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打動人心的長距離採訪
—中文國際頻道100集系列特別節目《邊疆行》
「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成效顯著
為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著眼於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著眼於提升編輯記者能力素養,紮實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自2011年7月11日起,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在《遠方的家》欄目內連續播出100集系列特別節目《邊疆行》,該節目的立足點是落實「三貼近」要求、增強電視傳播的吸引力、感染力,使中文國際頻道歷來堅持的深度採訪和發現式的電視報導再上新臺階。目前,《邊疆行》已播出將近40集,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100集系列特別節目《邊疆行》,每集45分鐘,採用邊製作、邊播出的方式,攝製組從廣西防城港的北崙河入海口出發,以順時針方向沿著中國陸路邊境行進,穿越廣西、雲南、西藏、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九個省區,最後將到達遼寧丹東的鴨綠江入海口,總行程達22800公裡。這次長距離採訪沿途經過的縣市有100多個,採訪對象中涵蓋30多個少數民族,4500分鐘的巨大節目容量就是為了比較全面地反映中國陸路邊疆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經濟發展和時代特徵,這樣大型的長距離電視採訪行動,目前在全國電視界來說是絕無僅有的。
《邊疆行》以新聞紀實的手法,突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的國際視角,關注自然、關注民生、關注變化,節目通過外景記者真實生動的旅行體驗,為觀眾展現出一個發展變化中的真實的中國邊疆形象。100集系列特別節目《邊疆行》作為中文國際頻道貫徹落實「走轉改」的一個富有特色的活動載體,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