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部
ALICE:
《高達前哨戰》中開發的人格電腦,全稱是「Advanced Logisic & Inconsequence Cogniaing
Equipment(發展型邏輯/非邏輯辯識裝置)」,是一部擁有自我人格,可以獨立行動的超級電腦。正如名字所代表的,ALICE是一個擁有女性人格的超級電腦,其能力在與稱為「赤郡貓(童話《愛麗斯夢遊仙境》的人物)」的機師的「戀愛」過程中將不斷得到增長。而「赤郡貓」的人選則是以思維方式超越邏輯和常識的「危險份子」為佳。本系統本來已接近完成,但是由於其可能影響到地球聯邦內部的派繫結構,所以計劃最終被強行終止。而唯一一部完成的ALICE也在與新迪塞斯的戰鬥中與搭載其的S高達毀損。
(《高達前哨戰~愛麗絲的懺悔》)
AMBAC機動:
所謂AMBAC機動,就是MS等人形兵器在宇宙裡依靠揮舞手腳產生的反作用力改變方向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可以說是MS在宇宙裡最基本的運動形式之一,但是實用性並沒有想像得那麼高。因為揮舞四肢來改變方向是一種相當精密的作業,如果揮舞的角度、力度稍微有些不合適,MS就可能會轉到完全不同的方向去。所以,一般只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機師才可以熟練地運用AMBAC機動。不過由於四肢同時也充當了探針的角色,這種方法在布滿了危險的浮遊物的暗礁空域裡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MS與浮遊物相撞。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 等)
對BEAM塗層(ANTI BEAM COATING):
以米諾夫斯基粒子製作成的塗料。當遭受BEAM攻擊時,塗料會蒸發吸收熱量而保護MS本體結構,可以承受一般程度的BEAM3秒左右。在《海盜高達F-97》中,海盜高達裝備的ABC(ANTI
BEAM COATING)鬥篷也是同樣的原理。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
核融合彈(ATOMIC BAZOOKA):
高達GP02-A使用的核彈頭。由於採用米氏核融合原理,爆炸的時候散發出大量的高熱離子云,在宇宙中也可以覆蓋相當大的攻擊範圍。而且威力也比現在利用核裂變原理製造的核彈威力大了不少。
0083年,聯邦違反南極條約,開發了核攻擊MS「GP02-A」,本來是想威嚇吉恩殘黨的。結果GP02-A反而被敵人搶了去,最後核彈還是砸在了自己頭上,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機動戰士高達0083~星塵的回憶》)
B部
擾亂幕(BARRICADE LINE):
在戰艦前方散布一道由機雷、各種金屬碎片或其它堅硬細碎物品組成的防禦線,可以抵消部分攻擊,同時也可以阻礙敵人機動兵器的突襲。在《銀河英雄傳說》中經常出現。《高達》中的偽裝隕石也可以起到類似效果。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 等)
粒子光束(BEAM):
《高達》中,光束武器的原理是用雷射攜帶著事先儲存起來的一種叫做MEGA粒子的重金屬粒子發射出去。由於高速運動的重金屬粒子強大動能的效果,瞬間破壞力大約是同樣能量水平的雷射的4倍。粒子束撞擊產生的強大動能和熱能可以瞬間破壞任何物質--這也是為什麼一些MS可以幾槍就擊墜巨大戰艦的緣故。採用米氏磁力束帶作為加速來複線的粒子武器被稱為MEGA粒子炮或光束來復槍(Beam
Rifel),而直接將粒子流噴射出去的則一般被稱為擴散粒子炮(SHOT BEAM)。
此類武器有包括擴散粒子炮、高能粒子炮、光束機關槍等多種形式,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其它作品中出現的粒子武器雖然和《高達》中的不盡相同,但基本原理都是類似的。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 等)
光束擾亂幕(BEAM INTERFERENCE MEMBRANE):
由戰艦散布濃度很高的米氏粒子團以達到擾亂光束(BEAM)武器傳播路徑的效果,原理有些類似I-FIELD。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
光劍(BEAM SABER):
這是最常見的格鬥武器了:將光束髮射器的能量控制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使粒子光束在發射出一段距離後就衰退、消散,這樣就可以作為需要長期使用的格鬥武器了。
在《機動戰士高達》中,光劍的原理則是利用I-FIELD控制粒子束的形狀,所以有各種變形的光劍系武器如光斧(Beam
Tomahawk)、光束鐮刀(Beam Scythe)等。
而在《五星物語》中,騎士手中也大都持有光劍,這種光劍與MH用光劍最大的區別就是能量儲備系統內置(乾電池?),所以不能長時間使用。另外,騎士的光劍可以在「致命」和「麻痺」兩個能量極之間調節,有些光劍還可以作為簡易光束槍使用。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
光束盾(BEAM SHIELD):
利用光束互相干涉成的光束幹擾膜形成盾牌,可以破壞低質量實彈武器、中和部分光束攻擊。
另外,阿姆羅的NEW高達利用5隻浮遊炮的光束製造的金字塔屏障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但是在幾乎所有的遊戲中都被和I-FIELD混為一談了。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 等)
狂戰士系統(BERSERK SYSTEM):
一種非人道的殘酷戰鬥系統,擁有控制、改變人性格的能力。一旦開啟此系統,無論是什麼類型的駕駛員都會變成嗜血好殺的狂戰士,而且戰鬥力也會有極大幅度的提高。
(《機動武鬥傳G高達》)
生物電腦(BIO COMPUTER):
在《高達》中,所謂生物電腦並非指「有生命的電腦」,而是「仿生電腦」。高達F91裝備使用的仿生神經迴路就是一種典型的生物電腦。使用生物電腦的MS,可以更有效地感知機師的腦波,以自動採取不同的作戰程式,而NEWTYPE的能力也可以藉助其得到進一步的發揮。
(《機動戰士高達F91》)
BIT機動戰士(BIT MOBILE SUIT):
在《機動新世紀-高達X》中出現的武器,藉助「閃光系統(FLASH
SYSTEM)」的整流可以以精神力控制多個無人駕駛MS的行動,可以說是浮遊炮的進化版本(不過進化得也實在有夠離譜)。
(《機動新世紀高達X》)
巴克(譯名不能確定,可能是BUG):
《高達F91》中死亡先鋒軍使用的超殘酷血腥殺戮兵器,外形為直徑20米左右的齒輪,可以自動探測人類的波長並加以攻擊--非常殘酷地將目標鋸成兩段。而在對付位於狹窄地點的目標(例如處於掩體內的人)時會放出外形相同,直徑2米左右的子單位。而在子單位也無法接觸到的目標(如MS內的機師)存在時,還會採取自爆攻擊。其偵測人類的手段目前不明估計是依靠人體熱量、二氧化碳濃度等多重手段。
(《機動戰士高達F91》)
C部
衛星雷射炮(COLONY LASER):
「衛星雷射炮」是將直徑約6公裡的殖民衛星從中間截取一半作為炮身,利用太陽能發電產生能量的口徑6公裡的巨大雷射炮。其威力不但足以一擊摧毀整支艦隊,而且連巨大的殖民衛星也不在話下!但缺點一是建造周期長,二是發射後冷卻至少須要兩個星期。
此武器記載中一共生產過三部,分別是0079年吉恩軍的「太陽雷射(Solar
Ray)」、0087年提坦斯和《高達X》中宇宙革命軍各建造的一部「衛星雷射炮(Clony Laster)」。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
D部
DG細胞(DG CELL):
全稱「DEVIL GUINDAM
CELL」,也就是「惡魔高達細胞」。是究極機械生命體惡魔高達所釋放出來的金屬細胞。雖然無論是生物還是機械一旦被DG細胞所侵蝕,就會成為它的一部分,但同時戰鬥力也會有質的提高。所以,仍然有許多人冒著失去自我的危險而自願被DG細胞侵蝕。
到目前為止,對抗DG細胞侵蝕的成功戰例只有兩次,分別是シャッフル同盟的集體自爆和多蒙的「熱血愛的告白 + 石破LOVE
LOVE天驚拳」。
(《機動武鬥傳G高達》)
偽裝目標(DUMMY):
在《高達》的世界觀中,由於受米氏粒子的影響,傳統的無線電等通訊、制導方式都無法正常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目視作戰的重要性就提升到了第一位。而作為幹擾目視作戰的道具,用氣球製成偽裝目標也經常活躍在戰場上(主要是宇宙戰)。
按照使用方法的不同,偽裝目標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偽裝隕石和DUMMY目標。
顧名思義,偽裝隕石就是做成隕石、空間殘骸形狀的氣球。在戰艦或者基地周圍大量散布偽裝隕石,可以達到迷惑敵人視線的效果。如果在偽裝隕石圈內安裝小型自動炮臺、機雷,並混入真隕石的話,更是可以成為一道可靠的臨時防線。另外,MS也可以隱藏在大型的偽裝隕石內,達到秘密行軍的目的。
與粗製濫造的偽裝隕石相比,DUMMY目標在戰場上的重要性要高得多。這種外形可以亂真,安裝有可以隨時調整方向和位置的小型推進器的氣球目標可以保證對方在500米距離之外絕對無法分辨其真假。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