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超低介電常數非晶氮化硼薄膜

2020-10-03 卡比獸papa

研究背景

多功能電子器件中的現代高性能邏輯和存儲器件是使用材料和設計構造的,這些技術可大幅減少電晶體的尺寸,並在較小的區域內封裝更多的電路。然而,金屬互連尺寸的減小和堆積密度的增加會導致電阻(R)和電容(C)延遲的增加,這已變得可與器件的運行速度相提並論。理想情況下,應同時減小R和C以實現器件的連續縮放。然而,使用CMOS兼容工藝開發的電、機械和熱穩定的低κ材料(κ<2)作為良好的金屬間和層間電介質並充當阻止金屬原子電遷移的擴散勢壘一直具有挑戰性。

成果介紹

有鑑於此,近日,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大學Hyeon Suk Shin教授、三星高級技術學院Hyeon-Jin Shin教授以及英國劍橋大學Manish Chhowalla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合作報導了3 nm厚的非晶氮化硼薄膜,在100 kHz和1 MHz的工作頻率下具有1.78和1.16的超低κ值(接近空氣,κ=1)。這些薄膜具有機械和電學方面的穩定性,擊穿強度為每釐米7.3兆伏,超過了要求。橫截面成像顯示,與參考勢壘相比,非晶態氮化硼可以在非常苛刻的條件下阻止鈷原子擴散到矽中。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非晶氮化硼具有出色的低κ介電特性,適合用於高性能電子器件。文章以「Ultralow-dielectric-constant amorphous boron nitride」為題發表在頂級期刊Nature上。

圖文導讀

圖1. a-BN的原子結構。(a)a-BN的低倍TEM圖像。(b)選區電子衍射圖像,顯示沒有明顯晶環的漫散圖案。(c)高分辨TEM圖像。(d)紅色框區域的放大,顯示無序的原子排列。(e)快速傅立葉變換,展示出典型非晶態薄膜的漫散衍射圖案。

利用低溫遠程感應耦合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ICP-CVD)在Si襯底上獲得了3 nm厚的BN層。圖1給出了透射電子顯微鏡成像和衍射結果,表明該薄膜是非晶的,沒有可辨別的長程有序。因此,將該材料稱為非晶BN(a-BN)。

圖2. a-BN的化學結構。(a&b)B 1s和N 1s峰的XPS曲線。(c)在SiO2(300 nm)/Si襯底上,a-BN和外延生長的三層hBN的拉曼光譜。(d)使用s偏振輻射在60°入射角下測得的FTIR光譜。(e)以30°,55°和70°的入射角測得的a-BN B K邊緣的PEY-NEXAFS光譜,顯示出無取向依賴性。

利用XPS,發現B/N原子比約為1:1.08(圖2a和b),B 1s和N 1s的峰分別位於190.4 eV和397.9 eV,這表明薄膜是通過sp2鍵合的B和N。a-BN和結晶三層六方BN(hBN)的拉曼光譜表明,在1373 cm-1處,a-BN中沒有hBN E2g模式(圖2c)。圖2d中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顯示了在1370 cm-1附近的吸收峰,這歸因於a-BN中BN的橫向光學模式。位於1570 cm-1附近的另一種紅外模式證實了sp2鍵合的BN的非晶性質。在NEXAFS中,使用X射線吸收將B和N的核心電子激發為未佔據狀態,即1s電子被激發為空π*和/或σ*狀態。在1s→π*躍遷中,π軌道的空間方向強烈影響躍遷機率。因此,可以通過改變X射線的入射角來獲得與hBN層中軌道的相對取向有關的信息。圖2e顯示了在30°,55°和70°入射角下獲得的a-BN樣品的NEXAFS光譜。在192 eV處觀察到的共振對應於硼的1s→π*躍遷。a-BN中1s→π*躍遷的共振強度隨X射線入射角的變化可忽略不計,強烈表明BN平面在整個材料中是隨機取向的

圖3. a-BN的介電性能。(a)對於a-BN和hBN,相對介電常數與頻率的關係。(b)a-BN和hBN的在100 kHz下測得的介電常數以及通過橢圓偏振光譜法獲得的折射率(綠色星號)的統計分布。(c)文獻(藍色圓圈)和a-BN(紅色圓圈)中報導的低κ材料的密度與介電常數的關係。(d)hBN(約1.2 nm厚;藍色曲線)和a-BN(3 nm厚;紅色曲線)薄膜的典型電流密度-電壓曲線。(e)文獻(藍色圓圈)和a-BN(紅色圓圈)中報導的低κ材料的擊穿電場與介電常數的關係。(f)Co/a-BN/Si界面在600 ℃退火1 h後的橫截面TEM圖像。

現在討論a-BN的介電性能。空氣或真空的κ值為1,但固態物質的電極化率由與高性能電子器件最相關的偶極,原子和電子組件產生。這些影響可以根據10 kHz-30 MHz範圍內的頻率進行測量。a-BN和hBN在不同頻率下的相對介電常數(κ)如圖3a所示,可以看出,100 kHz時hBN和a-BN的κ值分別為3.28和1.78。測量值的分布以及在100 kHz時的相應誤差線如圖3b和表1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1 MHz的頻率下,觀察到a-BN的κ值進一步降低到1.16,接近空氣或真空的值。a-BN的低κ值歸因於BN之間的非極性鍵和無序,這阻礙了偶極子排列。利用橢圓偏振光譜法,通過測量a-BN的折射率(n)並使用關係n2=κ,驗證電學測量中的κ值。如圖3b中的綠色星號所示,hBN和a-BN在633 nm波長處的折射率分別為2.16和1.37。因此,橢圓偏振法測定的hBN和a-BN的κ值分別為4.67和1.88,與100 kHz電學測量獲得的κ值非常匹配。有時會將低κ介電材料製成多孔材料以利用空氣的低κ值,但這會降低材料的密度,進而導致較差的機械強度。如圖3c所示,與眾所周知的低κ材料相比,a-BN在最高密度下具有最低的介電常數。隨後,測量了a-BN薄膜的機械性能,以確認其強度,發現a-BN薄膜的硬度和剛度值等於或大於矽(>11 GPa),並且可以很好地粘附到襯底上。a-BN的電擊穿強度是通過測量垂直夾心型器件上的電流密度與施加的偏壓得出的(圖3d)。圖3d中的數據表明,由於在低電壓下的Poole-Frenkel隧穿,電流密度略有增加,而在2.2 V以上,漏電流急劇增加,從而導致電擊穿。由於a-BN的厚度為3 nm,擊穿場為7.3 MV cm-1,幾乎是hBN的兩倍(表1),是介電常數小於2的材料迄今為止報導的最高值,如圖3e所示。在0.3 V電壓下,a-BN薄膜還具有6.27 μAcm-2的極低漏電流密度,因此證明了其在3 nm節點器件中的使用潛力。表1總結了a-BN和hBN的關鍵介電性能。製備後端CMOS兼容邏輯和存儲器件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是在低κ介電材料和金屬線互連之間沉積擴散阻擋層,以防止金屬原子遷移到絕緣體中。理想情況下,如果低κ介電材料也可以用作擴散阻擋層,則可以消除此步驟。因此,在a-BN上沉積80 nm厚的Co膜,並對Co/a-BN/Si器件在600 ℃真空退火1小時來測試a-BN的擴散阻擋性能。這些退火條件非常苛刻,在類似條件下,當將TiN用作阻擋層時,Co會嚴重擴散到Si中。相比之下,在圖3f所示的橫截面TEM結果中,既未觀察到Co的擴散,也未觀察到矽化物的形成,這表明a-BN既可以充當低κ介電質又可以充當擴散勢壘

總結與展望

本文利用低溫遠程感應耦合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ICP-CVD)在Si襯底上了3 nm厚的非晶BN層,在100 kHz和1 MHz的工作頻率下具有1.78和1.16的超低κ值。同時,a-BN還具有出色的機械性能,並且還可以充當擴散勢壘,防止金屬原子遷移。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a-BN是用於高性能CMOS電子器件的出色低κ介電材料。

文獻信息

Ultralow-dielectric-constant amorphous boron nitride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375-9)

文獻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75-9

相關焦點

  • 《Nature》重磅:超低介電常數連接線材料,器件微型化革命性進展!
    國際Roadmap設備和系統(IRDS)呼籲需要發展κ小於2的超低介電常數的電介質。IRDS還表明,有關互連開發的最大挑戰是引入介電常數低的新材料。硼基化合物如BCN和無定形氮化硼(a-BN)已作為潛在的低κ電介質進行了研究,顯示出巨大潛力。然而,最近的關於BN的電介質的報告顯示混層結構薄膜或高的介電常數的晶體結構。因此,如何得到低介電常數的氮化硼材料是個挑戰!
  • 韓英聯合開發超低介電新星——非晶氮化硼
    韓英聯合開發超低介電新星——非晶氮化硼 新材料在線 發表於 2021-01-14 13:45:34 韓英聯合開發超低介電新星——非晶氮化硼 2020年7月,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Hyeon Suk
  • 三星發現可能導致半導體範式轉變的非晶氮化硼
    三星高級技術學院(SAIT)的研究小組宣布,與蔚山國立科學技術學院(UNIST)和劍橋大學合作,發現了新材料-非晶氮化硼(a-BN)。這家韓國巨頭聲稱有可能加速下一代半導體的出現。非晶氮化硼(a-BN)由具有非晶分子結構的硼和氮原子組成。
  • 一文了解介電常數
    近些年來,半導體工業界對低介電常數材料的研究日益增多,材料的種類也五花八門。然而這些低介電常數材料能夠在集成電路生產工藝中應用的速度卻遠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快。其主要低介電常數薄膜機械性質量測結果原因是許多低介電常數材料並不能滿足集成電路工藝應用的要求。
  • 5G:80+常用高分子材料介電常數表!
    例如,當電子元器件的尺寸縮小至一定尺度時,布線之間的電感-電容效應逐漸增強,導線電流的相互影響使信號遲滯現象變得十分突出,信號遲滯時間計算公式如下:上式中,τ為傳輸信號的遲滯時間;C為材料的電容;ρ為導線的比阻抗;ε為層間介電(Interlayer Dielectric,ILD)材料的介電常數;εo為真空介電常數;L 為導線長度;T為導線厚度
  • 介電常數定義是什麼_介電常數單位是什麼
    介電常數 介質在外加電場時會產生感應電荷而削弱電場,介質中的電場減小與原外加電場(真空中)的比值即為相對介電常數(relative permittivity或dielectric constant),又稱誘電率,與頻率相關。
  • 中科院高介電常數薄膜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科學時報》訊(記者  張璋)日前,兩種高K薄膜材料:鋁酸鑭(LAO)和鑭鋁氧氮(LAON)公之於眾。作為二氧化矽的潛在替代品,兩種材料可使半導體器件的尺寸在縮小到65納米或更小時,繼續遵從「摩爾定律」,在對現有設備進行一定工藝流程改造後,生產出更小、更快的晶片。
  • 吐故納新:弗洛裡光電材料推出低介電常數、低CTE、透明的納米級UV膠
    弗洛裡光電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成功開發出低介電常數、低CET、透明的納米級UV膠,該專利產品已通過國家電子計算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綜合可靠性測試,實現了技術的創新和突破。 基於高分子材料的組合物目前被廣泛地應用於粘接或封裝半導體器件、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如LCD/OLED顯示屏、LED半導體發光元件等)。
  • 空氣的介電常數常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查詢
    空氣的介電常數是多少 常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查詢   空氣的相對介電常數為1,幹空氣是良好的電介質,並被用在可變電容器以及某些類型的傳輸線。   最小的,一般近似等於真空的介電常數,近似值為1,其他都大於1。   什麼是介電常數,介電常數單位是什麼?
  • 知識貼:一文了解低介電常數材料(上篇)
    顧名思義,低介電常數材料就是指介電常數 ε低的電介質材料。其介電常數可分別歸類為:ε>3.0,ε=2.5~3.0,和ε<2.2(超低介電常數)。低介電常數材料按材料特徵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高分子兩大類。前者具有高穩定性、低收縮性和耐腐蝕性等優點,而後者則具有分子設計多樣化、加工性能好等優勢。
  • 空氣的介電常數是多少 常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查詢
    本文為您提供空氣的介電常數值,常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查詢。   空氣的介電常數是多少?   空氣的相對介電常數為1,幹空氣是良好的電介質,並被用在可變電容器以及某些類型的傳輸線。   最小的,一般近似等於真空的介電常數,近似值為1,其他都大於1。   什麼是介電常數,介電常數單位是什麼?
  • Nature:氮化硼無定形化展現更好的電學性能
    相互連接的材料需要較低的介電常數用於阻礙金屬向半導體中擴散的能壘,並且需要其具有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機械穩定性。the International Roadmap for Devices and Systems建議,到2028年材料的介電常數值需要低於2。目前有些材料的介電常數的數值能達到低於2,但是熱穩定性、機械穩定性較低。
  • 三星與科研團隊共同發現一種半導體新材料非晶氮化硼(a-BN)
    三星宣布與合作夥伴一同發現了一種名為非晶氮化硼(a-BN)的新材料。其在三星先進技術研究院(SAIT)的研究人員與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UNIST)以及劍橋大學合作進行了這一發現。合作者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並認為這種材料將 "加速下一代半導體的出現"。
  • 效應:Permittivity(介電常數)
    效應:Permittivity(介電常數)圖1 [1]圖註:
  • 太赫茲波段三維漸變介電常數陣列天線
    本文使用三維漸變介電常數陶瓷基板作為天線介質基板,創造性地將矩形環嵌套陣元天線和矩形陣列結構相結合,設計了一款太赫茲波段三維漸變介電常數陣列天線,製作了天線樣品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該款天線的工作中心頻率為1.032THz,回波損耗最小值為-42.34dB,天線工作頻帶範圍為0.873~1.476THz,絕對工作帶寬為0.603THz,相對工作帶寬為51.34%。
  • 技術丨PCB介電常數測量方法
    介電常數是PCB阻抗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指相對於真空增強材料儲能容量的能力,屬於材料本身所固有的電氣特性。介電常數決定了電信號在該介質中傳播的速度,電信號傳播的速度與介電常數平方根成反比,介電常數越低,信號傳送速度越快。
  • 飄忽不定的介電常數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番電容中絕緣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可能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電容器生產出來之後,介質都固定了,我們了解電容介質的介電常數的影響又有什麼作用呢?」請大家稍安勿躁,且聽我慢慢道來。作為攻城獅不僅僅需要關注實際電容器,更需要關注信號傳輸路徑中的電容。例如信號線對地平面構成的電容大小會直接影響傳輸線阻抗、信號線對周圍信號線的電容大小會直接影響串擾等。
  • 答題 | 飄忽不定的介電常數
    從源頭避免由於玻璃纖維布空窗處有效介電常數波動的存在。例如:1067/1078/2116等。2:使用多張PP疊加,降低露窗概率。方法是可行的,除非介質較厚本來就需要多張PP疊加,否則個人看法不如第一種。一來是成本、二來PP超過三張製造時容易滑片。3:使用低介電常數玻璃纖維布,降低玻璃纖維和環氧樹脂的介電常數差,減小空窗內和空窗外的有效介電常數差。
  • 高壓電橋介電常數測試儀功能特點
    介質在外加電場時會產生感應電荷而削弱電場,原外加電場(真空中)與終介質中電場比值即為介電常數。其表示電介質在電場中貯存靜電能的相對能力,例如一個電容板中充入介電常數為ε的物質後可使其電容變大ε倍。介電常數愈小絕緣性愈好。如果有高介電常數的材料放在電場中,場的強度會在電介質內有可觀的下降。介電常數還用來表示介質的極化程度,宏觀的介電常數的大小,反應了微觀的極化現象的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