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這麼小就開店,能行?」三年前,26歲的劉思潔終於張羅起自己的舞蹈工作室。「肯定沒問題。」面對質疑,她倒是樂觀得很。
劉思潔身上有股颯勁兒,比起本名,她更喜歡被人喊「桃花」,要的就是那絲「綻放」感。因為熱愛跳舞,又痴迷於中國文化,所以她穿上漢服跳爵士,還開設了島城獨一份的「中國風爵士」課程。
桃花是名武俠小說粉兒,尤其鍾意金庸筆下的「黃蓉」。來青11年,她因舞蹈收穫事業,結緣愛情。顯然,這位福建女孩已闖出了自己的「桃花島」。
從武俠中跳出來的「舞俠」
《清平樂》、《左手指月》……桃花的舞蹈工作室裡有塊課程小黑板,上面都是時下熱門的中國風曲目。在採訪開始前,她剛教完一批學員。「中國風爵士」是這兒的招牌課程,跳舞前,桃花會極有儀式感地換上漢服,梳對兒髮髻,有時,還會在額頭上描朵紅花。
兩年前,桃花開始在工作室開設「中國風爵士」課程,那時,「中國風」還不曾迎來如今的大熱局面。可對她來講,這更像是在圓兒時的夢。
桃花從五歲開始練舞,幼時的她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蓋世英雄」,那爺爺就是桃花的英雄。「我爺爺什麼都會,他教我二胡、太極、書法……我從小就跟著他舞刀弄槍。」
喜歡傳統文化的爺爺在桃花心中留下一個中國式的「英雄夢」,慢慢長大後,她開始讀金庸讀古龍,聽古風歌曲,尤其偏愛《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雖無法切實感受快意豪情的武林生活,但當她把「中國風」融於舞蹈時,便給自己尋到了一片江湖。
「跳舞就是我的命」
舞蹈是桃花的江湖,但闖蕩江湖註定會有個「頭破血流」的過程。桃花身上有股颯勁兒,這勁頭支撐住了她對跳舞的執著。
「家裡一直反對我跳舞。在父母眼中,女孩子就應該去考個公務員。」在跳舞上,桃花和父母的爭執從高中持續到工作。高中時,她曾被貼上因跳舞而荒廢學業的標籤。因為在那個重點高中裡,她從年級前十跌到年級五百名之後。「我媽問我,你一直跳舞,以後要去當賣藝的嗎?」桃花回憶到。
到青島讀大學後,她開始把更多的時間用來跳舞。她在學校社團中教過學妹,在特長培訓機構教過小朋友,也在健身房裡教過四五十歲的阿姨,每天能跳十多個小時。對於將來,她不清楚跳舞能不能養活自己,但她慢慢知道,舞蹈已經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無法割捨。
2016年,畢業三年後,桃花終於在青島張羅起屬於自己的舞蹈工作室,開設了島城第一門「中國風爵士」課程。當這份事業漸漸有所起色後,她也得到了父母的認可。「我媽說,早知道是這樣以前就送你去藝校了。」
「跳舞就是我的命。」靠著一股颯勁兒,一路蹚了過來,桃花說,她終於認清了舞蹈對於自己的意義。
闖出一片「桃花島」,
想靠舞蹈弘揚中國文化
「中國風爵士」走紅後,桃花在B站、微博、小紅書等社交網站上擁有了數十萬的人氣。她拿出手機給記者展示:「你看,在這上面搜索『舞蹈分解教程』,出來的大多是我們的視頻。」
可這世界就是這樣,有熱度便會有爭議。在B站舞蹈視頻滿屏的彈幕中,不乏有質疑她穿「山寨」版漢服的言論。在漢服圈,「山寨」就像一枚炸彈,逢點必爆,不容指摘。
「不同圈子之間難免會有衝突地帶,正版的漢服大多價格不菲,但在舞蹈圈裡,它作為舞蹈服的本意是讓更多人體驗到中國文化,讓更多人融入到這個氛圍中。」
一路走來,像這種充滿爭議卻無力分辯的時刻,桃花沒少經歷。但每次聊起來時,她大多泛泛帶過。「記不清了。」她解釋道,「當有快樂的事情擠進來後,就沒有空間再去想那些生氣的事兒。」
「只有放下才能快樂。如果放不下,就會像李莫愁那樣,一直活在仇恨裡。」對於未來,桃花希望可以在青島每個區都有一家屬於自己的舞蹈工作室,從一朵「桃花」,開出朵朵「桃花」。
「我希望可以靠舞蹈不斷地去弘揚中國文化,讓更多的人愛上舞蹈,愛上『中國風』。」
從一朵「桃花」,開出朵朵「桃花」。桃花希望能在青島每個區都開一家屬於自己的舞蹈工作室。
因為熱愛跳舞,又痴迷於中國文化,所以她穿上漢服跳爵士,還開設了島城獨一份的「中國風爵士」課程。
雖無法切實感受快意豪情的武林生活,但當她把「中國風」融於舞蹈時,便給自己尋到了一片江湖。
「跳舞就是我的命。」靠著一股颯勁兒,一路蹚了過來,桃花說,她終於認清了舞蹈對於自己的意義。
桃花說,希望可以靠舞蹈不斷地去弘揚中國文化,讓更多的人愛上舞蹈,愛上『中國風』。
來源:青島新聞網
文/韓彤彤 郭怡希
圖/孫志文 視頻/徐斌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