之喪膽。
9、八目鰻類魚
太平洋的八目鰻類魚的自衛方式讓人作嘔。當它遇到敵人襲擊的時候,其毛孔會分泌出令人窒息的粘液,包埋敵人致死。不幸的是,八目鰻類魚有時會成為自己防衛機制的受害者。但通常情況下,它會把自己擰成幾節,然後從粘液中逃脫。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