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藍色星球的表面積大約是5.1億平方公裡,表面上大約71%是海洋,具體分為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他的29%就是幾個大陸地,具體又分為七大洲,即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非洲和大洋洲,每個大洲雖然地理結構不同,地形也複雜多樣,但基本都分布有山地、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這五種基本的地理地形,這其中山地佔比陸地總面積大約為31%,山地一般是指海拔高於500米以上的高地,並且起伏比較大,坡度徒俊,溝谷幽深,多呈脈狀分布。那麼,這七個大洲各自的最高峰有多少米呢?其中超過7000米以上的高峰又有幾個呢?
亞洲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位於我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一,北部在我國西藏的定日縣境內,現有珠峰大本營,南部在尼泊爾境內。按照尼泊爾等國的測量辦法,把雪蓋的高度一起算進來,最高是8848米,我國採用裸高計算,就是只算地質高度,把雪蓋的那部分不算,高度是8844.43米,珠穆朗瑪峰不但是亞洲最高峰,也是全球最高峰,是名副其實的地球之巔,1953年,出生於中國西藏的登山家丹增.諾爾蓋攜手紐西蘭探險家艾德蒙.希拉蕊一起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實現了人類登上地球之巔的夢想,名留青史。此後,國內外已有多人成功登頂,2020年4月華為5G網絡首次覆蓋了珠穆朗瑪峰。
南美洲的最高峰是阿空加瓜峰,位於阿根廷與智利交界的門多薩省的西北端,海拔高度為6962米,屬於南美洲著名的安第斯山脈,比起珠穆朗瑪峰,阿空加瓜峰是容易攀登的,英國人愛德華.費茲傑羅在1897年就率領瑞士登山隊登上了登峰。現在每年都有3000多人的登山愛好者來此登山,70%的人都可以成功登頂。
北美洲的最高峰是麥金利峰,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中南部,海拔高度為6193米,屬於阿拉斯加山脈中段,麥金利峰山勢險峻,攀登很困難,很多人試了多次沒有成功,一直到1913年,美國阿拉斯加人沃爾特才成功登頂。現在被開闢為僅次於黃石公園的美國第二大國家公園,也是避暑勝地。
非洲的最高峰是吉力馬札羅峰,位於東非高原的坦尚尼亞東北部,海拔5895米,由於靠近赤道,有赤道雪景的奇觀,由於地理條件比較好,有機場直達山下,吉力馬札羅是世界登山愛好者雲集的地方,現開有旅遊登山和運動員登山兩條線路,美國人希安.伯奇只用5小時28分58秒就成功登頂,創下記錄,這與那些難度大的高山需要幾個星期或數個月才能登頂比,確實是很輕鬆的。
歐洲的最高峰是厄爾布魯士峰,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的大高加索山脈上,也是俄羅斯和喬治亞交界處,海拔5642米,由於這個高峰位於歐亞大陸的分界線,過去被認為是亞洲的山,而歐洲傳統認為的高山阿爾卑斯山最高峰的海拔只有4807米,由於經常發生雪崩和雷暴,每年只有6月到8月之間適合攀登。
南極洲的最高峰是文森峰,海拔5140米,南極洲太過寒冷,地理條件惡劣,不適合人類居住,除了極少數科考人員外,沒有人類生活在這裡,這個山峰也是終年都被冰雪覆蓋。
大洋洲的最高峰是查亞峰,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省內,海拔4884米。顯然,查亞峰是地球七大洲裡最高峰裡面最低的那個山峰了,也是唯一的一個高度低於5000米的一個高峰,但它同時是地球上最高的島嶼山峰,封頂終年也是冰雪覆蓋。
印度尼西亞在一般人的印象裡是一個熱帶的東南亞國家,很多人想不到印度尼西亞這樣的國家居然也有一塊終年冰雪覆蓋的領土。其實,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地跨亞洲和大洋洲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全部領土只在亞洲的國家,它的一部分領土是在大洋洲的,因此,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地跨赤道南北,也地跨兩個大洲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大的國家,有萬島之國的稱號,島嶼多到數不清,查亞峰就是在屬於它的位於大洋洲的一個島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