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德媒稱,解放軍遼寧艦航母編隊近日繞臺、首次突破「第一島鏈」,引起廣泛關注。臺灣軍事專家認為,此舉既在練兵,也要對美國、日本以及臺灣當局形成威懾。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2月26日刊登題為《「美日不可靠,臺灣不可冒失投靠」》的報導稱,臺軍前將軍帥化民表示:「大陸此舉有四個目標:一是警告美國的第一島鏈圍堵;二是警告臺灣,如果參加美國的圍堵,大陸可以穿過臺灣海峽;第三是警告日本;第四則是遼寧艦自身需要戰備,其作戰技術有待磨鍊,艦隊編隊、聯合操演、水溫調查都是必須要做的,其得到的參數對大陸目前生產的航母也會有很大幫助。」
報導稱,聖誕節前夕,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明確提出,支持美國國防部「推動美臺高層軍事交流改善美臺軍事關係」。對此,中國外交部12月25日回應稱:「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純屬中國內政。美方上述法案涉臺內容儘管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完全不能接受。」
臺灣空軍F-16戰機
對於美方的做法,臺灣軍事專家帥化民認為實質意義不大。他給出三個理由:第一,美國不可能在「一中政策」上做180度的翻轉。第二,美國賣東西給臺灣,把臺灣迅速武裝起來,也要看臺灣的經濟實力買不買得起;第三,美國願不願意賣。眾所周知,美國賣的武器不一定是高檔、一流的東西。
報導稱,曾經擔任臺灣民意代表的帥化民說:「臺灣老百姓迷信,以為有了防務採購就代表安全,其實這都是對時局了解的迷失。」
殲-15艦載戰鬥機在遼寧艦上進行滑躍起飛
帥化民建議臺灣當局,「保持平衡往來,不可以冒冒失失投靠(西方)那一邊」。
帥化民認為美國和日本不可靠,「蔡英文對日本做出了這麼多讓步,換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換到。而美國根本就是美國利益第一。」
在談到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時,這位軍事專家強調對臺動武不是好的選擇。"武力得不到民心,也沒有必要。這不符合'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規劃。在大國角力裡面,兩岸問題沒有那麼優先。"
遼寧艦遠海訓練
"臺灣也不是一條船,不可能像遼寧號一樣被拖走。如果兩岸的經濟、文化、生活、自由、民主、人權都到了一定程度,它的'合'就是自然的。今天的臺灣老百姓說,我喜歡我目前的生活方式,我不見得喜歡你那一套的生活方式。兩岸真正無法馬上實現'一中'的關鍵因素在這裡。"
臺灣問題發展到今天,原因種種,但不能不解決。而臺灣民意的變化決定未來解決臺灣問題時他們的「待遇」,戰與和只是一念意,但過程與方法、福兮禍兮與民意有關。因為臺灣割據政權的政治取向是臺灣民意的選擇。臺灣的國民黨元老、老「國軍」前「行政院長」赫伯村先生雖頭腦頑冥,但仍然對臺灣民眾說了大實話:「臺灣局勢發展到今天,是臺灣民眾咎由自取」。
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作為職業軍人聞到了一種「氣味」,作為軍人職業的敏感性,這種氣味對他來說極其「不祥」。而一些臺灣所謂大佬與「軍事專家」「戰略學者」還在那裡裝傻充楞,喋喋不休的自己騙自己,看不懂大陸現在決策的變化與準備手段,到時極可能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