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保持零傷亡記錄:即將選拔下一批航天員,這次意義非凡

2021-01-18 新椰國際

中國特級航天員同時也是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的楊利偉近日表示,我國即將開展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與以往不同的是,該批航天員的選拔並不局限於飛行員,而且會向全社會選拔,男女都有機會。

同美俄這些航天強國比起來,我國航天員的選拔已經邁過了純軍人構成的門檻。楊利偉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2001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

選拔軍人作為太空人,是世界各主要大國的共同思路。比如人類最早的太空人加加林就是一名年輕的空軍飛行員,而這也是蘇聯早期太空人的共同來源群體,基本都是26-28歲左右,取的是他們年輕身體好的優勢。美國早期太空人群體主要是頂級空軍飛行員,他們普遍比蘇聯大一些,但優勢是經驗豐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就出身海軍航空兵。

之所以不約而同從飛行員中選,容易想到的是身體因素。一方面他們的身體肯定是處於國家最頂端的那一群,早期太空飛行器設計常常不那麼合理,艙內環境也比較惡劣,往往需要航天員自身素質去克服。例如,早期太空飛行器重返大氣層加速度甚至能達到11G,自然選擇戰鬥機飛行員更有利,那時有的還需要太空人跳傘出艙或經受反推火箭衝擊,非飛行員很難掌握類似情境下的技能。

另一方面,頂級飛行員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也足夠,曾面臨過空中險情會讓他們心理素質更加過硬,面對壓力的情況下還能堅持作出正確反應。楊利偉就曾經表示,他在火箭加速上升時,因為與人體內臟頻率相近的共振感覺五臟六腑都要碎了,甚至以為自己要犧牲,這對民間人士是很難接受的,尤其是試驗階段的高傷亡率——中國航天員至今幸運地零傷亡,但對人類航天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條路上犧牲者之眾,平民絕對會望而卻步。

深層次上,當然也會包含其它因素,比如頂級飛行員通常更加忠誠可靠,軍人身份也更加方便管理——各國航天項目無不具有軍方背景。

美俄現在的航天員群體,或者說進入過太空的人確實平民比較多,但同樣必須注意到,他們的機組一般都會有軍人在關鍵職位。航天員按任務與專業可以分為三類:指令長,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指令長一般都是軍人,任務專家實際上就是隨船工程師,有些是飛行員出身,也有些是工程師出身。哥倫比亞號失事時的7名太空人中,5名有軍方背景,都是校級軍官。

平民加入航天員群體,主要是楊利偉提到我國接下來要選拔的載荷專家。對他們的航天技能要求較低,相反對科學素養特別是實驗室經驗要求較高——空間站作為國家級太空實驗室,需要他們進行大量實驗。這說明,我國已經走過了需要最好身體來探路的階段,航天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這是一項了不起的進步。

參考目前美國對航天工程師和技術專家的要求,基本只需身體健康和有專業技能即可,如挑戰者號殉難者中就有一名女中學老師。甚至在一段時間裡,美俄還共同搞過太空旅遊項目,有錢的老富翁只要身體健康,也能上天一遊。這說明航天技術較為成熟後,對身體條件的要求將會降低不少。

當然,降低不代表不需要身體素質了。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韓國生物女博士李素妍,她從數千科研人員中選拔為太空人,雖然能夠跑完馬拉松,身體素質在平民中算好的,乘聯盟號飛船回歸地球時還是出現了頸椎、胸椎、腰椎骨折,差點導致癱瘓。這說明平民的身體不見得能扛住一些特殊情況。

因此,楊利偉特別對青年發出的號召值得關注。這與美蘇兩國太空人選拔的趨勢也相似。兩國太空人雖然一開始在年齡段上有差異,後來航天經驗豐富了,對航天員的選拔規律認識更多了,選拔條件也更加接近了,例如美國人把年齡降了下來,而蘇聯人則降低了對身體的要求。

我國因為有美蘇兩國在前鋪路,其特徵也是兩國特點都有,在太空飛行器方面是師從俄羅斯,在航天員選拔上則類似美國,第一批8位航天員年齡都比較大,其執行首次航天任務的平均年齡是42歲,而楊利偉首次上天是38歲。第二批太空人和美國一樣,把年齡降了一些。從楊利偉特別對青年發出號召看,第三批航天員年齡將會更低,這更多可能還是著眼於青年身體條件相對較好,能在執行任務和確保安全上兩頭兼顧。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將於明年正式啟動
    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將於明年啟動  隨著空間站工程任務的啟動,中國未來需要打造一支規模合適、結構合理的航天員隊伍。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18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總體方案,計劃在2017年正式啟動。
  • 中國正在啟動女航天員選拔
    記者從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獲悉,我國女航天員的選拔正在啟動,選拔標準已開始制定。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說,女航天員將來主要是作為載荷專家和隨船工程師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目前,太空環境對女性的影響正在研究之中,男女之間的差別需要大量實驗來支持驗證。    此外,女航天員對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的設備要求也不一樣。
  • 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為何不限於飛行員了?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好消息了,全國政協委員、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透露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將不限於飛行員,還將包括飛行工程師和科學家,這意味著離我們普通人參與航天飛行的距離又近一步。正在做實驗的天空實驗室載荷專家烏爾夫·默博爾德我國第三批航天員將選拔飛行工程師和科學家的決定,就是為即將開始的空間站項目做準備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新選拔18名預備航天員
    原標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順利完成 18人最終入選【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
  • 中國第三批航天員開始選拔!什麼樣的人才能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太空精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少將宣布了我國將啟動第三批航天員選拔過程。這次宣布的選拔標準比起之前發生了很大變化,讓神秘的航天員職業不再距離普通人極其遙遠。我深感有必要為大家細數下我國的航天員選拔和國外的太空人選拔過程,或許,從今天起你就可以為著這個目標努力了。中國前兩批航天員在此之前,中國已經有了兩批航天員。
  • 【中國新選拔18名預備航天員】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
    【中國新選拔18名預備航天員】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中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
  • 我國女航天員選拔是否要求必須已婚生育過?
    不拐彎抹角,我國在選拔女航天員的時候,根本沒有哪個條款要求必須已婚已育,多年以前,當時的載人航天工程相關負責人就曾經明確表示過這一點,只是不知道怎麼到現在還有人把女航天員少的主要原因歸咎於這條要求。而且,大家也只需要從我國女航天員被正式確認身份的時候,到底是不是處於已婚已育狀態就知道了!
  • 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順利完成
    本報訊(記者章文 通訊員肖建軍、鄧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近日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
  •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3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完成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
  •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順利完成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為滿足我國空間站工程任務需要,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在航天駕駛員基礎上,增加了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兩個類別。
  •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第三批航天員正在選拔 希望能重返太空
    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等部門聯合主辦的「月亮之上太空藝術大展」將於12月20日在廣州正式對外開放,並持續至2020年4月5日。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此前在接受央視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第三批航天員選拔,未來科研工作者和工程人員將搭乘載人飛船到訪空間站。
  • 我國新選拔18名預備航天員!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順利完成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完成 18人入選 含1名女性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
  • 今日航天快訊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結束18人入選
    今日航天快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 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 最終入選,包括 7名航天駕駛員 、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 4名載荷專家 ,他們將作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
  • 神七全解密: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選拔始末
    按照既定的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神七飛行完成之後,暫時幾年內不再安排航天員上天任務,而更年輕的航天員隊伍正進入選拔階段,下一步空間交互對接以及建立空間站的任務,極可能由年輕一代來承擔,神七也許就是一些老航天員們上天的最後機會。
  •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為何現在不見她的蹤影?原因讓人敬佩
    在此之前,劉洋和王亞平都是神舟九號飛行組的熱門人選,即便之後王亞平也上了天空,但對於兩個人來說,這次的名單,代表的意義並不止能上天,更代表了「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的頭銜。上九天攬月,是古人對於星空最大的夢想。幾千年來,無數人為之奮鬥。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
  • 權威發布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順利完成
    解放軍報北京10月1日電 (張冰瑤、記者安普忠)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作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
  • 中國將選拔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共選17-18人
    PingWest品玩4月23日報導,根據新華社消息,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23日正式啟動。據介紹,選拔工作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牽頭組織,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具體實施,分初選、複選、定選3個階段。「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共計選拔17-18人,完成訓練後將參加我國空間站飛行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楊利偉說。
  • 楊利偉介紹中國載人航天進展:第三批航天員開始初選
    IT之家12月18日消息 在16日舉行的復旦科技創新論壇上,中國航天英雄楊利偉向大家介紹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有關情況。楊利偉首先介紹了我國載人航天任務的發展歷程,隨後介紹我國空間站研製的最新進展。
  • 我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順利完成,18名預備航天員入選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