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在迷茫中沉浮,尋找未來的方向,在留學的河流中隨波逐流,留學的旅途並非一帆風順,也經歷狂風暴雨,在疾風驟雨中航行,也在波濤洶湧下折戟沉沙。遠離兩岸,一個人獨自漂泊在海上,迷上了方向,那股孤單和絕望,是每個留學生都經歷過的惡夢,如無根的浮萍。留學的路上總是充滿了無數意外,面對無法畢業的絕境,除了放棄,還有更好的選擇。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在加拿大有超過三成的留學生出現掛科,大二大三階段尤為普及,掛科也是近幾年導致不能畢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依次為學術誠信以及籤證問題。Simon去加拿大留學七年,一直呆在加拿大很少回國,從高中至今一直在溫哥華就讀,近兩年的學習狀態十分糟糕。GPA在學期結束時只有1.8,遠遠沒有達到學校的既定要求。而由於選課太多,想要補足GPA更是難上加難。Simon在去年年底轉學,今年年初又因為作弊參加聽證會,最後被學校停學一年。
加拿大大學考評方式的不同,加上非母語教學給不少學生增加了難度。其實在每門課第一次上課時或者在網上的課程系統中,任課教授都會給學生發一份非常重要的課程綱要(syllabus),包括課程內容、使用的書籍、進度安排、考試時間、作業要求以及評分標準等多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學生只要仔細研讀課程綱要裡面的所有內容,確保自己能夠明白該課程的基本信息,往往能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
它的課程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其他西方國家的課程一樣,採用學分制方式。這些學分可以在北美及西方的一些大學之間相互承認並可轉移學分,即如果一個學生在一個學期內已經完成了一門課,並獲得了3個學分,那麼這3個學分便可存人該大學學生檔案庫。當學生需要轉學或休學一段時間,該學生都可以隨時向曾獲得過學分的學校申請轉移或計算學分,免修同樣或類似的課程。學分制的另一個優點是如果學生沒有通過某一門課程,並不是說學生因此就不及格,不能再學,實際上,學生還可以在下一次開課時再註冊同一門課程,以彌補過去的不足,或提高原來的分數。
一般本科被學校開除,可以選擇轉學,但是轉學只能轉去比當前就讀院校排名更差的院校,同時因為學分問題,將會導致多花費兩年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本科學業,這對於時間和金錢的成本無疑是致命的,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和父母交代我還需要多讀幾年才能本科畢業。這種情況選擇直接申請Master就讀無疑更好,跳過本科階段。按照正常情況,我本就打算在本科畢業後申請Master課程,但是現在如果再去讀完本科申請,時間周期將非常長,而且也不好給到父母一個交代。現在既然可以直接申請Master,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最後拿到Master Degree回國,也能給到父母和自己一個交代,從時間上來說,也不用多花費幾年拿到本科的Degree。
很多時候別人越是瞧不上你,那麼你就越要努力,別人越是打擊你,你越要做出成績來。活著的意義並不是衣食無憂,而是拿出勇氣去做你不敢做的事,去嘗試未曾嘗試過的人生!所有人只會看到你的成功,卻不會詳細詢問你走向成功的過程。我是海外傑尼龜,每日持續分享不同緊急(被開除,未畢業)留學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