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海水魚淡化技術流——老鼠斑
老實講一開始我看到老鼠斑的時候就被它外表迷惑了,但當知道它屬於深海魚時還是有點卻步,大家都知道深海魚想淡化的難度相當大,後面查找資料得知是鮨科還是挺開心。
鮨科其中一個品系就是斑類,如石斑、老虎斑、紅斑、及老鼠斑等,有些在近海,有些在深海,但歸為一談都是屬於一個分支,不管從基因、體型、免疫系統、滲透壓都比較相近,那既然老虎斑也能淡水養為什麼老鼠斑不行呢,區別只在於一個在深海一個在近海,按原理來講只要能搞定滲透壓避免電解質紊亂就沒毛病。
前提說這些就是為了大家好理解,想挑戰自己得先知己知彼。
下面是我自己嘗試的淡化後的照片,也有給魚友的,目前來講養的還算不錯。
這是初期淡化後的效果,缸裡有紅龍,野生帝王虎斑、野生普申、淡化花尾躉、斑馬狗頭,球鯊(無鱗)缸裡故意放了女王和球鯊就是想知道不耐鹽的女王能否長時間接受千分8的鹽度,飼養了半個多月女王球鯊依然健在。
後面跟虎混,虎魚是比較耐鹽的,這點我還是比較有把握,跟虎混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兩種魚混養會不會互相攻擊,結果恰好相反,相處得非常融洽,而且視覺感也很好。
前面考慮到可能每條魚的免疫機能有偏差,基數少可能有誤判性,直接撈了20條老鼠斑放一起,而且大膽嘗試放白子,養魟的都知道,白子比黑白皇冠更討厭高鹽度,當時為了測試把白子放進去故意把鹽度升到千分8,而白子在鹽度千分8也無大礙,養了一個禮拜沒啥問題,白子狀態依然良好,最後把鹽度降回原來的千分二。
這兩個圖是養了20天的效果,缸裡有泰虎、家彩,射水,女王,花尾躉混養,狀態佳且搶食積極。
以目前來看,海水魚想淡化其實不是完全不可能,當然,我一開始搞死了4批魚,也有幾個W,但我相信這都是值得的,包括後面會做更多淡化視頻跟大家交流心得。
這是目前在著手實驗的淡化新品種。(祝作者成功)
龍巔ID:qiangqianglg
更多養魚趣事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