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金生前,霍金曾經多次警告人類,一定要儘快找到飛離地球的辦法,並且在太空中找到第二個家園,否則200年之後,人類很可能就會迎來滅頂之災。至於為何霍金會這麼認為,是因為他曾經做過實驗,實驗的結果讓他認為,200年之後的人類極有可能發生了不好的事情。當然,雖然霍金的預言也存在著一些紕漏,不過,地球環境正在越來越糟這確實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溫室效應已經為人類敲響了警鐘。
NASA早在上世紀就開始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地球」,多年來,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特別是已經退役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就曾經為人類在1400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與地球相似度高達98%的克卜勒452b。
而目前被NASA認為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星球,是距離地球492光年的克卜勒186f,它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轉,不僅大小與地球相仿,而且通過測算,它也恰好處於行星的宜居帶中,它的上面極有可能存在大氣層、磁場和液態水,這也意味著它可能早就擁有生命。
克卜勒186f位於天鵝座,說起來,天鵝座一直都讓人類充滿了遐想,此前,天文學家還曾在天鵝座中發現了類似於戴森球的結構,讓很多人都懷疑那裡存在著一個恆星文明。而克卜勒186f的發現,它要比其它發現的超級地球更靠譜,公轉周期大約為130天。
不過,也有科學家對此有不同的意見,因為克卜勒186f說圍繞運轉的恆星是一顆紅矮星,它要比太陽的熱度更低,同時輻射也更低,所以,或許克卜勒186f更接近與火星,它應該是處於宜居帶的邊緣,而上面的液態水,可能很大一部分都是冰的形式。
同樣,克卜勒186f的主星也是一顆已經進入到生命末期的紅矮星,即使未來人類有機會抵達,它也時日無多,這一點與克卜勒452b一樣,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太陽系之外的宜居行星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即使未來人類有機會實現光速,宇宙實在太大了,我們也根本去不了多遠的地方。
當然,這或許也是為何我們一直都沒有發現外星文明的原因之一,有科學家推測,或許宇宙中的外星文明也都因為壽命和距離、速度等的關係被困在母星之上,沒有辦法隨意穿梭在宇宙之中。而未來真正適合人類的星球,或許只有火星。
再過10億年,太陽就會進入主序星階段,此後,太陽的溫度將會不斷升高,地球將變得炎熱不再適合人類生存,而處於宜居帶邊緣的火星,就會變成第二個地球,或許,太陽系中的生命就是如此演化的,上一個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如今已經溫室效應爆表的金星,而地球在20億年之後,也會變成第二個金星。不過,人類又是否會等到火星溫暖如春的那一天呢?大家認為呢?